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在贬值 刘振墉
很多人关心自己的房产,还有手上的股票、外汇升值还是贬值,我却深切地感觉到,自己的「人格」与「尊严」日渐贬值。房价或外汇还有上下波动的时候,可是,「人格」与「尊严」,却是「单调下降」,而且下降的速度还特别快。
十几年前,我到美国领事馆办签证[
阅读全文]
楼上、楼下刘振墉·“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是从前许多中国人响往的幸福生活,感觉上是遥远的梦想。我小时不但没有住过楼房,连看也没看到过。集镇上以砖瓦房为主,乡下很多人家是草房,墙是夯土或者用土坯,当然都是平房。听人说,在我们镇上本来有两处楼房,一家是客栈,另一家是饭店,在日寇占领初期就被拆毁了。在距我家约十里远处,[
阅读全文]
俄罗斯美女爱抽烟刘振墉费滨海先生近日在新民晚报《夜光杯》上的文章“俄罗斯美女如云”,真实、生动。费先生观察细腻、深刻,我旅游则是走马观花。在圣彼得堡时,适逢“建城日”,像个狂欢节,捏瓦大街两侧站满了警察。我们一行人在街上向警察问路时,他们找来一位会英语的女警解答。这位女警年约二十出头,身高有一米六几。看到就让你一惊,说她婉若天仙可[
阅读全文]
狂欢节上的俄警察扬子晚报-繁星2010-7-4刘振墉他山之石 到俄罗斯旅游,离开俄境的前一天,正好是圣彼得堡建城307年纪念日,成了全市的狂欢节。主要活动在下午,游行后在冬宫前的广场上演出和狂欢,参加的有几万人。从中午起,街两边就散布了许多警察,徽章和制服各不相同,大概是不同的警种。女警约占到五分之一,实出意外;警察人数奇多,手拉手的话,真能将街[
阅读全文]
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刘振墉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是免费对游人开放的旅游景点,如果去俄国旅游,到这里游览后,你是决不会后悔的。在这块圣地里安眠的,很多是俄罗斯的名人,或为其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有帝俄时代的契诃夫、果戈里、普希金等;有苏联时期的作家、艺术家乌兰诺娃、法捷耶夫、阿·托尔斯泰等人;以及二战中的英雄波克雷什金、卓娅与舒拉姐弟、奧斯[
阅读全文]
漫话“放脚”刘振墉过去的信息传播,主要靠口耳相传,由于交通闭塞,所以信息的传播速度极慢,妇女的放小脚过程就是个极有代表性的例子。妇女緾小脚是中国人的陋俗。在1905年的《申报》上,刊登有上海“天足会”活动的报导,可知早就有少数先知先觉者,但影响极微。直到辛亥革命发生,妇女“放脚”的风气,才从上海、广州等现代都市,逐渐地向四周的中小城市和[
阅读全文]
漫说“炮楼”刘振墉我小时就生活在炮楼附近,知道炮楼特点是“楼”,完全不同于碉堡。碉堡也叫地堡。上海江湾五角场那一带,早先打过很多仗,所以碉堡密集,每一处造房、修路时,总得先拆掉几个碉堡。这些碉堡像瓜皮帽,直径约两三米,半在地上半在地下。地上部分约一米许高,壁厚三、四十厘米,水泥浇注,四周有射击孔。五、六十年代,我看到工人在拆毁时,[
阅读全文]
扬州马子菜刘振墉
March02,201012:00AM
扬州位于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借水运之便,古代曾经是个繁华的大都市,诗人们留下的名句:「十年一觉扬州梦,留得青楼薄幸名」;「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等等,给予读者无限遐想。但在海运兴起,津浦铁路开通后,急剧衰落。上世纪早期,游记名家郁达夫先生曾前往访问,结果[
阅读全文]
凄凄元宵夜刘振墉我家三代四口人,住在江苏农村小集镇上,只种了一亩半地。前面沿街有三间店面房,但一直空着,即使只索要一斗或五升米的月租,也没有人来租,多年的战乱已经使经济活动完全停滞了,饥饿却成了最紧迫的威胁。这些年来,家里能卖的卖,能当的当,不得已向亲友借贷时,内心的屈辱感实在难以形容。一九四六年初,刚过春节不久,家里又快要断炊了,[
阅读全文]
在红十字的庇佑下刘振墉January17,201012:00AM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相比周围乡亲,我们家受到的损失和伤害较小,这大概得益于祖父红十字的庇佑。祖父刘芬(字兰阶)于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去世后,他的遗像一直挂在堂屋裡,正面朝外。那是一幅高约二尺的半身画像,无帽,身穿马褂。与众不同的是,他的左臂上有一只特别大的红十字袖套,大到上达肩部,下过肘弯,所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