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2008-03-22 09:24:26)
胡闹音乐会
廖康
学生邀请我去参加她们一年一度的胡闹音乐会(Follies)。本不想去,那音乐会颇有烂名,无非一帮年轻人在春季来临时发泄一下沉睡了一冬的精力,根本谈不上什么艺术。但她们说有些节目还不错,至少她们认真准备了,希望我支持。我还能说什么呢?
星期五上班总是穿休闲的衣服,我没有为这场胡闹换西装,但仍象赴正式的音乐会一样,我还是提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8-03-21 16:00:18)

凤凰城甘泉基督教会庆祝复活节活动
GoodFridayService
受难节日崇拜
DateMarch21,2008
Time:7:00PM
Speaker:Dr.LvernaTompkins
Featuring:MimeMinistryfromPasadena,CA
EasterCelebration
复活节庆祝
Date:March23,2008
Speaker:Ps.
HeintjeTjahja
Featuring:MimeMinistryfromPasadena,CA
教会地址:
ScottsdaleBibleChurch(TheChapel)
7901E.SheaBlvd.
Sc...[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8-03-21 15:58:20)
复活节的意义
一如圣诞节是庆祝耶稣的诞生,复活节则是庆祝耶稣从死里复活,并给全人类带来永生的盼望。
复活节的来历包括耶稣被处死、埋葬、及复活三部分,而其中的复活最为重要。
耶稣从死里复活的经过最权威的记载是四部"福音书":耶稣死后第三天,最先是几个女人发现他的坟墓空了,接着耶稣在她们及耶稣的门徒们面前显现,并和他们同吃、同谈话。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8-03-21 08:58:19)

敖包相会
黎京
天还没亮,我们在一片黑暗中离开临时下榻的旅馆,要在太阳升起时赶到大约五十里外的乌拉盖地区最大的胡硕敖包,参加草原人祭敖包的活动。  听当地朋友介绍,这个敖包是过去附近地区有权、有势、有钱的人修建的。文革中,草原的敖包几乎全部消失。我在草原多年的生活中,也从来没见过真实的敖包。据说涅林郭勒的白石头山上曾经有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复活节:万物复苏的节日
廖康
复活节不仅是宗教庆典。据英国史学家兼神学家圣毕德(SaintBede,673-735)考证,复活节其实起源于异教徒在春分之际举行的一个世俗的,膜拜条顿民族的黎明女神艾欧丝特Eostre的节日。英语复活节一字Easter就是由此衍变而来的。漫长的冬季过去了,万物从沉睡中醒来,就象乔叟在叙事长诗《坎特伯雷故事集》开篇时所描绘的那样:
当四月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我有支歌要唱哟:评介轻歌剧《伦敦塔狱卒》
廖康
一百年多前,风靡世界的舞台演出是英国人吉尔伯特和苏立文(GilbertandSullivan)的轻歌剧。这两个天才,前者作词,后者作曲,合作了二十年,创作了十四部歌剧。如果宋朝曾经“有井水处,皆吟柳词”,那么维多利亚王朝的日不落帝国一度有过“说英语处,皆唱吉苏”的辉煌年代。时至今日,英美各地,几乎每所大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3-18 13:33:17)
拍马的三重境界
作者:鲁晋野
  拍马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几乎有人的地方就有拍马。但拍马博大精深,也是区分层次的,会拍者,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不得要领者,拍到马蹄上,适得其反。
  初级马屁。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拍马路。这是第一重境界。
  宋代丁谓有才,宰相寇准竭力推荐提携他。一次寇准吃饭,一粒米粘在了胡须上,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03-16 10:09:23)
王昆的三个愿望
冰花
四月的北京,春花开满枝头,温柔的风爱抚着我的发梢,那天我穿一身空姐蓝的呢套裙,应一位朋友之邀来到北京王府井饭店。来了早几分钟的我,在靠窗的大厅沙发上坐下,我的目光与坐在我对面的一位阿姨的目光相遇,她看上去五十多岁,上身穿一件紫红薄羊毛衫,下穿一条黑色短西裙。她对我微笑着,我对她微笑着。我觉得她十分眼熟,可就是不知道在哪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8-02-28 07:42:22)

呼名道姓话不同
凡草
年终到了,节假日里聚会不断。在一个华人朋友的聚会上,又遇到了那个一贯头疼的老问题。几十个客人里,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介绍起来,老师、大夫、教授、老总、主任、老板的一大堆,怎么称呼?
中国人的称呼,可真是一门大学问,因为它不但用来表现对别人的尊重或轻视,还用来显示自身的教养和地位。五千多年的封建礼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8-02-27 18:31:47)
女人家眼光看大选
楼兰
我为希拉里·克林顿竞选捐款了,是在她连输奥巴马十州、竞选经费拮据而不得不自掏腰包的时候。我不想当也没能力当“献金大户”,就连拿出这点点钱都没获得家里领导的批准。是啊,很多人觉得克林顿参议员大势已去,而转而把选票和捐款投向奥巴马。看来“墙倒众人推”这话在哪国都灵验呀!我在犹豫了若干天后,当知道克林顿大嫂又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