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中国之十二:中国将会这样崛起(九)和(十)文章来源:告诉你于2005-08-0805:59:09 九、未来的世界如果不降低资源消耗,就必然会战争不断 邓小平对中国最重大的贡献,是将中国从自然经济带进市场经济。但我们转向市场经济以后,发现在工业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快的同时,我们的民族农业市场越来越脆弱,撑不住工业速度,于是中国工业产品日益依赖海外市场。经济依托[
阅读全文]
不忘中国之十一:中国将会这样崛起(七)和(八)文章来源:告诉你于2005-08-0805:59:09七、政治家的胆识在关键时刻能扭转乾坤 二战以后,各殖民地纷纷独立,印度是1947年独立的。这时候我们中国国共打得很厉害。印度则在闹分裂,1948年印巴分裂。尼赫鲁在这些关键问题上简直是书呆子,有点像戈尔巴乔夫。当时尼赫鲁打的是西方民主牌,天真地认为分裂出去的巴基斯坦迟早会[
阅读全文]
不忘中国之十:中国将会这样崛起(五)和(六)文章来源:告诉你于2005-08-0805:59:09五、英国人是美国人的先生,早期的美国人是今日中国人的先生 对于居于资本外围并受资本全球化冲击的南方国家而言,在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社会动荡。在古代我们曾经也辉煌过。当时世界只有四大文明古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文化。但是风水轮流转,到近[
阅读全文]
不忘中国之九:中国将会这样崛起(三)和(四)文章来源:告诉你于2005-08-0805:59:09 三、生存不应是中国未来命运的本质 安全环境的好坏是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相互作用的结果。经济全球化对中国造成的外部压力与处于经济转轨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矛盾,以及二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国家风险,是目前中国安全环境的主要问题所在。 中国历史上有两种国家风险。一[
阅读全文]
不忘中国之八:中国将会这样崛起(一)和(二)文章来源:告诉你于2005-08-0805:59:09历史就像是大国兴衰更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有始无终,兴亡无常。而今日之中国就是这条链环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国家有的最终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也有的行百里而半九十,功败垂成。因此,研究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正在向现代化转型的中国发展,是有益[
阅读全文]
人民币重估之后,美国国债市场反应冷淡,这不禁让人们重新思考亚洲国家央行
对美国经济究竟有多大影响力。
在华尔街人士看来,人民币升值对美国利率的影响不过尔尔。美国国债市场对中
国上调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反应如此冷淡,这不禁让人们重新思考亚洲国家央行对美国
经济究竟有多大影响力。
那些以交易国债为生的人们长期以来一直担心,中[
阅读全文]
于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增长比较低迷,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下调可以促进对华出
口,抑制从华进口。欧元区成员国基本上都欢迎人民币汇率上调。比如,西方七国集
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发表声明说,中国政府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机制将有助
于世界经济增长和稳定”。德国财政部长艾歇尔表示,中国的汇率机制改革不仅有助
于中国经济实现“平衡增长”,也[
阅读全文]
欧洲央行行长称欧元区经济走向复苏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5日表示,欧元区最近一些经济数据传达出令人鼓舞的
信号,即欧元区经济正在走向复苏。
特里谢在接受欧洲-1广播电台采访时说:“我们在过去两个月对一些行业及整
个经济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欧元区经济)正在朝正确方向前进。”
德国伊福经济研究所最近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德国[
阅读全文]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香港上市的路径选择如今已经成为公开的事实。与各大银行打
起精神准备冲刺相并行,外资银行角逐其战略投资者位置的行动也悉数展开,谁抢到
了这个“桥头堡”,谁就为自己不久全面进入中国金融市场打开了宽阔的通道。
“美洲小虎”的豪赌
今年6月,美洲银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易斯,与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
互签战[
阅读全文]
摘自7月28日《亚洲华尔街日报》
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近期发表讲话认为,东亚一体化将呈现松散的多极化趋势。
东亚的地区主义概念没有美洲或欧洲的地区主义概念明确。它仍然易变:在形成
阶段,它的最终形式要服从于政治决定和战略选择。二十一世纪一个重要宏观战略问
题将是美洲、欧洲和东亚如何行动以及相互作出何种反应。
我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