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评社台北9月11日电/联合报民意调查发现,马英九上任两年多来,民众对于台湾前途的看法逐渐朝“永远维持现状”发展,比率首次突破五成;此外,六成三民众不认为大陆国力强盛将危及台湾,乐见大陆持续发展。
调查显示,民众对于台湾前途已多有定见,本次调查有一成六民众主张尽快独立,一成五主张维持现况以后再独立,百分之五主张急统,百分之[
阅读全文]
对台湾馆城市广场的表演结合传统与现代感到惊艳。<br><br><img src=http://gbpic.chinareviewnews.com/upload/201009/10/101443001.JPG><br>王毅在点灯水台许下“两岸和平”心愿。<br><br> 中评社台北9月11日电/大陆国台办主任王毅昨天参观上海世博会台湾馆,在“点灯祈福水台”前,王毅双手合十、表情虔诚地许下两岸和平的心愿,并表示未来有适当时机,也想去台湾看看。 <br><br> 台北世贸中心发布新闻稿指出,王毅表示,早已耳闻台湾馆是一个温馨感人的展馆,今天特来一探究竟。在参观过程中,台北世贸中心董事长王志刚亲自为王毅介绍台湾馆外部设计、展演内容及接待。 <br><br> 王毅与王志刚也针对两岸商务合作、经贸交流交换意见,两人都相信在签定ECFA后,两岸互动必定更加热络。 <br><br> 王毅对于台湾馆的全天域剧场利用高科技的虚拟技术,将台湾之美表达得栩栩如生感到惊喜。在点灯祈福水台前,王毅双手合十、表情虔诚地许下两岸和平心愿。 <br><br> 王毅表示,台湾馆在一直是个热门的展馆,可以算是世博园区的亮点之一;台湾馆让更多的大陆人民了解台湾,台湾馆为两岸人民的情感更加拉近。针对两岸关心的议题,如大陆民众赴台湾旅游自由行、ECFA等议题,只要是两岸民众希望,都会尽力去推动。 <br><br> 王毅并表示,未来有适当的时机,也想去台湾看看。 <br><br> 王志刚致赠台北故宫授权制作的翠玉白菜琉璃饰品给王毅,王毅则题字“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巧”给台湾馆留念。<br><br>)
王毅(左一)对台湾馆城市广场的表演结合传统与现代感到惊艳。
王毅在点灯水台许下“两岸和平”心愿。
中评社台北9月11日电/大陆国台办主任王毅昨天参观上海世博会台湾馆,在“点灯祈福水台”前,王毅双手合十、表情虔诚地许下两岸和平的心愿,并表示未来有适当时机,也想去台湾看看。
台北世贸中心发布新闻稿指出,王毅表示,早已耳闻台湾馆[
阅读全文]

9月10日,张颖在帮助弟弟涂抹治疗风湿的药物。由于长期卧床,21岁的弟弟体重只有38公斤。
10年时间中,张颖每年至少有3个月的时间在陪护弟弟住院治疗,帮弟弟擦洗身体、更换衣物,不厌其烦、毫无怨言。
9月10日,张颖搀扶弟弟走出医院。
9月10日,张颖和弟弟看着当地媒体对他们的报道,感觉有些不好意思。在张颖看来,帮助弟弟治病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
阅读全文]
9月10日,中国外长杨洁篪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就日方在钓鱼岛海域抓扣中国渔船和渔民,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强调中国政府捍卫钓鱼岛主权和本国公民权益的决心,要求日方立即无条件放人放船。这是中国外交部三天之内第二次召见日本大使,也是迄今中方对撞船事件做出的最正式、最严厉的反应。而在此前一天,中方已经派遣渔政执法船前往钓鱼岛海域,维护那里的渔业生产秩序,保护中国渔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br><br>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由于日方的处置失当,特别是荒唐地逮捕了中国船长,将事件升级,中国已经被迫做出了对等反应。如果说此前渔船作业尚属民间行为的话,那么中国渔政执法船前往钓鱼岛海域,则是明确的政府行为。它表明,在日本肆意侵犯中国在钓鱼岛海域正当权益的情况下,中国已经开始在行动上宣示对钓鱼岛的主权拥有。此前,尽管中国一直坚决表明“主权在我”的立场,但基于中日关系的大局,并未对相关海域实施有效管理。可以预见,如果日本政府不悬崖勒马,这一海域的紧张形势将会进一步加剧,而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都应由日本负责,因为日本才是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 <br><br> 本来,渔船与军舰相撞,双方的强弱地位不言自明,应当感到歉意的是日方。即便考虑到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的事实,日舰在撞船之后也只能是不施救,一走了之,岂能逮捕中国船长,并荒唐地诉诸日本国内法律?