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军中马前卒

中国历史时事和国际政治评论
个人资料
博文

2025年8月9日,是新加坡60周年国庆。而新加坡建城和复兴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更早的14世纪和19世纪。马来人、华人、印度人、欧洲人,在马六甲海峡北侧这块险要而富饶的土地,建设起了这座在世界地图上只算“小红点”、却闪耀东南亚、让周边和全球都艳羡的城邦。新加坡的辉煌,并不只是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更在于这里人民的奋斗。欧美亚非拉各洲扼守交通要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国内矛盾激烈、充满不公平,阶级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惊人,许多国人遭受政权剥削压迫、蒙冤受屈,被国人同胞虐待、生活痛苦,国家政权利益与人民利益不一致且高度背离,国民身份认同混乱/缺失、民族意识淡漠或错位、价值观扭曲、思想迷惘、缺乏真实共同体和“共同底线”,不同身份、政治派别、立场、观念、利益取向者相互对立、社会高度撕裂,这些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日本战争罪行未有清算、战犯和共犯未受惩罚,日本在二战后根本未有真正悔罪、改过自新、“转型正义”,而是在民主、自由、和平的外衣包裹下,保留了法西斯军国主义、种族主义、排外主义的内核和躯干,混淆战争正邪、模糊历史责任、国民从侵略中获利并继续伤害中国人民、对世界公正和平造成损害和长久潜在威胁;日本内部的文明、富裕、法治、民主,也并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日本并不关心中国人权、并不积极支持中国自由民主,其反中反华反汉远胜于反共,以反中共为名掩饰反中之实,参与打压中国也并不能为中国带来自由民主,只是更加损害中国国家和人民利益,让中国人遭受多重压迫。中共反对派亲日不能换来日本有力支持中国民主事业,只是重演清末至今百余年历史上日本操纵中国各党各派对立互害、内部互耗,被日本利用、让日本渔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8月3日,著名学者许倬云先生在美国去世,享年95岁。许先生的去世引发了中文舆论的广泛关注,许多人表达了哀悼,并对他生前的道德品格与学术成就表达了肯定与赞美。当然,无论许先生生前和身后,也有一些批评和争议。笔者个人对许先生一直是敬佩的,对他的品格与学识是赞誉的。而对于那些对许先生的批评,有些是空穴来风和牵强附会,还有一些确是事实,但瑕不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之所以过去80年了,还要纪念抗日战争,既是因为历史不应因时间推移而淡忘,还是因为1949年后数十年(尤其毛泽东时代和邓小平时代)对抗日战争的遗忘、淡化,对抗战英雄的杀戮、迫害,对侵华受难者的压制、贬损,长期的记忆与纪念空白,巨大的不公与遗憾,而应做的矫正、弥补。且日本几十年坚持纪念和宣传广岛长崎核爆、塑造“受害者”身份,中国更不可遗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者、“731”部队受难者、“慰安妇”、其他抗日战争中被日军杀害和凌虐的中国人,并不是宣扬仇恨、煽动民族主义,而是对历史的记忆、对受难者的缅怀和告慰。而这些纪念不可避免要讲述和展示日军暴行,且日本暴行有许多极为突出、格外恶劣的特别情形,引发的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对当今日本法西斯继承者/右翼分子的痛恨,是正常的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纪念抗日战争,缅怀抗日战争的英雄烈士、纪念日本侵华中被杀害和遭受巨大苦难的中国同胞和国际友人,无论是出于对抗战牺牲者的敬意,还是作为人对先人和逝者起码的责任,本身就是极为必要的、理所应当的。它自身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并不因是否被中共利用而有改变。抗日战争作为中国近现代至今规模最大、受害最深、牺牲和抗争最勇敢、影响最深远的战争和历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江油人民的抗争是勇敢的、伟大的。但应该将对于具体不公正事件的抗争,转变为反抗专制压迫、建立自由民主法治体制的政治抗争。改变根本,各种个案才可能得到公正。对于其他维权抗争也一个道理。中国个人维权抗争的“内卷化”与政治性反抗的必要1当今中国维权抗争的概况和特性(抗争内容、形式、目的、影响)1中国维权活动及维权者之间的“内卷化”4[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质疑和反对纪念抗日战争者的若干理由2对质疑和反对纪念抗日战争的各种理由/借口的批驳3第一,纪念抗日战争,缅怀抗日战争的英雄烈士、纪念日本侵华中被杀害和遭受巨大苦难的中国同胞和国际友人,无论是出于对抗战牺牲者的敬意,还是作为人对先人和逝者起码的责任,本身就是极为必要的、理所应当的。它自身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并不因是否被中共利用而有改变。3[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