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月刊》特约记者江东仁独家报导/澳娱公司筹备上市时,有人已经以一比十五的价格,从中“稀释”出了一部分股权给某些中共权贵及其子女,并允许他们“提前消费”。当马上到手的一笔横财忽然间被“十姑娘”坏事,当然会非常气愤,民主派的何俊仁又在帮“十姑娘”的忙,是可忍孰不可忍()
---------------------()
知情人士表示,澳门的赌场,实际上是一些港[
阅读全文]

当地消防员在废墟中寻找生还者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意大利北部米兰市一幢四层高楼宇周一(18日)晚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整座楼宇倒塌,大量瓦砾、碎片、家俬和球玻璃碎散落街上,初步知道有两名男子和一名男童死亡,数十人受伤。当局正调查事件起因。近期,由于教宗失言批评伊斯兰圣战,导致整个穆斯林世界抗议声浪不断,梵蒂冈包括意大利都笼罩在[
阅读全文]
卫生部前高官炮轰医疗弊政官员专享八成医疗费用
综合消息:原中国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近日炮轰医疗服务体系的不公平现象: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了850万以党政官员为主的群体服务的(中科院调查报告);另据监察部、人事部披露,全国党政部门有两百万名各级官员长期请病假,其中有四十万名官员长期占据了“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一[
阅读全文]

美日将扩大制裁朝鲜韩国喊停金正日或月内访华
综合消息:日本将于19日举行内阁会议,决议进一步对朝鲜实施制裁。与此同时,对于美国和日本将采取扩大制裁的构想,韩国政府以制裁会成为促进六方会谈绊脚石为理由,就此“喊停”,要求美国保留其制裁措施。而金正日可能9月内访问中国。
据《朝鲜日报》报道,日本进一步对朝鲜制裁措施是,禁止被美国指定[
阅读全文]
六四屠杀,是中共基于权力恐惧而采取的极端保权措施;六四后,政权稳定成为中共统治的首要目标,因为,只有政权的稳定才能保证权贵阶层的既得利益。正如太上皇邓小平最著名的圣谕所说:“要像珍惜眼睛那样珍惜来之不易的稳定”。但这不过是强权下的独裁秩序,将社会公器变成权贵阶层牟取私利的私具。那些跟着权贵们强调稳定的知识精英,也绝非为民众和国家的[
阅读全文]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的一番话,使“驻京办”成为社会焦点。
驻京办存在着跑部委、拉关系、找项目等等问题,甚至腐败现象频发。()
但也有人认为,驻京办是一个“场”,由各种利益交织组成,形成了一个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通道。在社会潜规则盛行的当下,驻京办成为各地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别克商务车的门被打开了,一个四十来岁的[
阅读全文]

综合大陆官方媒体消息: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教授18日在官方媒体上发表长篇文章,为“选举式民主”辩护。文章指出,因为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断言“选举式民主不适合中国国情”,会导致中国在发展民主的问题上看不到大势,踌躇不前,落到群众的后面,令百姓失望,这才是中共可能遇到的最大危险。
王长江的文章刊登在由中共北京市委主办的《北京[
阅读全文]
《多维月刊》特约记者江东仁独家报导/香港民主党副主席、立法会议员何俊仁遇袭,据称因“澳娱”上市受阻,即将获得巨大利益的中共权贵担心利益受损,采取行动“釜底抽薪”,阻吓有关律师。凶手据称是北京国安系统“澳门行动组”()
----------------------------------()
香港民主党副主席、立法会议员何俊仁,不久前在香港中环闹市区遭遇袭击,身体多处严重受伤[
阅读全文]
(续前)第三点,林彪最后杀毛不成北飞,不等于“叛国投敌”。()
这是评价林彪事件中许多人感到头疼而难以绕越的问题。由明镜出版社出版丁凯文先生主编的《重审林彪罪案》(笔者不主张用“重审”;“罪案”这样的字眼)。一书中。有专题对此探讨。如此开创性的探讨质疑“林彪叛国投敌”问题这是很好的事。其中有不少高见。尤以易嘉□先生以令人信服的道理和[
阅读全文]
何频:动摇国本,巩固党本,也许真有中国特色之路──中美欧学者“问题、前景与选择研讨会”发言独家选登(7)(ZT)
8月26日、27日,哥伦比亚大学黎安友等中国问题专家,从中国大陆,北美和欧洲邀请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聚会美国新泽西,举行题为“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国转型问题”研讨会。会上,具有不同专业领域、学派倾向和职业的专家,探讨如何解读郎咸平现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