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归档
博文

牛戈: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1-20)作者:西方失败(蜀.山.褐.果)[163562:133119],09:44:5402/05/2009:-论剑谈棋豪杰尽聚-华岳论坛-http://washeng.net/
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陆续补充中)
牛戈
值此国庆佳节,新朋老友又欢聚,献一篇重新修改又补充了新内容的旧帖,以后再陆续补充。
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
人说谎言要是重复了一百遍,就能让人相信那是真的。联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给各位爱家提供点判读原始文献的心得体会作者:老行伍(韩.岛.香.花)[143588:1414],23:50:4201/15/2009:-论剑谈棋豪杰尽聚-华岳论坛-http://washeng.net/
判读原始文献和史料是一件很枯燥很繁杂的工作,而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苦,还要耐得住诱惑——要尽最大的可能排除因个人好恶造成的选择性取舍。而且,尽可能与当事人亲属、部属、秘书什么的那些轶闻趣事和揣测甚至某些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蔡文兴主教(BishopWilliamKupfer)在台湾天主教团体中,台中教区的主教蔡文兴(BishopWilliamKupfer)神父,最为人称道。因为是他,开辟了玛利诺会在台湾的福传事业,也为台中教区的天主教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他长达50多年为中国人服务的历程中,头17年是在中国的梧州教区度过的。1909年1月28日,蔡文兴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因生长在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里,早在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944年桂林防守战郭炳祺一、战斗前一些情况1944年8月8日,衡阳沦陷后,日军沿着湘桂铁路长驱南下,大举进犯广西。蒋介石下令给柳州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要张确保桂、柳。当时第四战区所辖的战斗部队有夏威所部的第十六集团军。下辖两个军,第三十一军驻防南宁、龙州及玉林,第四十六军奉令策应衡阳会战,驻在衡阳附近。邓龙光的第三十五集团军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李宗仁逼何应钦参与龙潭作战的前前后后覃振强一1927年5月1日,南京方面的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东线北伐军编为三路,继续北伐。第一路总指挥为何应钦;第二路总指挥由蒋介石自兼白崇禧代;第三路总指挥为李宗仁。1927年5月3日,第三路军各部队开始从芜湖等地横渡长江北进,并于5月7日全部渡到长江北岸,时江北敌军为许琨等部,一接战就溃败北逃。5月22日,李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知青肖芸等人致“各位领导”的一封信各位领导:我们是1964-1968年下乡,1978-1979年回城的知识青年。奔赴广阔新天地的场面历历在目,青春热血在胸膛里升腾的情景记忆犹新。在农村,我们日复日、年复年,泥水里滚,汗水里泡,一干就是10多年(最长农龄达到15年)。作为社会历史的一朵浪花,“上山下乡”成了过去,并即将被遗忘。但我们这些亲历者对自己的不寻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6-04 02:12:09)

李庆霖写给毛泽东主席的信尊敬的毛主席:首先,我向您老人家问好。我是个农村小学教员,家住福建省莆田县城厢镇。家庭成份是贫民。我的教员生涯已有二十多个寒暑了。我有个孩子叫李良模,是个一九六八年的初中毕业生。一九六九年,他听从您老人家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教导,毅然报名下乡,经政府分配在莆田山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白崇禧围攻大别山概述/覃戈鸣(2)白崇禧由九江飞汉口整四十八、整七师、整二十八师大概到达到叶家集、金家集、英山、洗马畈、浠水之线时,白崇禧认为随着情况的发展战场的重心已经西移,必须到武汉去指挥才能捕捉战机。因此他率领副参谋长赵援、第三处代处长戈鸣、随从秘书杨受琼、无线电报话机一班和几个警卫人员从九江飞往汉口,九江指挥部由参谋长徐祖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白崇禧围攻大别山概述覃戈鸣①蒋介石命令白崇禧赶赴九江“坐镇”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区和蒋介石对刘邓大军意图的判断 1947年8月,刘邓大军主力从鲁西南地区突破国民党军防线,千里跃进大别山,像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王朝的胸膛。蒋介石企图乘刘邓大军立足未稳之际,立即把这把利剑拔出来,于是七拼八凑地从各方面抽调兵力逐次投入大别山区进行反扑。刘邓大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白崇禧在南宁的一段风流史辛夫国民党在大陆时期,很少有“小诸葛”、一级上将白崇禧的艳事舆论、花边新闻。他的夫人马佩璋与他婚配后,相夫教子、勤俭持家,被同僚们称为“贤慧夫人”,还有些阿谀奉承的报刊赞他们夫妇是“鸾交凤友”、“恩爱如山”。其实,白崇禧也曾拈花惹草,金屋藏娇。只不过,他比别人做得较有技巧或者说隐秘一些罢了。上世纪20年代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
[106]
[107]
[108]
[109]
[1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