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中央军委工程兵副司令员胡奇才中将在九一三之后的座谈会上曾经说了这样一番评价林彪的话:“在塔山战役中,林彪指挥的很正确、很及时、很具体,这是历史,也是事实。”在当时那种政治气候下,胡奇才说出这样的话来确实要有些勇气才行。 林彪用兵在我党我军阵营中是有名的,他一路从井冈山走来到黑土地,如果没有显赫的战功,很难把这样一个人和共和国前元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明末清初时值鼎革之际,诚如士大夫所说真个是天崩地陷、五内俱焚,民族、国家的更替也同时让一些游走于底层的各色人物纷纷得以登场,从而展现给历史和后代他们不同的侧面,号称骁将的马鹞子王辅臣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王辅臣本不姓王,而是姓李,祖籍河南,长面黄须,体格健壮 ,很早追随姐夫刘某参加农民军,只是其人擅长赌博,一掷千金 ,当然都是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家里面养猫的最有名应该有两个,老资格是夏公(夏衍),中年的就是刘心武,夏公的猫很有灵气,夏公被抓进牛棚后,这只猫一直在家蛰伏,夏公回来后,老猫看见了夏公以后就一命呜呼了,似乎就是为了见主人这一面的。夏公在自己的回忆录《懒寻 旧梦录》中有详细的介绍。中年作家的领军人物刘心武养猫也是出名的着迷,而且不是一般的迷,把猫当成自己的家庭成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周恩来喜欢喝酒,尤其是喜欢喝茅台酒,他向美国总统尼克松介绍说茅台酒在长征的时候治疗过感冒,让这位美国人的印象很深 ,同时,周恩来还喜欢送酒给人,上到国家元首,下到黎民百姓 ,而其中引起的故事至今想来还是令人回味儁永。 周恩来送酒给余秋里: 余秋里在二月逆流中被称为是爪牙,他自己在怀仁堂会议上说国家计委的造反派不给他道歉,他就不回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其实,庐山的事情发展到后来主要问题已经不在那封信上面了,而是集中火力逼迫彭德怀等人承认反党集团和反毛泽东的同盟,因为惟其如此才能彻底的把彭德怀搞臭。八月七日,小组会上,彭德怀说了这样一番话:“现在如果把毛泽东赶走,我上台,你们会举手吗?说我是野心家,把毛泽东赶下台,你们愿意听,我还不能这么讲呢。”直到生命的最后关头,彭德怀也始终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庐山会议期间,批判彭德怀时,林彪意外的针对会理会议上的旧事做了一番解释,一件隔了二十四年的往事为什么林彪要在庐山会议那个不同一般的历史背景之下做一个澄清呢? 一九三五年长征途中,林彪以个人名义写信给中央,要求撤换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代之以彭德怀,这件事引起了比较大的骚动,中央不得不在四川的会理城外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毛泽东 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庐山会议期间,田家英因为和李锐、胡乔木议论毛泽东而被指责为右倾,后来毛泽东亲自出面才得以平息这场风波,这件事多年以来被看作是毛泽东对田家英的眷顾,而一些描写这段历史的文章也夸大田家英的“可怜”,而事实上却没有这么简单化,拨开庐山会议的重重历史迷雾,我们看到的也不是单纯的发生在毛泽东和田家英两个人身上的事,更多的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的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李志绥这本书的要害在于两点,一个是否定毛泽东的民本主义,一个是通过他的私生活的着力描写试图全面丑化毛泽东本人。 毛泽东年轻时最欣赏的是康有为的《大同书》和三国的五斗米道的张鲁,而且直到晚年他的这种欣赏还是没有褪色,张春桥一篇 《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实际混淆了按资分配和按劳分配的界限,但是,因为符合毛泽东的“均贫富”的根本思路,所以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开国将领中黄克诚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他一生多次唱反调,丢了无数次的乌纱帽,既支持过林彪,也反对过林彪;既支持过毛泽东,也反对过毛泽东。因为反教条得罪了刘伯承,因为反跃进得罪了毛泽东,是非功过,直到他病逝的那一天也没有争论结束 ,黄克诚不会锦上添花,只会雪中送炭,他支持林彪的时候,林彪连个连长都指挥不动,全东北除了土匪就是国民党,黄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进城之后,刘少奇曾经在他的文章《国家工业化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一文中郑重的指出:只要不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国就应该把经济建设一直进行下去,中国共产党应该办两件事,一件事 是打倒三大敌人(也就是俗称的三座大山),解放生产力,另一件事是保证和发展生产力。刘少奇同时指出,如果第一件事办成了也就是说革命成功了而第二件事办错了,或者没有办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