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阅人间事,读圣贤书
个人资料
为人父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写历史也是需要境界的。我记得曾经有一个很有思想的网友说过,先读经,后读史。我理解的意思是,人需要先有正观正念,读历史的时候才不会读歪。同理,写历史首先也是需要三观正了,才会写的靠谱。决定人的认识能力和深度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思想境界。就像我们凡人难以理解佛的境界一样,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以有很高的智商,但他却不会理解一个大公无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唐代诗人王昌龄以《从军行七首》一诗闻名诗坛,这七首诗中我最欣赏是第四首,即: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尤其是后两句,真可谓豪情万丈,气势如虹。可写这首壮怀激烈七绝的王昌龄一生并没有经历过征战,更没有过与敌面对面战斗的经历。而《从军行》的作者奚家华先生可是真刀真枪在缅甸战场上拼杀过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科学革命这部分。作者指出,科学革命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让人类知道了自己的无知。 正是因为现代科学承认自己的无知,而不是像基督教那样认为无所不知,反而让现代科学更有活力,也更有了求知欲。 “在科学革命之前,多数人类文化都不相信人类还会再进步。他们觉得黄金时代属于过去,整个世界只会停滞甚至恶化。如果恪遵祖宗智慧,或许能够再次唤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阅读 ()评论 (2)
去年就有朋友推荐我这本据说是风靡世界的畅销书,可直到今年年初我才从网上买到电子书。一打开就被吸引住,可以说是手不释卷读完的。虽然这是一本关于人类文明史的著作,但作者并不只是叙述历史事实,而是提出很多对人类文明和历史进程的见解。因此,此书不仅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历史和人类学知识,也带给我们很多新的认知和新颖的思维方法。 此书为以色列历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此书虽为权延赤所著,实际全部内容都是周总理秘书何树英口述,权延赤只是整理润色。 何树英跟随周总理几十年,其对总理的深厚的感情是长期在总理身边工作所逐渐积累的。周总理无私、忘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给何树英留下了无法忘怀的崇敬之情。 这本书非常详细地回忆了周总理建国后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给我印象最深有这样的几个事情: 一是总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此书对欧洲文明起源的介绍超过对历史细节的介绍。其实也可看做是一本简明欧洲文明史。 欧洲文明是个混合体,它的三个来源分别是:1,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古希腊学术,古罗马律法);二是基督教文化;三是北方日耳曼蛮族的战士文化。 文艺复兴不是要走向现代,而是要复古,是想回到基督文明之前的古典主义。其实也是对基督教思想统治的一种变相反抗。 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6-07-01 19:34:20)
在欧洲,伊丽莎白这个名字就如同在中国很多女孩子叫小芳、小花一样,是很普通很常见的名字。因此,我在瑞士留学期间,一共认识了五个叫伊丽莎白的姑娘。 一个是瑞士人,非常善良和真诚的大姑娘,我的朋友罗杰的女友。她最让我感动的是她一直独自照料她的天生弱智的妹妹,从没听她有过任何抱。说起自己的妹妹来总是满心的关切和怜悯。 第二伊丽莎白来自巴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九十年代初我作为公派访问学者曾到瑞士进修两年。 刚到瑞士的时候,在弗莱堡培训德语。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们被分为两个班,教我们班德语的老师简妮是一个中年独身女人,作家,人非常好,属于很温柔的那种女人。另一个班的老师叫朱迪,是临时从德国慕尼黑招聘的。朱迪长得像个女汉子,有一个贝多芬那样硕大的头颅和发型,嗓音有点嘶哑,而且还抽烟。 弗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一、九段线的起点:中法《续议界务专条》1887年6月26日(光绪十三年五月初六),中法两国签订《续议界务专条》,划定了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边境线。该条约第三款规定:“广东界务现经两国勘界大臣勘定,边界之外,芒街以东及东北一带,所有商论未定之处,均归中国管辖。至于海中各岛,照两国勘界大臣所划红线向南接划,此线正过茶古社东边山头,即以该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