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喝酒主要是斗酒,因此往往喝的少,说的多。而女人喝酒一般比较低调,但酒量绝不让须眉。远的不说,我身边的为人母就自称从没体会过醉的感觉。啤酒她不爱喝,喝也是因为口渴;白酒嫌辣,但喝多少也没事;她喜欢喝那种用酒精勾兑的老式红酒,因为有甜味。这种劣质酒她喝多少也没感觉,只当糖水了。其实这样的人也没福气,她永远也体会不到那种似醉非醉的滋[
阅读全文]
现在的小米都是精磨过的免淘米,干干净净,下锅煮一开就熟烂了。过去我是非常不爱吃小米的,皆因那时的小米磨的很粗放,里面很多没脱壳的谷子粒,吃到嘴里像沙子一样硌牙。淘米也不好淘,总是淘不净,沙子可以淘掉,可谷子粒很难淘掉。我母亲喜欢做小米掺大米的二米饭,我总是抗议,好好的大米饭都让小米给弄的牙碜了,还不如单做小米和大米饭呢。
如果排个[
阅读全文]
我在2012年即将出一本书,书名是《八次危机》,解读1949年以来中国发展的真实经验。最近这些年我一直在做区域比较研究,先后做了解读珠三角、解读苏南、解读重庆,现在还在进一步做不同区域发展经验解读。所针对的问题是: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上来就说中国如何,话说得有点大,因为中国是一个超大型的大陆国家,而且是有着漫长国家史的国家,这点在世界上是很独[
阅读全文]
母亲经常说,从建国到1957年是新中国最好的时光。那时的人都单纯厚道,因为对未来憧憬满满,信心十足,人们的精神面貌也是阳光自信的。
一直到五八年大跃进之前,共产党还保持着不少供给制的传统。当时母亲单位里有很多单身的年青人住在集体宿舍里,所以食堂一天三顿饭,也没什么好吃的,窝窝头高粱米是主食,早晨有咸菜腐乳,中午晚上就是白菜豆腐粉条和炖茄[
阅读全文]
这是根据SheriFink的纪实文学改编的,讲的是在卡特里娜飓风期间发生在新奥尔良一家私立医院的悲惨故事。虽然仅仅八集,但内容丰厚,情节紧凑,人物颇多,细节逼真,而且剧中很多矛盾冲突和两难抉择都很具典型性,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电视剧,绝对是一个值得称道的佳作。
镜头是从洪水退去后,跟随一个灾情调查小组,进入空无一人的医院大楼开始的。调查小组在空无一[
阅读全文]
国内今天已是中秋。本应是阖家团聚的中秋节,可因为疫情我们一大家人却分散在世界各地。无论大家小家,都是遍插茱萸少不止一人。
大侄子2020年春节后回到伦敦就一直回不去中国,今年一个多月的假也没敢回,怕假期都在隔离酒店里度过。正好他媳妇也放假,俩人去了马拉西亚他媳妇的家。小侄子刚有了二女儿,在月子中心照顾媳妇,哪也不能去。小弟两口子本来一直[
阅读全文]
其实我真没感觉《隐入尘烟》有什么艺术魅力,整部电影节奏缓慢,连演员的动作都像慢动作。配上人物木讷的表情,让人感觉特别冗长乏味。如果不是被炒作的这么厉害,我恐怕看个开头就会弃剧了。这种感觉和看《无依之地》很类似,都是坚持着看完的。也许拍的像纪录片就是这部电影的艺术特色。导演特意选了一个农民出演男一号,用意也是用其本色出演,使电影看着[
阅读全文]
改革开放后,为了讨好美国,中国几乎没拍过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剧。据任志强回忆,他七十年代当兵的时候,八一厂曾筹拍过一部抗美援朝的电影,他还被聘去当过烟火师,可是后来这部电影没有投拍,据说就是考虑到中美关系。可我觉得这种讨好外交纯属中国一厢情愿的自作多情,不了解美国人十分现实和功利的一面。
近些年,因中美关系不好,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和[
阅读全文]
在父亲母亲相识到结婚这段时间,新中国一边在抗美援朝,一边在抓紧恢复性建设,同时还开展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运动。
母亲回忆说,镇压反革命主要是公安部门的事,并没波及到别的部门,只是号召人民群众检举揭发,街上也出现很多镇压反革命标语口号。所谓的反革命主要就是国民党埋伏下来的特务和潜藏的土匪叛徒以及与国民党勾结的反动会道门组织[
阅读全文]
东北菜给人的印象是不讲究,其实不然。不讲究的菜没有好吃的,即使如东北人的家常菜酸菜白肉也是一样。千家酸菜千家味,真正好吃的酸菜白肉一定是很讲究的。
讲究从腌酸菜开始。我家腌酸菜都是挑帮长叶小的大白菜,如今我在法拉盛买的东北酸菜都很长的叶子,炖出来的酸菜汤看着就不清爽。酸菜不能腌的太咸,太咸了酸菜味就差了,也不能太淡,太淡很容易腐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