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几乎没有真正的秋天,当夏日里最后的一抹夕阳落下山岗,北极圈内的寒风夹带着千年冰川上的凉意顷刻之间就让气温从两位数变成了一位数。
早晨起来,推窗远眺,惟余莽莽。不,还没有下雪,那是一层又一层厚厚的浓雾。像薄纱,又似棉絮,世界顿时变得朦胧起来。
喜欢晨雾里的朦胧,更喜欢呼吸晨雾里带着树叶和绿草清香的那一股湿润。沁入心扉。
推开阳[
阅读全文]
两年前,我曾经比较全面地表述了自己对中医的看法,请参见中医辩论之终结篇。今天,我想从科学的角度做一些补充。五四让中国人了解了这个世界上除了“皇上”之外还有两个东西:德先生和赛先生,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为此不懈地努力着,然而,德、赛俩先生离开我们还很遥远。德先生不说了,从网上时不时展开的中西医论战,就可以看出国人对赛先生也是一知半[
阅读全文]

话说早年间咱孙家庄村东头住着一个算命先生,人称孙半仙。方圆百八十里地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俺大舅小的时候常跟着他姑妈,俺姑奶奶去半仙哪儿算命。姑奶奶就好这一口。半仙这称号可真不是虚的,俺姑奶奶中年守寡,壮年丧女,就连床底下瓦罐里的私房钱都让半仙掐了个分毫不差。所以姑奶奶平日里有个啥事儿拿捏不准,就去半仙屋里唠叨一回,出来时手里捏个[
阅读全文]
这两天,一句“杀光中国人”的童言引来了轩然大波。有人说,虽然是一句童言,但是孩子受到大人的指使,电视台有台词脚本;也有的说,这其实反映了美国白人的普遍心理,是种族歧视。这都好理解,毕竟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脆弱的小感情,这种感情伤不起。一个世纪前,白种人主宰着世界,他们用坚船利炮四处掠夺,征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盎格鲁撒克逊人[
阅读全文]

和往常一样,午间休息的时候在市中心闲逛,不过今天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Munro’sBook.
对,你猜对了,这个Munro就是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爱丽丝·门罗(AliceMunro)。
艾利斯1931年出生于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她早年做过餐馆招待、烟草采摘工,图书管理员等职务,1949年进入西安大略大学主修英语,但两年后即辍学并嫁给了同学JamesMunro。尽管她自己解释[
阅读全文]

40岁以上的中国人对各类票证都不陌生,记得那时候除了盐之外,几乎所有的日用品大到自行车缝纫机,小到针头线脑都要定量供应。今天当我们酒足饭饱的时候,回头看看实在可笑。
如今,当年那些花花绿绿的票证,已成了今天收藏家们趋之若鹜的宝贝,无人再在乎它们有什么实用价值了。
往事不堪回首,每当我看到人们重提那布票,粮票,就记得自己闹得一个小笑话。[
阅读全文]

论文风波
国共两党的领袖的学历,自毛蒋开始,国民党就一直压着共产党。老蒋虽然是行伍出身,好歹人家也是留过洋的(东洋),老毛虽说在北大混了些日子,不过只是在图书馆里打打杂,还时不时被臭老九们瞪白眼。石田雄介(蒋介石的日本名)比起毛润之来,自然高了一档。
华国锋不说了,邓小平的“勤工俭学“是啥玩艺儿咱都知道,人家尼古拉•伊利扎[
阅读全文]
楼下文革传人的视频,《小崔说事袁腾飞》让我对袁腾飞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的确,离开中学讲台,袁腾飞是一个不错的社会活动家,有责任感有胆识的知识分子,但是,也许是出于职业习惯,我不认为他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尤其不是一个合格的历史教师。
袁腾飞在节目上引用钱穆的一句话:“对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看完历史之后学会宽容学会包容,学会爱,而[
阅读全文]
3年前的今天,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无论人们对这个奖项有何争议,我个人对刘晓波为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所作的努力和牺牲表示崇高的敬意,特写此小文纪念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同时呼吁刘晓波早日获得自由。
我相信,绝大多数希望中国早日走上文明之路的人都不会否认刘晓波的贡献,对于刘晓波的300殖民论,我想你只要静下心来理性思考,一定能体会其[
阅读全文]
记得多年前陕西某地兴建一个大工程,地基打到一半时发现了唐代汾阳王郭子仪家族的墓地。这下不得了啦,普天之下姓郭的人不干了。其中,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台湾巨商郭台铭都是郭子仪的后人,于是,郭氏名人联名致信陕西政府,要求停止施工,保护祖宗陵寝。
列祖列宗在上,徒子徒孙们给各位祖宗请安了。咱不学哪个混蛋薛仁贵(不是薛平贵),挖自己的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