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2006)七绝咏兰
谁究素心移画堂,金盆玉案细添妆。
问君长叶缘何瘦?尽日无风四面墙。
(2006-1-27)
http://talkskyland.com/dispbbs.asp?BoardID=46&replyID=24366&id=24366&skin=0咏菊
长依五柳绿东篱,百卉邀春久不随。
非是孤标傲尘世,为寻秋韵误花期。
(2006-2-14)
http://talkskyland.com/dispbbs.asp?BoardID=46&replyID=25317&id=25317&skin=0有感台海时事步...[
阅读全文]
我说我的幽思是光明的,
你用你的歌伴我度过夏天。---题记
七月的背后
叶看着花的梦
火炉里
渐渐膨胀
燥热的蝉声凝成雪片
纷纷扬扬
我的梦你的歌
随着夏天的雪
纷扬
飘上天,网作云
叶的毛孔
竭力撑开渴望
扇底生出无名的风
叶眼巴巴地看着雨
去了山的那边
滋润大荒
七月的背后
花的梦忙着涂抹胭脂
叶焦渴的心<[
阅读全文]
FromJerusalemtotheDeadSe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romJerusalemtotheDeadSea
Myheartheavyastheunheardprayers---It
Carriedme
Thewaythewater
OftheDeadSeaholds
Mybodynow
:
Floatingonitsdeadeye-god-ness
What’sbeneathitismystery:Aboutthisbodyofflesh
Thereisnomysterywhen
Thesoulfinallytakesitsflight---FromJerusalemtotheDeadSea
Iswimintheb...[
阅读全文]
(by叶吟)
新社第一届诗艺研讨讲座:《学诗入门心得》
根据新社章程草案第17条:“每月举行一次网络诗词曲联研讨会”。叶吟受新社理事会的委托,牵头主办第一届诗艺研讨讲座。因个人水平有限,第一期讲座面向初学者,由叶吟献上学诗入门的一些浅浅心得。先写这个主贴,然后陆续拟写,以跟贴并编入主贴的方式更新。大家有什么质疑和批评的意见敬请直言无[
阅读全文]
(by易明2005年12月10日)苏轼词”沁园春”欣赏(施议对)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
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
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
总是难禁,许多磨难,奈好事叫人不自由。
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
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
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
须知道[
阅读全文]
(ZT)什么是散文 在所有文体中,散文是我们最熟悉而又最陌生的文体。说最熟悉,是因为所有有文化的人都阅读过它,说最陌生,是因为要确切地说明什么是散文,又颇感不易。个中原由,既是由于散文这种文体在内容和形式上最不固定,具有很大的游离性和随意性,又是由于散文这种文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导致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
阅读全文]
这篇文章的题目,当然是个玩笑的说法,我只是想和大家共赏唐人的七绝技法。今天介绍的是赠别之作。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李白七绝赠人之代表作。全诗写了两个场景,没有主观的心里活动:前两句开宗明义写孟浩然之别,时间地点人物交代的十分清楚,可见其别关心之切;后两句写孟已去[
阅读全文]
(by彗星2005年12月22日)
继续关于七绝的讨论,瑞中山人兄指出:“有一说,绝者截也。不过不是一半。可任截四句。截两头就全散。其实全散比有对难写。有对是上下可各是一句,两个七字句,散行却是一联十四字的长句字。很少有人琢磨过这个道理:律诗用对不只是形式的需要,一首散行的七律其实极难写好,所以虽有但极少。”
瑞中山人兄的诗论启发了“关于诗歌的[
阅读全文]
(ZT)
【对仗】: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
阅读全文]
(by白云闲)
形象思维,在文学艺术方面通常也称之为艺术思维,是指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活动。具体地说,是包括“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从中提炼素材、进而塑造艺术形象,以寄托自己的感情,”这样一个全过程。可以说:一切文艺作品都离不开形象思维。文艺作品中成功地运用形象思维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成功的例子都可以给格律诗词(下文称“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