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在瑞典的日子里-探亲成了自费公派

(2023-09-16 12:48:49) 下一个

在瑞典的日子里-探亲成了自费公派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不但给中美关系破了冰,促发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还带来了中国出国留学的春风。小平同志发话说,”出国留学的脚步要加快,路子要越走越宽。“ 又说“留学生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不过八十年代的出国留学还是以公派为主。出国留学成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心愿和奋斗目标。

1988年春,我收到在瑞典访问学者先生的来信说,他转读一个MD学位了,在外超过一年,你可以来瑞典探亲我了。

经过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我很认命地夹着尾巴做人,更加地与世无争。如我母亲所说,没上到大学就是一座没结顶的宝塔,就是一堆废墟;没有学历,出国的念头我一点也没有。我也很不愿意到领导那里去要求出国探亲,但为了先生,我勉为其难了。

学校外事部W处长听了我的要求后,一句话就回绝了我,”让你先生回家来探亲吧!“我一句话都没说,收回了申请书。

二个月后的五月,我接到先生的电话说,你很快就可以收到瑞典隆德大学的邀请信,一连几遍强调,这是你的权力,你一定要据理力争!准备好的话一句都没说出口,那边电话就挂了。说到电话要离题多说二句。那年头打国际电话简直就是奢侈,论分钟算,记不得多少钱一分钟了,总之,几分钟就能花掉我一个月的工资,我们得先在十几天才能收到,一个月才能一来一回的信里约好打电话的时间,准备好精打细算直奔主题的话语。) 

果然没过多久,我就收到了先生附有瑞典隆德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邀请信的来信。先生在信中说,他的导师Dr.Lundquist很关心我们,觉得我们这么长期的两地分居不可思议,让你来探亲也是Dr.Lundquist提议的,在听说没成功后,Dr.Lundquist问,要如何才能让你太太到瑞典来与你团聚?我告诉他,我们允许外出的人员一定要学习新知识新科技,邀请方有经济资助才行。Dr.Lundquist问清楚了我所做的工作,请他们设备科的科长写的邀请信。邀请信上的确有写提供我每月3500-4000瑞典克朗的资助。1988年瑞典克朗与人民币的兑换率好像是1比1,那时我的工资就几十元而已。

我犹豫了好久,就怕再吃闭门羹,怕羊肉没吃到染一身羊臊气,最后决定先到先生国内的导师,我们的老院长那里请教一下,我跟他有过私下接触,同游过宜兴善卷洞,一位非常慈爱可亲的老头。

CW院长很热情接待了我,他说你当然可以去啊!没有学历没关系的,你不是去拿学位,你就是去参观学习,能学多少是多少。英语呢,你最好一般的生活用语要会,方便自己,其余的你先生都可以帮助你的。

我鼓足勇气,再次为探亲去了学校外事处,向W处长递交了瑞典的邀请信。不管结局如何,也算给先生有个交代吧。

意想不到的是事情出乎意料地顺利,一两个星期后我就被叫到外事处去一趟。W处长接待了我。他说你的出国申请我向院长和书记都汇报了,好消息!你的申请被批准了!作为自费公派人员出国访问半年。国家有规定自费公派生,对方单位如是学校帮助找的,对方的经济资助三,七开,你因为是自己找的单位,可以二,八开,就是说我拿大头80%。自费公派是没有服装费的,你自己准备吧,护照和签证部里给你办。(我所在的医院学隶属二机部-在北京)你从北京机场出发。

写这段经历时,我梳理头绪,想不出我的机票是谁买的?先生说肯定是他买的,但也记不清怎么买的,怎么送到我手里的。那时没有电子机票,我一点也没有印象有收到他寄来的飞机票。不管怎样,我出国探亲的事是确定了,揪头发有感觉-痛。

大事没有一撇的事我不敢声张的,怕节外生枝,夜长梦多。那时已经有听闻,有人从出国的飞机上被揪下来,取消出国资格。

事情进展很快,科长H先生找我拟定了出国访问意向书,上面要填写学习方向和具体项目,记得我们认真讨论后写了与我所从事的工作相关的仪器设备电脑管理和进口仪器设备引进的项目调研。外事部还带我到市有关方面做了具有法律效果的经济资助二八开的公证书。

出国探亲的喜悦被这意向书,公证书带来的重担,压力冲得烟消云散。(待续) 

