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区的博客

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Happy Everyday!
个人资料
博文


越是远离了都市,我越觉得人本该是属于乡村的。在这里,大自然会教会我们生命的真正含义,让我们的心灵像草原一样广阔,身体像山野中的树木一样强壮。人,归根结底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然而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进步,原本在自然中结庐而生,自由自在地栖居,这最好的生存方式竟然成了大部分人的梦想。
我热爱着新疆,沉醉于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第一部分:乌市山西巷
山西巷紧邻大巴扎,是乌市另一处维族民风浓厚的地方。
不同于游人攒动的大巴扎,这条窄窄的巷子里,各种小吃食档,服装货摊,日用手工,甚至清真寺应有尽有。维族人在这里有买有卖,熟人间的寒暄夹杂着店家高声的叫卖,熙攘中的平淡似乎与巷外的世界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只以自己的方式过着自己的日子。
1.零下25度的气温中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这片神奇的土地是那样地吸引着我,短短的两个月后,我又回来了。北疆秋天艳丽纷繁的色彩,随着季节的变换被掩埋在白雪的脚下。在这厚厚的然而轻轻的积雪中,一切变得那么隐逸幽远,浓亦浓得,淡亦淡得。。。
1.在这里,我找到了宁静,找到了纯洁。
2.还记得秋天禾木的早晨吗?那片弥漫的金色跳跃闪烁于树尖河湾,而冬天这里的水墨丹青却是鲜为人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此次北疆之行最艰难的路段是在去巴音布鲁克的路上。仅仅160公里,我们却行驶了10多个小时。
中午时分离开新源县城,由于路况的限制,团队必须放弃大车改乘越野车,并和另外一个台湾团组成了16辆浩浩荡荡的车队向南进发。
不巧的是,我们赶上了10月黄金周前的道路维护,刚刚上路1个多小时,就遇到工程队为了清除安全隐患开山凿石。巨大的岩石将不宽的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8)


从赛里木湖向西南近一千公里的路程,这里就是那拉提大草原。它正处天山中段腹地,清朝时被称作“纳喇特“,蒙古语意为“有太阳了“。
传说,当年成吉思汗大军西征,从吐鲁番沿天山道向伊梨进发时,山中风雪弥漫,士兵在饥饿和寒冷中行军。当他们翻过山岭,眼前突现一片草原花海,犹如进入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阳光灿烂,人们不禁大叫:“那拉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接连几天住的都是木屋,今晚终于可以改善一下,一进到克拉玛依油田宾馆,大家都舒了一口气:“哎,洗个澡,可得好好洗个澡嘞!“老师也交待大家好好整理一下内务,明晚在赛里木湖又是住毡房,什么都没有。
人有的时候很奇怪,在有限的条件下不会要求什么,一旦情况变好,各种欲望便开始滋生。平日里背着几十斤的摄影包跋山涉水没见伙伴们喊,可发现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第六天:哈纳斯-乌尔禾魔鬼城,五百公里。
十二天的行程不知不觉已经走了一半。我们重新掉头回到布尔津,中午就在这里吃饭。市里颇具名气的美食一条街正是热闹的时候,店家们忙着招呼各路游客做短暂的歇息,没有生意做的似乎也不着急去抢,悠闲地边打桌球边等客人临门。
1
2
3
路上象布尔津这样的城市算是补给的大好机会。一下车,队友们便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到达喀纳斯湖时日头正高,大家决定先不忙拍湖边小景,打算包艘船环湖一周放松一下。  
不知喀纳斯是怎么被叫起来的,蒙语其实是“哈纳斯“,意为“大汗的水“。“谁知西域逢佳景,始信东君不识情。圆沼方池三百所,澄澄春水一池平。”这是当年成吉思汗的军师耶律楚才远征西域,路经哈纳斯湖时一下子被这里的美景吸引,诗兴大发,写下的动人诗篇。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禾木的晨拍对色友们来说无疑似一顿珍馐美味,享受后的亢奋可以忘却肢体最基本的需求。有些队友跑到很远找素材,放弃了十一点钟的早饭,结果下午在出山的路上看到有牧民煮东西,就饥饿难耐地跑上去想买。

“噗!” 看着他们把牧民好心赠送的牛奶喷得好远,我气愤说:“你们也太过分了吧!“ 
“酸啊,怎么这么酸啊!“ 原来他们喝了牧民正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禾木距离布尔津不算远,一百七十公里左右。
“今天我们的时间富裕些,路上应该能遇上转场的,下午就到禾木拍日落了。“老师简单的一句交待已令我们无限向往,北疆最美的秋色在喀纳斯,而那里最重的色彩又在禾木,这将是精彩的一天。
驶离布尔津不久两旁仍是戈壁地貌,偶尔出现稀疏斑驳的草地已没有了夏日的葱郁,阴沉的天空厚厚地压着暖色的大地,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