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的观察感悟

饱经战患动乱,提笔写下生活感受。。。UH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19-01-04 08:05:07)
民族的耻辱刘振墉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她们也是慰安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54fc70100lwmy.html)。记录日寇侵略时期,维持会从城里雇佣妓女,送到日军据点里,以提供性服务。深以为是民族的耻辱。无独有偶。今天看到一本台湾杂志《传记文学》,在一篇标题为<来去台湾一百五十年的美军》文章中,写到美军在台湾的一些事,摘录如后:水兵一靠港整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2-23 10:52:58)
司马南——一条好汉刘振墉 气功和特异功能好像是双胞胎,潮涨潮落几乎是同步。在高潮时,上街就能看到不少海报,这儿在做带功演讲,那儿是特异功能表演,公园角落里一群群人在练功。我还得知,南京几万人的五台山体育场馆也被用来做气功表演了。每场活动,都散发许多宣传品,现场也有不少照片。其中大部分内容,是介绍他们的活动得到什么大人物的支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2-18 03:40:04)
比喻与隐语刘振墉儿时在乡下,记得老辈们交流时,常爱用隐语或比喻,显得幽默、诙谐、风趣,心照不宣,有时也带有一些神秘感,颇觉有趣。略举几例: 甲问乙:“刚才那个大嗓门的人姓什么?”乙回答:“他呀!九二码子”。这样甲就知道了那人姓刘。刘字的简体是左文右刀,俗称文刀刘,这种写法已经沿用上千年,早已深入民间。阿拉伯数字在中国尚未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2-17 03:55:41)
兩岸協議台商得利劉振墉 「資本主義,一走就靈」,在大陸,溫州人是這條道路上的先行者。從七年代起,在各地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溫州人的行蹤,修鞋、穿棕棚、修鐘錶、劃玻璃、換糧票,只要能賺錢的行業,就能看到溫州人。在八年代初,這些做小買賣的溫州人全穿上了皮鞋、西裝,卻都又髒又皺,有誰能想到,從這些寒酸甚至猥瑣的溫州人裡,成長出這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月饼里吃出大头针刘振墉近日在澳大利亚,有人在草莓里发现了金属针,经媒体反复报导,于是在全国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恐慌。这场风波还隔着大洋,传到了新西兰。我看了觉得好笑,真是少见多怪、小题大作,许多年前,我还在月饼里吃到过大头针呢!那是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我正在江苏扬州的一所学校里舌耕。当时的物资供应极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2-04 12:40:23)
毛澤東與二月逆流February17,201012:00AM|文革期間,我在邊遠小城的一所學校裏做小教員。每天要學習、討論,謹言慎行,為避免犯錯,大道、小道消息都要留神。有一個時期,大字報上的中心內容是批「二月逆流」,一些老革命被點名批判,批他們反對文化大革命,反對中央文革小組,批賀龍是大土匪,陳毅是老右傾,朱德是大軍閥,總司令是掛名的,不會指揮打仗,全靠毛主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传染病见闻录刘振墉(长麻子、出痧子、打摆子、拉肚子)我家在江苏如皋县的农村小集镇上,卫生状态很原始,所以儿时对于传染病及其后遗症,见多了也就习以为常。见得最多的是麻子。母系亲属里,有姨母、表哥、表姐是麻子;父系亲属里有堂哥、堂姐及两个表哥是麻子。对门南货店的李老板一脸大麻子,连累他的太太也被喊做麻奶奶。我们这条小街上的首富,是与我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8-14 15:43:12)

“反标”的故事刘振墉一九五零年春天,我正在江苏省靖江中学读书。我是初二乙班的班长,班主任是毛老师。毛老师当年也不过二十二三岁,是青年教师中的积极分子,共青团总支委员,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除班主任外,还要教两个班的代数,所以很忙。我这个班长是他的得力助手,他吩咐我做的事,我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有一天下午,他将我喊到办公室,告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8-10 07:50:49)
办卡的效率刘振墉我常住美国,ID卡(相当于中国的身份证)快过期了,到最近的办理处去换新的。进门时看到,前面有两三个人排队,不过进度很快,一会儿就轮到我到台前。办事员将我交上去的材料看了又看,特别指出我的绿卡快到期了,要赶快去换;并提示我,护照只有一年了,不能过期。又要我填了一张表格,签了一次名,前后花了有十分钟,比别人要多费了些时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6-24 13:53:32)
闲话“男子汉”几年前,一次全家乘车外出,三个小孩坐在后排叽叽喳喳,当年才七八岁的小孙子对他的姐姐和妹妹说:“我是男子汉,以后我要保护你们”。说出这样出人意料的话来,一种可能是儿童读物的影响,他天生是个读书迷,早就一袋袋地从图书馆借书回来读;也可能是在日常生活中,受周围小伙伴们的影响。总之,小小年纪,已经被美国文化熏陶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