经过三个多月的高热和干旱,休士顿总算有雨凉快了下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2)
评论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幺六六' 的评论 : 谢谢六六来看帖分享。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向世界敞开了大门,改变了人的思想,让国人有机会走出国门看世界,是造福人民的大好事。
老幺六六 回复 悄悄话 好事多磨啊。小荷的回忆让我回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岁月,既振奋人心,又有许多令人尴尬的窘况。好文。继续读……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非常期待水星兄的出国回忆篇,能让人一夜急白头的事,一定非同小可。期待!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華西車城' 的评论 : 车城兄,抱歉回复晚了。我是苏医。不过那时就是这样的政策。三七变二八真的算是开恩了。呵呵。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可可,很抱歉我迟复为歉了。你说的没错,我们就是从那个不人道的时代走过来的。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那时我有好几个同事都是夫妇两地分居,一年的探亲假只14天。现在想来真的不可思议。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好故事,学校把三七开变成二八开,好像还挺仁慈的,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是匪夷所思。我也想写一篇回忆录了,我出国的前一天,因为这些事儿头发一下变白了。
華西車城 回复 悄悄话 荷姐的什麼學校,膽子真大,敢二八開,瑞典要知道,就????會讓他們當搖錢樹了,你們學校真壞,貪了錢還要你感激它。
可能成功的P 回复 悄悄话 你先生当年的导师真是好人啊!那时候中国好多两地分居的,现在想想,多么不可思议,多么不人道!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丹哥' 的评论 : 谢谢丹哥忙里偷闲来看贴关注支持。丹哥慢慢忙!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鹿葱好!你提到陪读,我先生当年怎么就没想到陪读呢?就想让我和儿子出去探亲看看不同的世界。不知道陪读的手续和要求是怎样的?鹿葱1986年,那你先生肯定是精英杰出人物,记得有报道说第一批才52人。鹿葱新周快乐!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omo_sharon' 的评论 : 墨墨,,你好!谢谢你来看帖分享!改革开放初期,出国的确不容易的。去日本也是一样的。墨墨新周快乐!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谢谢麦子妹周末来看帖分享支持。我先生瑞典的导师真的很不错,我下面还会讲到他的故事。外国人不明白夫妻分居怎么可以这么久?他们不知道那时不要说出国了,在国内分居两地的,一年也只有14天探亲假。中西差别在人权上的差异这里可见一斑。那三七开,是因为当时自费留学生的接收单位大都是学校通过关系找的,所以有了资助,分一瓢羹,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麦子妹新周快乐!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评论 : 谢谢蘑菇周末来看帖分享。我出国的顺利,至今想来都觉得不可思议。我们办儿子出国也被卡了好几年。呵呵!期待蘑菇分享山儿婚礼的更多精彩!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亦缘' 的评论 : 谢谢亦缘周末来看帖分享。亦缘分析得很对,我是很幸运的,没有这些人的帮助,我是挪不动窝的、我先生只是众多想出国见世面的学者之一,没有特别好的狄梵,随大流而已。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妹忙里偷闲来看帖分享。我的出国是被动的,跟那些有志有识之士出国不是一回事。菲儿妹新周快乐!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谢谢王妃周末来看帖分享。那时真的如此,我自己的儿子都到不得不说的时候告诉的,就怕夜长梦多,让孩子分心学习。王妃保重!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谢谢沈香妹周末来看帖鼓励分享支持。那时办出国探亲真的不容易的,他们就怕出国的人不回来。呵呵。二八,三七是对自费出国留学的一个规定。据说高校出国的还要先交还大学培养费呢(那时大学不要学费的)呵呵。都是历史了。沈香妹新周快乐!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唐西' 的评论 : 欢迎新朋友!瑞典黄蓉!哈哈哈!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谢谢采心周末来看帖分享。八十年代公派出去的的确大多数是精英优秀人物,可我不是。我是阴差阳错混迹期间的。我也期盼采心的老留系列续集!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弄弄周末好!谢谢来看帖分享。那时出国真的不容易,很多花头,我算是很运气的人了。我那时也听说送礼要送到大使馆之类的。可我绝对不会这么做的,我怕戴行贿腐蚀拉拢干部的帽子。呵呵。
丹哥 回复 悄悄话 这个系列好,喜欢读!
先露个头强烈点赞!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1988年啊!出去陪读还这么难!这是是什么单位啊!还要分钱,这吃相太难看了吧?我是1986年去瑞典陪读的,感谢当年大学的领导没有为难我。
momo_sharon 回复 悄悄话 以前出国真不容易,听荷姐讲那过去的故事。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两篇一起读了,站在后排听荷姐姐开讲出国故事。姐夫的瑞典导师真不错,当年国内出去真是不容易,学校居然要从中卡下瑞典方面给你的经济资助,这可真是第一次知道。荷姐姐好人有好报,只是好事多磨,等你讲述之后的抓马。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荷姐那么早出国、并且那么快能批下来,可真是算很幸运的。我认识的一位90年代初出去的,访问学者出去拿到奖学金读博,为把他新婚的太太办出去折腾了三年,因为单位卡他,那些人真是很坏的。最后的粉色花花好漂亮
亦缘 回复 悄悄话 荷姐先生的瑞典的导师和国内的导师都很不错,一个搞定外国邀请,一个搞定国内放人。荷姐先生应该很优秀,也会做人,深得导师赏识。
我去欧洲玩过三趟,很喜欢欧洲。特别羡慕去欧洲留学的人,能够沉浸式地体验欧洲。等荷姐娓娓道来。。。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1

