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中淘筛历史的细节

西人资料中搜寻关于中国的点滴
个人资料
元亨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6-12-19 11:26:48)
下面是刘老师前两天写的贴子: 前些日子和庆道师父外出,车上聊起论坛一位网友。我说无奈,他忙着发财呢,根本想不起50来岁就会病苦缠身,乃至一命呜呼。师父说那怎么办呢,生生死死的太正常了,他现在就一心在财富上,这是他的命。只有关注生死的人才会真正修佛。没关注生死的,哪怕学佛也是在变相搞世间八法。
世间八法是:
●要有益于我!
●不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刚在油管上看到《CrocodileDundee》的最后镜头,1986年出品的电影,整整30年前的作品。记得我是90年代在国内学英语时看的,印象最深正是结尾的这个镜头,邓迪厌倦了纽约,要离开,走进地铁的时候,女主角甩掉高跟鞋,一路狂奔追来,地铁里人挤人,她根本无法靠近,于是喊出声来,一个黑人问她想干啥,听她表白后,黑人用接力的方式向前面的一个戴安全帽的男子说了,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摘译自萨切尔夫人回忆录《唐宁街岁月(TheDowningStreetYears)》一书(MargaretThatcher,HarperCollinsPublishers1993,p259--)我们总是喜欢谈萨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台阶上跘了一跤,来看看萨切尔夫人对她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谈是怎么描述的(她只字未提摔跤的事,可以理解) 1982年8月22日早上我们离开日本去中国,当天下午与中国总理赵紫阳会谈,赵是温和派,也很理性,但这些成了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仓央嘉措是西藏第六世达赖喇嘛,传奇人物,二十多岁就去世了,留下一些诗歌,绝大多数人把这些诗作为情诗,但佛教界有人认为他的诗,是以诗的形式来指导修佛的门径。前面博文中提到的,今年5月去世的刘教授,他的儿子,就持这样的观点,这位年轻刘老师(40多岁)学佛有成,前几天向同修们推介仓央嘉措的一首诗:你是世界的第一天。 我看你的第一眼 就像看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中国近代佛教大德虚云法师的年龄一直有争议,尤其是胡适也提出了质疑,更增加了问题的份量,当然,这个问题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因为虚云长老在中国佛教界的地位。不管虚云和尚年谱中的年龄是真是假,都不影响虚云长老在我个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这里介绍的是美国学者HolmesWelch--威尔奇,威尔奇专门研究中国宗教,主要是佛教,写过佛教研究三部曲:ThePracticeofChine[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看到报道冯小刚谈他的电影被万达排期不够的消息,他说是因为万达跟电影公司有矛盾,结果是损害了万达股东们的利益,应该也对万达本身不利吧。突然想起阿瑟黑利(ArthurHailey)的小说,黑利曾经在中国非常流行,小说有《大饭店》,《航空港》,《最后诊断》等等,其中《航空港》说的是航空公司的事,记得里面有一位飞行员,技术非常好,但是恃才傲物,爱提意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1-19 13:29:04)
我们中国人爱说弱国无外交,指的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列强侵略的时代,但是可能我们没意识到,强国也可以无外交,而且仍然是说中国。如果说弱国无外交是被动的,外来强加的,那么强国无外交则是主动的,自己选择的。中国人还爱说中国的历史是几千年没有中断的。但是如果就外交来说,我们的外交史,却不象其它方面那样的连续。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外交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1937年6月,我结束了在苏联的讲座,取道西伯利亚前往满洲里,开始中国之旅。当时华敦德(FrankWattendorf,冯卡门前学生,时已在清华大学担任空气动力学教授)打电报给我说他会到边境来接我,并带来去北京的票。我所知道的是这次去中国主要是去清华大学讲课,并视察华敦德所在的航空工程系的进展情况。离开莫斯科旅馆的时候,我发现身上没钱了,感到很尴尬,就告诉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90302东海 冯卡门(TheodorevonKarman)不用介绍,就是钱学森在加州理工的导师,也是钱学森后来在加州理工的同事。他的自传中有一章专门谈钱学森,且主要讲钱学森回国的事。另外一章回忆了他1937年访问中国的经历(冯卡门1929年也访问过中国,但是书中没提)这里对这两部分作了编译。谈钱学森的基本上是全文,中国访问则是选了相关部分,和一些可以看出冯卡门性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照片大多来自《NielsBohrasSeenbyhisFriendsandColleagues》由S.Rozental编辑(North-HollandPublishingCompany,1967) 部分来自另一本《NielsBohr:theMan,theScience,andtheWorldTheyChanged》(AlfredA.Knopf,Inc,1966)作者是RuthMoore,下面的照片,不说明的来自第一本书,若来自下面这本书,则注为(M)。 第三本书是A.P.French和P.J.Kennedy编辑的《NielsBohr,aCenturyVolume》来自该书的图注为(F) 1920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91]
[92]
[93]
[94]
[9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