日本处理此事的无理和强硬,直让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br><br> 因为2008年6月,一艘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撞沉台湾渔船后,日方还是道歉了的。而在2006年8月,一艘日本渔船在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附近水域捕鱼,被俄罗斯巡逻艇开火射击,导致一名日本船员当即死亡。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也未敢将事件升级,而是隐忍不发,提出的要求多被俄罗斯拒绝。这里面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既然日本渔船可以到日俄争议海域捕鱼,为何中国渔船不能到中日争议海域捕鱼?二是当年作为受害者的日本对俄罗斯是何其软弱,如今情势颠倒,中国渔船成了受害者,日本又何以扮演了俄罗斯的角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日本难道不懂吗? <br><br> 我们也注意到,撞船事件发生后,多名日本政府官员表示不想让事件升级。首相菅直人和外相冈田克也8日晚在首相府举行了紧急会谈,菅直人会后表示,“不希望事件为中日关系带来影响。”内阁官房长官仙谷由人也表示,“希望日本国内冷静对待这一事件。”但问题是,所有这些都停留在口头上,从逮捕中国船长并送交检察机关来看,日本政府在行动上并没有显示出应有的克制、低调。如果日本政府想以逼中国让步的方式,为自己赢取民粹支持,那结果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硬往国内法上套,实际上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结果是把自己套牢。 <br><br> 日本必须清楚的是,在事关国家主权、公民安全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中国政府一旦表达了立场,就会坚持到底,不会有丝毫含糊,这是有先鉴的。2001年4月,中美南海撞机导致一名中国飞机员遇难后,中国政府强烈要求美国政府道歉,尽管美国嘴硬,但硬撑了10天后,还是以书面形式向中方表达了歉意。日本的“老大”都不敢对中国的要求打折扣,难道“跟班小兄弟”比老大还硬?<br><br> 目前,日方似乎想以“交钱、道歉、放人”的方式处理此事,认为这样可以避免中国船长的牢狱之灾,已经是折中处理了。但对中方来说,这实际上是一个陷阱,因为“交钱、道歉”就等于承认中国渔船进入钓鱼岛海域的非法性,也就间接认可了日本对该岛主权宣示。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在此问题上,中方的底线就是“无条件放人放船”,这是不可谈判的。 <br><br> 事实上,不但是外交部,中国国家层面的领导也已经就撞船事件表态。9月8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会见来访的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成员时,对撞船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表示了担忧,认为双方有必要妥善处理重要且敏感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以较为礼貌的方式告诉日本,如果处理不当,中日关系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之所以没把话说得太重,是因为目前事件如何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br><br> 其实,对于中日间的任何争端,日本都不能忘记一个基本背景,那就是曾经饱受日本侵华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对涉日事端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就此次撞船事件而言,别说日本继续将事件升级,就是拖延下去,都会激起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弹。2005年席卷多地的反日游行,就是个教训。可以说,即便基于日本自身的利益考虑,立即无条件释放中国船长、船员及渔船,都是必须做出的明智选择。)
在钓鱼岛海域被日本巡逻船冲撞的中国渔船“闽晋渔5179号”。
