圣劳伦斯河畔的百合

一群蒙特利尔的文学爱好者共同创作和编辑的百人博客。
博文

当你每一天用愉快的心情去看这个世界时,你会发现,即使是窗前屋后的那几枝普普通通的花,也会分外美丽!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早到的AL在读着他的TheMagicSchoolBus)
(孙老师在那儿看着学生名单,桌子上摊满了孩子们的汉语名字标签.)
(我从教室的门外用我的照相机记录了儿子一年级的第一堂课的情景)
今天早上,AL问,“妈妈,今天周六,是不是不用去学校了?我可以和Natasha玩一天了。”
我告诉他说,“你今天下午要去中文学校。今天嘉华中文学校开学的第一天。”
前两天,AL的数学老师孙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志远的第一堂课可以说是非常的成功。他讲的第一课是朱自清的散文“春”,随着他的铿锵有力的朗朗读书声,“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那些淘小子竟然听得非常入神,竟然没人起来闹事,这让李校长非常兴奋也非常惊诧。
实际上,志远比班上的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七天七夜
思念绵延
如何回到有你的从前
举头望月
不见飞雁
唯有大漠丝丝袅袅炊烟
凤舞长街
剑斩琴弦
那一年世界风云突变
碧波万丈
千山有雪
是谁将晴空化为魔劫
古城池下
烽火连天
风中见你扬起坚定的脸
剑锋走处
一往无前
区区沙尘怎能遮你双眼
滚滚黄土
血浪滔天
除了风我什么都听不见
顷刻之间
旌鼓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同样的感觉?读一个好的博客就如同读一本好书,使人心旷神怡,让人不忍释手。在如此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是何等的幸运地拥有博客这一电子工具!博客既是图文并茂,又是声色并行。尽管不是每一个博客都出自于名家之手,但每一个博客都体现了每一位博主的用心良苦和别具匠心。
当你在工作生活闲暇之余,打开这每一个各具特色的博客,你也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晚上睡得不好,噩梦无数。一觉醒来,已日上三竿。换上短裤,决定出去散步。刚拐进沙滩边的小路,就看见昨天借计算器的女孩正坐在椅子上换鞋。这几个月来,头一次看见有同学也住在这附近。她抬头看到我,点了一下头,“早。”拎着单轮旱冰鞋走了过来说:“我知道你叫玉音,我是海伦。你住在白芮夫人家?”我点了点头,问:“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
“你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星期一是劳动节。也是蒙特利尔电影节的最后一天。陪着老妈去看了中国参赛的纪录片“又见梅兰芳”。电影是早上10点的,我8点就起床梳洗,9点45分赶到市中心的电影院,买了票,进入放映室,我有些意外,本以为这样的京剧的纪录片,自然多是华人来看,里面零散座了一些人,大多是老外,只有一对华人老夫妇。
等了10分钟,电影开始了,片头是一树梅花与京剧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来蒙特利尔八余载,常常听到各色皮肤的外国人称赞我们华人勤奋,好学,聪明,并有很高的教育背景,心里美滋滋的。因为身为中国人的我,总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就连出生在加拿大的儿子也常常对别人说,他是一个中国人。在2005年和老公带着不到四岁的儿子第一次回国探望父母时,有一位中国的朋友和儿子开玩笑说:“小家伙,你是加拿大人,为什么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念高中的依凡比念初中时的依凡要开朗许多,这可能是两年来志远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依凡念初二时,依凡所在的七峰林场子弟学校来了一位年轻英俊的语文教师。他的名字叫何志远。志远的家也住在同一林场里。只是志远家住在林场东头,而依凡家住在林场西头。那年,志远十九岁。尽管志远他中专毕业后可以留再大城市,但他却为照顾父母和兄弟姐妹,他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高一开学的前一天,在九月,天高而且气爽。学校的操场上站了好多人,这里面有许多是新生和新生的家长。大家都在看着教学楼墙壁上的班级名单。依凡和其他五十多名学生被分到了三班。听老师和家长们在议论着说,依凡的班上有一位成绩极为出色的男孩,名字叫伟伦。
依凡的爸爸林朗说,“很好吗,和成绩最好的孩子在一班,看样子一定是一个好班了。”还叮嘱着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