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美国

活在美国博客这里收集了所有居住在美国必须知道的...对你有帮助,都是我在网上搜寻到的有关在美国生活的实际有用信息,希望对你也有帮助
博文
北美华人真的这么惨么?
最近的网上文字,提到美国华人的,(或英国)反反复复就渲染一个感觉:他们压抑,失落,生活在社会底层,(或他们那个白领阶层的底层)他们终年穿着廉价的衣服,精神空虚,长吁短叹。他们没有融进美国社会,却又赶不了国内的时髦。这样的形象终究很让人疑惑,不知道究竟是这群人出了问题,还是美国这个社会亏待了这些中国精英。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老刀认识的仨洋妞-----谈文化差异(1)
老刀刚出来的时候,老婆还在国内,于是只好挤在浩思里的一个ROOM里,跟另外五个鬼子混迹在一起了半年。浩思离学校很近,大家伙儿都是懒人,六个人只有一把门钥匙,所以大门从来不锁,门口放了几把椅子,就成了众人聊天,闲坐的场所。我就是在这儿认识米雪的。
我们六个人中有两个女生,米雪是其中的一个,属于壮状实实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7-03 11:50:49)
话说有位中国女士留洋到美国,然后嫁给了一个美国男人,她就开始感慨了:千万不能嫁给中国男人,因为他们不够浪漫,没有情调,活得太窝囊。我感觉这位女士说话太绝对,也太片面,倘若你想深刻的探讨一下中国男人,你首先就应该嫁给中国男人感受一下;你只嫁一次恐怕还不够,你起码得嫁上十次八次的,才算得上大面积的亲密接触中国男人。而如今你躲在美利坚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美签证官“面授”签证“秘诀”
  3月14日下午,美国驻华使馆总领事贺德炜先生(DavidHopper)带着三名签证官,一行四人来到北京大学,向大学生们宣讲申请赴美留学签证的“秘诀”,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近期他们还将到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及其他大学去宣讲。
  过去,签证官在人们心目中似乎有种神秘感。他手中操着签证的生杀大权,说给你就给你,说不给就不给,你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从美国来到加拿大,第一个最大的感觉就是,在美国街上的行人好象都在笑,在加拿大街上的行人好象都是愁眉苦脸的。第二个感觉加拿大的车是不让人的,(在多伦多好点,在蒙特利尔很严重)而在美国,汽车见你在路边,很远就减缓了车速,到了跟前挥手让你先过去。
  在美国时想当然的以为加拿大离美国这么近,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应该很多地方一样和类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老外的“没大没小”与中国人的年龄情结(作者:娜斯)
  曾经教老外中文课,讲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个学生举手了:为什么是哥哥还是弟弟,是奶奶还是外婆一定要分这么清楚?
  最怕被问到这种属咱基本常识的问题,说简单吧,要讲清楚不知不觉就一扯三千里,费好多口舌。什么儒家的伦理观啦,儒教对在中国观念中的深远影响啦,孔夫子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美式足球明星狄尔曼在阿富汗前线阵亡
(中央社记者褚卢生洛杉矶二十三日专电)「九一一事件」后毅然放弃百万年薪、从军报国的美式足球明星派特.狄尔曼(PatTillman),今天传出在阿富汗东南部阵亡的不幸消息。狄尔曼年仅二十七岁,身后遗下
结婚才两年的妻子。
白宫今天下午对狄尔曼的殉职,特别发表悼词,表达深沈的哀痛,并缅怀他不论在足球场或是疆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海外见闻:从“我儿子在家里一句中文都不说”说起

从小说的话叫母语,象我们这些洋插队的母语当然是中文,虽说各地方言不同,有时候中国人在一起时,嘴里冒出来的不一定都能听懂,但还是汉语一个圈里的。可是对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ABC来说,他们的母语毫无疑问是英文,中文对他们来说是祖语。
不光是中国人,美国本来就是个移民国家,除了英联邦来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个中国女子在美国的非常经历[转帖]
来芝加哥多年了,身边也不乏追求者,却一直不愿意找一个美国人做丈夫。有一次,表姐心血来潮要给我介绍一位年轻的外交官,我并不热心。可表姐说他能操一口标准京腔,还在美国驻渖阳的领事馆任了两年领事。我的心动了。1993年的圣诞节,我与沃克初次见面。「你好,幸会,幸会。」英俊的沃克操着极其地道的北京腔伸出了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6-07-03 11:44:31)


  作者:陈彤
  为什么有的人在美国生活得很好在国内就混不出来呢?为什么有的人喜欢上海而有的人喜欢北京?这是因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在中国能过上好日子的人,不一定在别的地方也可以,同样道理,在其他地方能过上好日子的人,在中国也不一定有戏。如果你打算在国内生活,并且过得好,那么你就要了解你生活的城市和你周围的人,不要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