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涛的故事(上)
我那些大院的发小同学当中,小涛曾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在小涛一家下放之前,我俩几乎每天形影不离。学校组织我们捡粪,捡废钢铁,老三篇学习小组,我俩都是在一个组里。小涛是个很有革命激情的人,对所有学校组织的活动都严肃认真并带着热情参加,而他对生活琐事却不上心。他父母去五七干校后,就他和妹妹俩人在家。家里的好吃的差不多都被[
阅读全文]
姚顺说:铃兰一写到外婆,就好的不得了。确实,想起外婆,铃兰就文思泉涌。
一定是在在听刘若英这首歌时,铃兰一下子想起了外婆。
“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就像心房长满杨柳,风一吹,哗啦啦的摇曳。”比喻的新颖又呼应了《知道不知道》的歌词。窗外,风吹着白云飘,心里,风吹着杨柳摇曳。因为思念一直在,外婆也就一直在。一首歌,一阵风,一片云都会[
阅读全文]
有些人的文章,辞藻华丽,文词讲究,逻辑也通顺,可就是读着没什么味道,总觉得没什么意思。于是我问AI,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AI回了七个基本原则,告诉我,如果您遵循这些原则,就能写出好文章。七个原则如下:
一、确定主题:先确定您想写的主题,并且确保您对主题有足够的了解。
二、组织思路:将文章的思路组织起来,包括开头、主题段落、结尾等。
三[
阅读全文]
谭若思是尼克松时期的一个重要的中国通,也是基辛格中国问题的重要助手和专家。他1938年生于澳大利亚。1962年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获得历史政治学一级荣誉学士学位。后来赴哈佛深造,并于1970年获得哈佛政治学博士学位。谭若思的老师有著名尼克松时期的基辛格,以及历史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等。他一直在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做研究工作,也不知道他现在是[
阅读全文]
广受好评的《狂飙》把黑社会头子描写的太温情了,很假。《三体》的演员都很好,可因为看过小说,追剧的热情就不高了。这几天终于发现了一个好剧《我们的日子》,讲的是八十年代发生在东北的故事。因为是东北的故事,我看着就分外亲切,也生出许多感慨。
很认同剧中傅莹的说法,两口子性格互补才过的长久。傅莹没啥文化,可说出的话很有哲理。宪平(李乃文饰[
阅读全文]

1,纽约最早的报纸是《New-YorkWeeklyJournal》,创办于1733年,比纽约时报早118年。报纸长这样:
2,美国第一个竞选总统的女士是纽约客维多利亚.伍德哈尔(Victoria.Woodhull)。她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和美国进步运动时期最重要的进步人物之一。可后来她却因为其自由主义思想和行为而被审判和迫害。下图中的女士就是伍德哈尔:
3,纽约市遭遇的最冷的天是1934年2月9日,达[
阅读全文]
按语:兰德公司的这一报告旨在建议美国政府,尽早结束俄乌战争。因为俄乌战争的长期化对美国全球战略利益是弊大于利的。下面都是翻译节选:
华盛顿关于俄乌战争的讨论越来越多地被如何结束的问题所主导。为了为本次讨论提供信息,本《观点》确定了战争可能演变的方式以及替代轨迹将如何影响美国利益。作者认为,除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升级的风险外,避免旷[
阅读全文]
和彭义光住一套房子的是在省财委办公室当主任的赵禹赵叔一家,赵叔和爱人范姨都是二婚夫妻,赵叔的前妻因病去世,范姨是离婚。赵叔和前妻有个儿子叫赵燕得,当时已经中专毕业,在康平县工作。他不怎么回家,偶尔回来也只是住几天就走。赵叔和范姨有一女一儿。女儿娟子长得白净秀气,老实厚道,比我大弟弟小一岁。
赵燕得当时不到二十岁,可看着却像个农村村[
阅读全文]

刚注册了ChatGPT,以后对于无聊扯皮的问题,我一律让AI来回答。:)
问:有些人总是满脑子奴才思想,总是扬言一臣不事二主,这是怎么回事?
AI:这是因为这些人有着奴才思想,他们认为一个人只应该服从一个人,不应该向任何其他人效忠。这种思想可能是由于历史、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是,这种思想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不符,因为现代社会强调个人自由和[
阅读全文]

我对文革前的记忆都是零散和片段的,连贯不起来。记得上学前,经常在一起玩的是邻居小刚和孙叔家的小妞,再就是二记、隔我家俩门的同在东二楼的陈为民和邻居彭义光。
孙叔(孙静)家住东二楼正对楼梯口的那套房子,是与我家隔着一个大门洞的近邻,孙叔家住东侧两间,西侧是一对姓熊的年青夫妇,孙叔和程姨及姓熊的那对夫妇都在省商业厅工作。孙叔一家七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