中评社北京9月11日电(评论员 余永胜)9月10日,中国外长杨洁篪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就日方在钓鱼岛海域抓扣中国渔船和渔民,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强调中国政府捍卫钓鱼岛主权和本国公民权益的决心,要求日方立即无条件放人放船。这是中国外交部三天之内第二次召见日本大使,也是迄[
阅读全文]

世界银行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10日出席台胞社团论坛,成为媒体追逐包围焦点。
中评社香港9月11日电/世界银行资深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昨天在“台胞社团论坛”中发表演说指出,全球经济复苏根基仍非常不稳,阴晴未定,唯独中国大陆风景独好;问题主要在已开发国家的实体经济问题,且无法排除第二次经济探底。
联合报报道,与台湾关[
阅读全文]
国美电器创始人、第一大股东黄光裕家族与董事局主席陈晓为首的董事会的控管权之争近来愈演愈烈。斗争的激烈程度一点不亚于国际政治的博弈,而更像是一部绘声绘色、让人兴奋不已的悬疑大片。 <br><br>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黄光裕入狱说起。2008年黄光裕因操纵股价罪锒铛入狱,同年11月,陈晓临危受命出任国美总裁兼任董事会代理主席。由于在黄光裕担任董事局主席期间多次修改公司章程给予董事局最大的权力,其当时是为了更好地通过强势董事局来控制国美电器,而股东大会却成为一个不太重要的机构。2009年上半年之后,继承了黄光裕昔日法宝的陈晓所主导的国美电器董事会则充分利用董事会所拥有的权力,实施“去黄光裕化”。一是引入战略股东贝恩资本以摊薄黄光裕夫妇的持股比例;二是对国美高管大规模的股权激励,以控制董事会,进而控制国美。这样,大股东黄光裕推荐进入董事会的4名董事在陈黄之争中全部倒向陈晓。 <br><br> 5月11日,大股东黄光裕、国美股东大会曾否决了三位贝恩非执行董事的任命,但国美董事会当晚仍强行通过了这一任命。8月4日,黄家发函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取消董事会“增发股权”的一般授权并罢免陈晓。8月5日,国美则宣布起诉黄并提出索赔。由此,黄陈对国美控制权的博弈进入短兵相接的白热化阶段。 <br><br> 在大股东黄光裕家族给出的最后通牒期限(8月25日)到来前,陈晓为首的国美电器管理层为了掌握决战的主动权,将国美电器的特别股东大会的日子,定在了9月28日这一法理上的最后时限。由此,黄、陈双方力争机构投资者支持的“竞选”。在互不相让的情况下,那么谁将是最后赢家呢?<br><br> 从发展模式看,黄光裕主张的规模优先路线—崇尚连锁零售规模化胜于单店利润,吸引上游供应商,快速复制大量门店,将能给予外界一种固定资产庞大的印象,借此打造资本运营的基础,通过形成对竞争对手的绝对压制力后再回头提升效率;而陈晓力主的效率、业绩优先路线,大量关闭平均线以下门店的方法,着力提升现有门店盈利能力。这样的结果是,苏宁电器的规模原来只是国美电器的60%左右,现在正在全面超越,但陈晓方面也拿出了“创2008年末以来最好记录”的半年业绩报表——公司经营利润同比上升86.14%,以证明当前国美管理层的能力。国美管理层强调的是业绩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黄光裕方面则强调的是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不过,在中国仍是一个跑马圈地年代,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先前859家规模基础就没有2009年淘汰189家平均线以下门店的选择。也就是,当前国美的效益仍依靠的黄光裕先前打下的基础。眼前效益与长远发展方面,黄家仍是先赢一着,陈晓8月23日不得不宣布店面再次扩张。 <br><br> 从职业经理人与创始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之争看,则是在市场规则下的商业伦理、信托责任之争。2006年夏天,国美收购了永乐电器。永乐创始人陈晓成为黄光裕的“打工仔”。为了显示对陈晓的尊重,黄光裕让家厨每天开小灶给陈晓送饭,在国美总部为陈晓安排了一间和他办公室装修一样豪华的办公室;黄光裕买了两辆迈巴赫,其中一辆就给了陈晓。谁知黄光裕留用的陈晓竟是给国美、给自己埋下了一颗可怕的“地雷”!如果仅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和增发新股以大幅度稀释和削弱黄家股权和话语权还能以特殊情况解释,那么陈晓还与贝恩建立攻守同盟——陈晓被免等“捆绑性苛刻条款”违约则要赔贝恩24亿元就让人瞠目结舌了。更进一步,陈晓利用期权激励拉拢黄光裕心腹旧臣,因为投资者出于公司管理层和运营策略稳定的需要,而倾向选择支持现任管理层。至此,陈晓之心,路人皆知了。 <br><br> 陈晓手段貌似高明,其实则犯下严重错误。陈晓作为职业经理人与外面资本合作,如最终使大股东丧失控制权的话,陈晓失去的是作为职业经理人最基本的道德——商业伦理和信托责任。试想,陈晓能将玩弄大股东于股掌之间,其它投资机构何不惧怕成为“黄光裕第二”? 而陈晓反覆声称自己所代表的是中小股东的利益,但如果大股东的利益都不能得到保障,何谈中小股东利益?如果最终陈晓获胜,中小股东那岂不更是“胳膊扭不过大腿”?更何况,陈晓“慷股东之慨”高管股权激励机制得实惠最多是陈晓本人。世界上有哪个股东相信黄鼠狼对鸡场承诺的责任与安全?这就是陈晓的宿命。陈晓的出局也就成为必然,最多只是时间问题,即使贝恩最终获得国美控制权。<br><br> 更糟糕的是,在黄光裕与陈晓在机构投资者“竞选”中,尽管陈晓四处向机构拜票,但掌握1/3以上投票权的黄光裕本身就是陈晓难以逾越的“大山”。尽管黄光裕可能有不合理的诉求,陈晓原本应当是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之间的平衡者,而不应是大股东的挑战者,这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应有之道。但陈晓引进昔日仇人贝恩资本并积极紧债转股,引进外资改善管理本身无可非议,但贝恩则趁水和泥,让国美的内斗一浪高过一浪。 <br><br> 贝恩资本不作一个单纯财务投资者,不去追求利益最大化,故意折腾国美的背后是贝恩有何图谋?这难免引爆中国民族资本与强势进入的国际资本“世纪之战”的序幕,这更可能让陈晓吃不了兜着走。而黄光裕妻子杜鹃罕见地二审改判“判三缓三”并当庭释放,则意味作为黄氏昔日败将的陈晓在国内政治能量上远不及黄家!更不要说,这些受到惊吓、辛辛苦苦创下一生基业的民营老板存在“抱团”反击的可能。从这点上说,贝恩资金再充裕、再雄厚亦难抵众怒啊!因此,只要黄家不要自乱阵脚,尽管胜负未必马上在9月28日见分晓,但时间等有利因素在黄光裕一边。等到黄家对陈出手时,稍有不慎的陈晓也许这次要输到脱裤子! <br><br> 还应该看到,先前的投资者看中的是黄光裕的个人品牌而非陈晓。再说,陈晓方面优良的业绩成长是否能保证长期的可持续并满足股东不断增大的胃口?总之,在自身利益和感情的考量下以及为避免黄光裕一方发起更多、更猛的战争,包括贝恩在内的投资者最终均可能妥协或倒向黄家。不过,黄家可能也会承诺避免国美电器倒退到家族经营方式的老路上。这无疑也是最符合国美各投资方利益的方向。即便如此,中国民资与外资的世纪较量仍将继续! <br><br> (作者系战略观察与国际问题学者)<br><br>)
黄光裕与陈晓对国美控管权之争近来愈演愈烈。
中评社北京9月11日电(作者 储昭根)国美电器创始人、第一大股东黄光裕家族与董事局主席陈晓为首的董事会的控管权之争近来愈演愈烈。斗争的激烈程度一点不亚于国际政治的博弈,而更像是一部绘声绘色、让人兴奋不已的悬疑大片。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黄光裕入狱说起。2008年黄光裕因操纵股价罪锒铛入狱[
阅读全文]

姜瑜指出,日本方面如继续恣意妄为,必将自食其果。
中评社北京9月11日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就日方拘留中国渔船船长,表示强烈不满和严重抗议。日本昨日决定拘留这名中国渔船船长10天,并可能延长拘留期限。
姜瑜回应时说,日方不顾中方多次严正交涉和坚决反对,执意决定对中国船长履行所谓司法程序,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严重抗议。
[
阅读全文]
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在演讲时当场发飙,大肆批评共和党是“只会说不的政党”,并指责共和党对手谈论他就像谈论一条狗一样。舆论为此哗然,纷纷批评奥巴马失言,有政治评论家更狠批奥巴马此番具攻击性的言论是“严重错误”,俨如反咬自己一口,自招恶果。 <br><br> 本月6日是美国的劳动节,奥巴马在威斯康星洲密尔沃基的集会上发表演讲,言辞间,他批评共和党的对手们,谈论他就跟提起一条狗没两样。“长期以来,某些颇具影响的势力把持着华府的议事日程,他们总是跟我不咬弦。他们谈论我,就跟谈论一条狗没分别。这番话不是我老早想好的稿子,但事实明摆着。” <br><br>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指出,政评家认为奥巴马的“狗”言论让人感到惊讶,也不是领袖该说的话。 <br><br> “他不该说这番话,不应让外界知道自己已冒汗了”曾担任民主党策略师的学者萨巴托(Larry Sabato)说道:“贵为总统,理应懂得接受各方批评,笑着应对。” <br><br> 曾担任布什总统演说稿撰写人的知名作家大卫.弗拉姆(David Frum)更抨击此事是“严重错误”。