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1977年8月12-13号
车到济南,就去吃饭。这么大个济南,竟然找不到一个像样的饭馆。只好排队买大饼。耽误了不少时间,等我们从存行李处取出行李,已经检票。上车后已无座位,站了几站,遇见几个太原煤矿师范学院的学生,他们很热情,让我们挤着一块坐。一起聊天打牌,几乎通宵没睡。
早上7点到青岛。青岛火车站很一般。我们在火车站饭馆买了一碗粥,饭[
阅读全文]
泰山游记,1977年8月10-11号
火车到泰安已经9点多。泰安站脏且乱且破,候车室很小,检票口是一个窝棚。打听了多人,才找到去泰山的汽车站。等了很久,来了一个大破车。到岱庙下车,岱庙有很多古代帝王朝山的壁画。我们先去爬山。天有点儿阴,很担心看不见日出。我们先在山下一饭馆里吃了碗面条作午饭。拿出行前准备的泰山地图,按图索骥。一路经水库,红门宫[
阅读全文]
1977年暑假期间和同学小王上泰山一带去散散心。我们没定路线,准备边玩边计划。每人带了一个旅行袋,两个军挎,一本刘鹗的《老残游记》做导游。8月8号11点我们登上了开往济南的夜车。
(一)济南游记,1977年8月9号
为了省钱,我们买的是硬座。车窗开了太冷,车窗关了太热,直到下半夜才睡得好一些。早上7点42分到济南,晚点半小时。济南站小而破。为了旅游便[
阅读全文]
从雅俗共赏到雅俗共弃-试析张艺谋现象 雅典的八分钟宣告了张艺谋神话的破灭。大红灯笼,武术,京剧这些文化符号的堆砌,肯定不会受到文化人的喜爱。没料到的是中文网站上也是一片讨伐之声。难道老谋子的国香国色也得不到大多数国人的青睐?故此特意上新浪网溜达一番。果然好热闹,评论竟有1620条之多,随意抽阅,只见骂声一片。虽然不敢肯定这些代表国人的想[
阅读全文]

南行记(3):江南梦,最梦是黄山
预订了当地的旅行社在黄山机场接机。他们把我们送到旅馆并定好了第二天到黄山的车。付费后,兜里只剩下100元钱。银行已经关门了,街上的几个取款机也同时出了毛病,一直走到屯溪老街。这里都是仿古建筑,卖歙砚徽墨等。我们在第一楼吃徽菜,种类很多,可以自己挑选,当味道却一般。回到旅馆后,我独自去屯溪市中心去找取款机。[
阅读全文]
淡写风雨意未足–我看《八九点钟的太阳》 最近看了被大家盛赞的《八九点钟的太阳》,说实话,比较失望。这也许是由于盛名之下,我对这部电影的期望值升得太高。赞扬话大家都说了,我主要谈不足。 这部电影是以两部文革前的电影《东方红》和《牛虻》的片段和几个人物在文革的命运的穿插编织来表现文革的。但是这种表现方法有视角过窄的缺陷。表现的着重点是老[
阅读全文]

南行记(2):三峡,不尽黄汤滚滚来
回成都后又到望江亭。看见园中有许多人围桌打麻将,这也是成都的一个特色。晚上乘软卧夜车去重庆,睡得还好。在重庆有大半天时间。国旅向我们推荐去渣滓洞、红岩村,令我莞尔。四十年过去了,还没变。难道重庆除了红色旅游就没有别的特色吗?我原打算重访旧地林园。但此行携妻带女,只好放弃。市中心已是沧桑巨变。以前鹤立[
阅读全文]

南行记(1):九寨归来不看水
2002年夏,全家去江南一游。这次行程除了九寨沟和三峡都是旧地重游,一是和太太重温蜜月之旅的足迹,二是让在美国长大的女儿感受“千里莺啼绿映红,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江南秀丽。
从成都机场坐民航大巴到市区。一下车,就有很多三轮车在拉生意。太太是第一次入川,怕被骗,向车夫申明我是老四川。我也不否认。四川话倒还能[
阅读全文]

澳洲印象
1.改变了《荆棘鸟》留下的澳洲印象
在国内时读过澳洲的著名小说《荆棘鸟》,来美后又看了同名电视剧。因此产生了我对澳洲的第一印象:大片的野性荒原、牧草中一群群牛羊在游荡,鸵鸟袋鼠满地跑。这次澳洲一行,悉尼、墨尔本、布里斯本跑了一圈,所见都是与美国相仿佛的大都市。别说鸵鸟袋鼠了,十来天连一只羊都没见到。直到最后两天,去墨尔本[
阅读全文]

小企鹅的企盼
墨尔本东南有岛,岛名菲利普。二月下旬,澳洲时当季夏,我们上岛来看企鹅归家。此地的企鹅小巧可爱,为澳洲独有。
海滩上,水泥看台已经坐满了两三千人,据说每晚上岸的企鹅也就几百只,看客比企鹅还多。不知道是人看企鹅还是企鹅看人。
信息中心黑板上说今晚企鹅8点57分登岸。时间眼看要到,看台的照明灯照亮了海岸,可是小企鹅却迟迟不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