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领导痴迷花卉,故被取名花痴。
花痴昨天一早外出,和单位同事到郊外retreat几天。组织者没提可以带家属,况且他们的静修区位于印地安人保留区,荒无人烟的,俺不去也罢。
晚上8点花痴突然大老远赶回家,说是看见有人带家属,而且那地方很有特色,当晚要接我过去一起度假。俺心里些许感叹:这爷们没白伺候!
SantaAnaPueblo保留区有着适合人类居住的[
阅读全文]
前天去Costcoshopping,一进店门,花痴就兴奋地嚷着:明天是元宵节和情人节,我给你买一束花去。
我对花不感兴趣,买了花还要插花,挺麻烦的。花痴不理会我的反对,蜜蜂似地飞进花海里。我站在过道上,突然有一种错觉:我是丈夫,正耐心等待妻子选花。
好不容易花痴出来了,怀里捧的不是送给情人的玫瑰,而是一盆他最喜爱的兰花。家里三盆兰花被他养死一盆[
阅读全文]
一直纠结要不要打第三针。看了当地医院的新冠住院病人病情统计表,第二天脚底生风飞到疫苗接种点补了Booster.
疫苗诱导的抗体滴度受自身免疫系统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此外,滴度随时间流逝而逐渐降低,外加病毒的变异,少数人打了疫苗仍然感染并不奇怪;而且他们的感染程度比没打疫苗的轻,因为体内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抗体。
mRNA疫苗有没有长期副作用?[
阅读全文]
扛着行囊飞往外州之前,往朋友圈扔了几张房前屋后的秋景。一位朋友感叹道:当地这么美的秋色,还要舍近求远去外州赏秋,难怪有人说,“旅行无非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这话不无道理。再美的东西看久了都会麻木,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但我旅游的主要兴趣不在风景,而是发生在途中的一个个有趣故事。社区秋景花了5-6个小时千里万里飞到DC赏[
阅读全文]
那还是疫情前的事了。搬进小区的几个月后,邮箱里收到一封聚餐邀请函。我们带上最拿手的菜肴找到这家主人。他们住在我家东面,相隔三户人家。
屋里已经来了很多客人,歺桌上摆满了各家带来的佳肴。我在一张信息纸上填写姓名、门牌号和电话号码,列表上已经有十多家了。我明白主人的意思,大家住在附近,应该相互了解,彼此关照。
我的左邻汤姆风趣幽默,[
阅读全文]
安徽省偏远地区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对新婚夫妇,两人发誓婚后一定要生个儿子。按照当地习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唯儿子才有义务为双亲养老送终。
大姐生出来了,接着是二姐、三姐、四姐。当她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入人世时,并不知道有两双绝望的眼睛盯着她。
为了老有所养,这对乡村夫妇决定继续生。由于无法养活这么多孩子,母亲采用当地人[
阅读全文]
中美高层在阿拉斯加以其说是会谈,不如说是针尖对麦芒的舌战,谴责对方的语气那叫一个“正义凛然,气壮山河。”但依我之见,双方都半斤八两,中美冲突的根源之一是文化差异,换句话说,鸡鸭对话。
记得我刚来美国,对这里的文化一无所知。一天,在顶层楼中心实验室忙活了几小时后,我与白人同事Anny下楼准备回自己的实验室。出了楼口,Anny突然一拍脑[
阅读全文]
2021年元旦的早晨冷冷清清。往年这时候,七、八家朋友热热闹闹杀鸡宰鹅,为聚餐大显厨艺。可是美国今年的新冠病毒没完没了欺负人,我们被堵在家里,蔫头耷脑地独自过年。早歺过后,LG出去跑步,我在家折腾点年味:包饺子。
弟弟发来一组照片,说是长沙新建了一个古街——洋湖水街。跨年夜那天的古街人山人海,街边小摊各种诱人的当地小吃。我又羡慕又嫉[
阅读全文]
今天是平安夜,一早起来,发现同学群里塞满了圣诞卡和视频。其中最暖心的,是一位女生今天早晨的亲身经历。她写道:“今天一大早就感受到节日的喜悦!在McDonald'sdrivethrough买早歺时,意外获得圣诞老人的礼物____前面的顾客居然把我们的单给买了!好感动!咱也把这份惊喜送给了后面的顾客,为他们买了单!2020不一样的圣诞节!Covid-19虽能阻止人们相聚,却阻不断[
阅读全文]
疫情期间某些在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胆子越来越大,从疫情初期的胆颤心惊到如今疫情再度爆发时的泰然处之,其原因有几点:一是在病人堆里穿梭了大半年,他们的新冠检测仍然呈阴性,心理上出现老油条的状态;二是医生对新冠的认识和治疗日臻完善,所有入院病人都服抗凝药,死亡人数和重症人数明显减少,在纽约医院ICU工作的T同学近几个月很少有插管的病人。于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