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笔记

凡事于信者可能,于望者少难,于爱者较易,于持续操练信望爱三样品格者更为容易。
个人资料
博文
(2025-09-28 09:06:46)
早上上网溜溜,热点话题一溜的在讨论退休,对我们久居国外的人,这个话题真是长盛不衰!国内人退休太早也就少谈。第一个在午餐break时热衷谈这个话题的女同事,离世时不及50岁,那些如何递增财富再递减花掉的计划也就烟消云散。人们并不会按恐惧安排人生,周围人当然都继续工作。或许我是最早选择辞职的,陆续有熟人知道了,隔断时间就会有人急切的要谈谈,似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Kirk的遇刺时刻,是12:23PM(见abcNews时间线)。那么,新约圣经里约翰福音12章23节说的是什么呢:“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所以Dr.BenCarson(著名黑人保守人士)发言时谈到这个时刻,读了接下来的24节:“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这就是殉道者如Charlie失去地上生命的意义,各发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这事件前,我孤陋寡闻并不知道Charlie。读到多伦多大学某教授说他该死时开始关注事件。类似教授的言论印证了一个模糊的理解-如同重新定义了婚姻、性别、自由等一样,现代社会也在悄悄改变对“犯罪”的定义:即定罪不再根据行为了(现在杀人/强奸/侵犯儿童/抢劫/偷盗都不该死),但发言可以该死。看人不看他做了什么,而是看他说了什么。最近多伦多附近一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9-18 14:26:00)

第一次到温哥华旅行,这么美丽的城市,看到许多条街上/桥下都有无房邻居在当众注射,或者互相注射,还是很震惊的,别的城市似乎都是在躺睡,很少大白天在扎针。但同时也看到这个城市的希望,和神的祝福!图一:搭Bus时看到的小餐馆,直接以"约翰福音3:16"命名图二:CityHall站附近人来人往中大声朗读圣经的老人(获得了他的许可拍相)图三:过去两个周日去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最近刚学到unhousedneighbour这个词,homeless的政治正确版。人类在造词方面,确实很智慧,新词人性化,没有歧视的负面色彩,既认可了对方是社区一员,又给予了对方尊严。标题的问题是周围人提的,这种问题讨论起来很容易互不愉快,所以这里也就是喝茶时的随便想想-所以若你顺便读到,请不要感觉被冒犯...源起当然是Trump-他似乎是一切麻烦/问题/堕落/分歧的制造者-竟然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8-10 15:03:09)
上了门戏剧体验课,最后一个作业是由看的五个剧的启发做个project,任何形式。有同学画画,有人做手工,有人烤蛋糕,有的把剧里角色庭审,有人把莎翁剧麦克白换成现代企业环境重写,有人写歌弹吉他......看的剧之一是历史剧YorkCorpusChristiPlays,51个圣经故事从创世纪到最后的审判,每次演要从日出演到半夜(所以离上次演出25年了)。起初我想把其它剧的主角全编进去接受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关于电影本身:图书馆借的,2016年的电影,JenniferGarrner演女主Christy,一位三个女孩的妈妈,父亲是兽医,故事说是德州Beam一家人的真事(基于母亲写的同名书的回忆录)。10岁的二女儿Anna因持续的呕吐和腹痛,医生检查后说没事,折腾后终于诊出abdominalobstruction(肠梗阻),紧急手术后Anna无法进食,用鼻管摄取营养,被推荐去Boston看这个病的儿科医生。因等候预约太久,Chris[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5-04-09 10:13:01)

只知道是部热门剧(众筹神剧,教宗接见),原来电影院也放,好奇就去看了,很久没在电影院看电影,只去电影院看舞台演出的HD回放,除了碰上老人院组团,每次观众都是个位数,这次工作日同场约20个观众简直算人多了。看完,被影片忠实圣经的呈现惊呆了。这是第5季第2部,错过了第1部,看镜头回放是圣经新约马太福音里,耶稣在大殿推倒兑钱币人的桌子,掀卖鸽人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看到有人介绍(BrotherSunSisterMoon),youtube看介绍风景美得惊人,女主角更加美得不像人类,就找来看了,确实悦目,印象里似乎没看过比这更美的电影了,而且1972年的老片子,演员都是正常的反应时代真实的肤色,同时尊重人类的天然视觉需求,男女主角是年轻帅气加美丽组合,外加车马时光皆慢的时代,所以镜头也很慢,让人可以从容饱览各种超凡脱俗的纯净美好画面,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最近周四晚去图书馆的communitywritingprogram,这种program在很多图书馆已经设立了很多期了,主持者一般给个prompt,各自写15分钟,然后轮流读写了啥,其他人给些positive(onlypositve!)评语。在AI写得如此精美的时代,一群写的磕磕绊绊的普通人,这样的两个钟头有什么意义呢?因习惯了用电脑,第一次去时就带上了。坐我右边的是David,他进来的时候,一股强烈的大麻味直冲而入,他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