弗拉姆举例说,l962年,尼克松还未当总统时就曾教训过记者一顿,他说:“从此以后尼某不再待在这里任你们糟蹋了。” <br><br> 当年,尼克松首次竞选总统失败,竞选加州州长又输掉,遂说了此番气上心头上的话,让人久久不忘又赔了形象。结果,尼克松花了数年时间“洗底”重建形象。 <br><br> “总统在大庭广众指责对手,显然是失策!”弗拉姆认为,总统住在大宅,拥有专机,就得处理公务。 <br><br> 今年11月2日,美国将进行国会中期选举,奥巴马为帮民主党拉票,近日推出一系列振兴经济措拖。不过,距离选举不到两个月,奥巴马的支持度仍跌势未止。据《华尔街日报》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最新民调显示,奥巴马的支持度已跌至新低,只有39%的国民赞同奥巴马处理经济的方式。)
奥巴马指责共和党对手谈论他就像谈论一条狗一样。
奥巴马指责共和党对手谈论他就像谈论一条狗一样。
中评社香港9月10日电(记者 苏丽闲编译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在演讲时当场发飙,大肆批评共和党是“只会说不的政党”,并指责共和党对手谈论他就像谈论一条狗一样。舆论为此哗然,纷纷批评奥巴马失言,有政治评论家更狠批奥巴马此番具攻击性[
阅读全文]
,中国称之为钓鱼岛。这个小群岛位于台湾和日本南部冲绳之间,由日本控制,但中国大陆和台湾均声明拥有主权。 <br><br> 据新华社报导,周三早上日本逮捕了这艘中国渔船的船长,尽管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宋涛要求日本停止非法拦截中国船只的行动。 <br><br> 中国政府周三第二次约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距中国首次正式发出抗议不到24小时。<br><br> 一艘中国渔船周三停靠在石垣岛。周二中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船相撞后,日本扣押了中国船长。据日本媒体报导,这名中国船长目前因涉嫌故意驾驶渔船与日本一艘巡逻船相撞而正在受到调查讯问,报导说,这艘渔船及船员已被转移到石垣岛以外区域,而这名船长正在接受讯问。 <br><br> 新华社报导,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周三会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美联社报导,周三在北京,日本使馆前出现小规模游行,这可能得到了地方当局的批准。 <br><br> 这些行动正值中日两国就钓鱼岛问题的分歧日益加剧之时。今年早些时候,中国一架在日本海域附近参与军事演习的直升飞机分别两次险些撞到一艘日本海军军舰,事后日本向中国提出严正交涉。5月,东京又向北京提出交涉,起因是中国船只追逐一艘东京称正在日本领海内进行海上调查任务的日本海岸护卫舰。 <br><br> 另外,此次海事纠纷之前中日两个经济大国刚刚就商业问题互相指责。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访问中国的日本外务大臣冈田克也(Katsuya Okada)表示,中国最近发生的一轮劳资纠纷是由于日本企业支付工人较低的工资造成的。冈田克也则反击警告说,中国可能会失去外商投资,除非其商业规则更具透明度和连贯性,其中包括建立处理劳资问题的法律框架。 <br><br> 关于两国过去发生的冲突,中国坚持认为自己行为得当,并且重申钓鱼岛属于中国。 <br><br> 中国就领土主权问题与韩国和越南等其它国家进行过争论。这些紧张局势凸显了人们对中国不断增强的军事能力的担忧。日本外务大臣冈田克也近几月内就中国日益增长的核武库和军事能力向北京官员发表了言辞犀利的讲话。这些忧虑凸显了日中关系的裂痕,虽然两国经济关系有所加强,但是安全紧张局势持续存在。)
中评社香港9月10日电/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9日载文《撞船事件撞伤中日关系》,摘要如下:
中国一艘渔船与日本海岸警卫队巡逻船在东海钓鱼岛附近相撞,引发了中日两国相互间的外交抗议,这是加剧中国与其邻国领土争端紧张气氛的一系列海事纠纷中的最新一起。
中国抗议者在北京举行示威活动根据日本外务省报告,这艘中国渔船没有听从日本海[
阅读全文]

9月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会见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
中评社香港9月10日电/德国之声中文网9月10日载文《中国对缅甸有怎样的影响力?》,摘要如下:
缅甸军政府领导人丹瑞目前正在中国进行为期五天的访问。鉴于缅甸政府侵犯人权的现实,许多国家官方都避免与该国当权者接触。但中国不然,丹瑞及其30人的代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