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痴史迷

挖红楼,侃文史,走天下
个人资料
史迷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ZT猶太裔大陸籍華人的故事
1992年,當我輾轉回到以色列的時候,13歲的老大、12歲的老二和10歲的小女兒都還暫時留在中國。
選擇在那時回到以色列,完全是窮途末路:
我的父親是猶太人,二戰時逃亡到上海,並在那生下我。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拋棄了我們,12歲那年父親去世,我就成了孤兒。長大後,我在上海銅廠當體力女工。結婚生下3個孩子後,丈夫離我們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1-03-17 11:24:48)

有时候,不得不说,自己老了。
我家的手机坏了,朋友给了一个很先进的黑莓手机,让我们先用着。这对用惯了只有说听功能的傻瓜手机的史家夫妇,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总搞不明白的是,这个手机会自动进入“留言”状态:就是我们还没听到铃声,手机就告诉对方留言了,因此耽误了几件重要的事。特别是每次充电后,更是如此。
可怜很笨的史家夫妇,聪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1-03-16 09:46:26)

前几篇,我们讨论了与曹雪芹和《红楼梦》有直接关联的重要人物。如敦氏兄弟,明义,袁枚等。下面,我们再谈谈另外一个对红学研究影响极大的人物---张宜泉。
50年代,红学家王利器先生发现在一本名叫《春柳堂诗稿》的旧诗集上,有四首写给曹雪芹的诗。诗集的作者叫张宜泉。这四首诗的题目分别是[怀曹芹溪],[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废寺原]”,[题芹溪居士]和[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昨天,龙哥开了一个话题,谈唐山地震。讲他在得到密云水库有溃霸可能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把老父亲送到南方的故事。末了,他总结自己的行为,说“紧要关头还是有个儿子在身边好”。
要是早几年认识龙哥该有多好!这么一个真知灼见,我自己是无论如何琢磨不出来。要不也不会把两个儿子都放了飞,让他们自由挑选学校和工作地方。现在是老两口形影相吊,举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别逗了,北京中轴线上只有九座城门?
刚看了WXC门楼上的文章,说北京要重建位于城市中轴线上的地安门。能重建被我们这几辈人毁掉的历史建筑,对我来说,总感觉是好事,要能把整个老城北京都恢复了,那才是无量的功德呢。
可文章中引用“著名古建筑专家”的话说,“如今中轴九门中独缺地安门”,还说,“「九」是中国吉祥数字,代表完美,九门齐全有利北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9)
(2011-03-08 11:56:08)

靖本的名字和【甲戌本】的相同,也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1964年,南京的毛国
瑶先生从靖应鹍老先生家藏的《石头记》抄本上,抄下了150条不见于【有正本】
的批语,寄给了红学泰斗俞平伯先生。经俞先生和其它红学专家研究,认定这些
评语应是脂砚斋评语的组成部分。相应的,载有这些评语的《石头记》抄本,也
应该是一个脂砚斋评本。因抄本来自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1-03-06 10:09:07)

《红楼梦》是一部极为奇特的小说。与其它著名的古典小说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写实性。尤其是曹雪芹将自家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化入了文学创作之中,开了古典小说的先河。它的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早期抄本中所含带的,被红学专家统称为脂砚斋评的批语。说到批语,大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金圣叹,因为他是著名的古典小说评论家。脂砚斋不同于金圣叹之处在于,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1-03-04 16:11:46)

从1927年《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问世,红学研究中最热门的话题就是“脂砚斋”这三个字。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思想解放和文学商品化的推动,更是到了凡是研究《红楼梦》的,“没有不知道脂砚斋的”的地步。(冯其庸语)。红学大师周汝昌更把脂学和曹学,版本学,探佚学归结为红学研究的四大分支。而在这四大分支中,脂学又是连贯其他三学的关键,是重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11-03-03 12:19:42)

先说两句大话:文学作品的人物塑造,要有它的连贯性,或说是要根据人物自己的性格来发展故事。这是个很专业的文学创作话题。老实说,我一点不懂,也从未写过小说,整个一个门外汉。但要说一直病泱泱的,并一直厌恶仕途经济的林黛玉,突然一天,打起精神为国奔赴沙场,当了像林四娘一样的“巾帼”,我是不能同意的。不符合林一贯的形象和性格,不符合贾宝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1-03-02 12:21:56)

上一次,我们谈了曹雪芹生前好友敦氏兄弟,这一次,我们谈谈明义。
明义,姓富察,号我斋,镶黄旗人。大概生于1640年左右,小雪芹二十岁余。出身豪门,他的姑姑是乾隆皇帝的孝贤皇后,他的伯伯傅恒,官至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死后谥文忠,又号文忠公。他的堂哥富康安,就是“戏说乾隆”里的那个皇上的私生子。明义本人是乾隆的侍卫,负责皇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