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澄心铭

(2018-05-07 16:17:32) 下一个
真性湛渊,如澄止水。

憎爱击之,烦恼浪起。

起之不休,自性浑浊。

烦恼无明,愈增不觉。

以我取彼,如泥入水。

以彼动我,如膏益火。

彼乱我真,乱实我生。

我若不生,劫烧成冰。

是故至人,先空我相。

我相若空,彼从何障。

忘我之功,在乎坚忍。

习气才发,忽然猛省。

省处即觉,一念回光。

扫踪绝迹,当下清凉。

清凉寂静,挺然独立。

恬澹怡神,物无与敌。

生死心不切,如何念佛成片?

憨山大师:生死心不切,如何念佛成片?



《憨山老人梦游集》

修行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云念佛成片?且众生无量劫来,念念妄想情根固蔽,日用未尝返省,今欲以虚浮信心,断多劫生死,所谓滴水焉能救积薪之火?岂有是理哉!



若当人果为生死心切,念念如救头然,只恐一失人身,百劫难复,要将此一声佛咬定,定要敌过妄想,一切处念念现前,不被妄想牵缠遮障,如此下苦功夫,久久纯熟,自然相应,如此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矣。此事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告诉不得他人,全在自己著力,若但将念佛做皮面,驴年无受用时。



念佛虽易,世人不知,都轻视为寻常,殊不知为真实出生死之要路,但不知念佛之妙,故多错误耳?



且念佛即是参禅,更无二致,凡念佛时,须先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妄想,贪嗔痴爱,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单单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历历分明,心心不断,如线贯珠;又如箭筈相拄中间,无一毫空隙处,如此著力靠定,于一切处,不被境缘牵引打失。如此日用动静中,不杂不乱,久之梦寐一如。



若是如此用心,念到临命终时,一心不乱,便是超生死,生净土之时节也。若但口说念佛,心地不净,妄想不除,只道念佛不灵验,纵到三生六十劫,亦无出头分,尔其勉之!
 

天台智者大师劝修行人专修净土


 设问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秖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智者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斯责。

  二者未得已还及初发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

  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恶世界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涂。焉能救众生。假令得生人中。圣道难得。或因持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富贵自在。纵遇善知识。不肯信用。贪迷放逸。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涂。经无量劫。从地狱出。受贫贱身。若不逢善知识。还堕地狱。如此轮回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又智度论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便力。故彼此俱没。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难。新发意菩萨亦复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众生。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救众生。如得船者。又论云。譬如婴儿不得离母。或堕坑井渴乳而死。又如鸟子翅羽未成。只得依树附枝。不能远去。翅翮成就。方能飞空自在无碍。凡夫无力。唯得专念阿弥陀佛。使成三昧。以业成故。临终敛念得生。决定不疑。见弥陀佛证无生忍已。还来三界。乘无生忍船。救苦众生。广施佛事。任意自在。故论云游戏地狱行者。生彼国得无生忍已。还入生死国。教化地狱。救苦众生。以是因缘。求生净土。愿识其教。故十住婆沙论。名易行道也。
 智者大师:发心禅定

的人十种不正当发心
 

 有十种行人,发心修禅不同,多堕在邪僻,不入禅波罗蜜法門,何等為十?

  一、为利养故,发心修禅,多属发地狱心。

  二、邪伪心故,为名闻称叹故,发心修禅,多属发鬼神心。

  三、為眷属故,发心修禅,多属发畜生心。

  四、为嫉妒胜他故,发心修禅,多属发修罗心。

  五、为畏恶道苦报,息诸不善业故,发心修禅,多属发人心。

  六、为善心安乐故,发心修禅,多属发六欲天心。

  七、为得势力自在故,发心修禅,多属发魔罗心。

  八、为得利智捷疾故,发心修禅,多属发外道心。

  九、为生梵天处故修禪,此属发色無色界心。

  十、为度老病死苦疾得涅槃故,发心修禅,此属发二乘心。

  就此十种行人,善恶虽殊,縛脫有异。既并无大悲正观,发心邪僻,皆堕二边。不趣中道,若住此心,修行禪定,終不得与禪波罗蜜法门相应。

作者:智者大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