哈哈哈,同意采心。荷姐出国得真早,不容易啊,最终终于荷先生团聚了,喜欢看这样的真实分享!期待续!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你说的那种屏住呼吸的不安等待非常典型,我们那时候想到要出国都是这样的,生怕节外生枝。
歲月沈香 回复 悄悄话 那个时候出国探亲的手续这么麻烦呀,姐姐很幸运,还算顺利被批了。真不知道还有什么三七开、二八开的,姐姐这个系列写得非常好,语言真诚朴实,也不失幽默,“ 揪头发有感觉-痛。”:)谢谢姐姐好文分享!祝姐姐周末愉快!期待下一篇…
唐西 回复 悄悄话 精彩博文,瑞典金庸?
悉采心 回复 悄悄话
太好了,荷姐,喜欢看您的润经历!不过那时候能被公派出国的可都是牛人,不像现在的孩子们,整个语言学校过来的人如过江之鲫。。。

没看够,期待下集啊!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姐姐那么早出去,那时候可不容易了,领导脑子跟进水了是的,怎么让你难受怎么来,除非他跟你关系好。我的护照就是特别难拿到,得先找国外的关系給开邀请函,才能办护照,办的时候也层层阻挠,得送礼,堵住他的嘴。咱那真是人间烟火太冲的地方,各个心怀鬼胎:)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我爱栀子花' 的评论 : 栀子花好!谢谢周末来看帖加评分享。
美国一年给$3万。国内的大学收费?2万,这么说要给经济资助金的三分之二?那是够厉害的,就是二年给2万是三分之一,那跟我们学校说的学校帮忙找的接受单位经济资助三七开差不多。后面说要加2万是违约的做法。现在都变成历史了,不说也罢。栀子花周日快乐!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y56' 的评论 : 闻香好!谢谢周末来看帖加评分享。三十多年前打个国际长途真的很可怜。关键就是兜里没钱,呵呵。我们在瑞典没有拿身份,也没申请拿身份。闻香周日愉快!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owwoman' 的评论 : 欢迎新朋友!感谢来串门看帖关注。我会努力写下去的。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琴音悦然16' 的评论 : 谢谢琴音周末来看帖加评分享。回忆三十五年前的事,感觉真的是换了人间,许多事,现在的年轻人都听不懂,或不相信了。现在出国,只要你想,没有走不成的。琴音后花园秋天的喜悦多多,美不胜收。琴音花仙子!
我爱栀子花 回复 悄悄话 我们到美国也是访问学者,美国一年给$3万。国内的大学收费?2万,说好了2年2万,但等我们2年后要办辞职,学校说要再叫2万。我们说当时说好一共2万2年的。他们也就算了,不要了。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林向田' 的评论 : 谢谢向田兄周末来看帖留言分享!记得那时瑞典克朗y与人民币的兑换率差不多一比一。不过瑞典的消费水平高,租一个studio睡房和客厅连一起的就要1000克朗。曾算过换成美元4000克朗差不多800美元。这份钱比当年的公派访问人员高一倍,是一般瑞典人的一半月收入。
yy56 回复 悄悄话 我们比你出国晚,但是电话费的昂贵,我也是记忆犹新。

记得我朋友说在瑞典拿身份很难,你先生真够优秀的。
cowwoman 回复 悄悄话 好看,继续呀!
琴音悦然16 回复 悄悄话 荷姐的故事写得引人入胜,一波三折,好事多磨,总算顺利和先生团聚!"不管怎样,我出国探亲的事是确定了,揪头发有感觉-痛"。粉雨兰好漂亮。下雨了,花儿开心了。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每月3500-4000瑞典克朗的资助”- 三个月就成了万元户(当年成万元户的人不到万分之一)。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ladys' 的评论 : 欢迎新朋友!是的,就是要交20%的钱给学校。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梧桐之丘' 的评论 : 跟梧桐兄想得一样,这3500-4000只是纸上谈兵,到时我拿不到,这边又公证,信以为真的,那时兜里没钱,真的是一点胆气都没有。呵呵。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梧桐之丘' 的评论 : 谢谢恶痛兄周末来串门看帖分享。我记不清国际长途打到瑞典多少钱一分钟了,好像16元呢。那时真的好可怜,我还没打电话,就拟草稿,跟发电报似的,不敢多一个字。呵呵!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山松' 的评论 :谢谢松松妹妹周末来串门看帖。真的听说同意我出国真的是喜忧参半,就被那20%吓的。那时800元人民币,差不多我一年的工资呢。松松妹周末快乐!
canh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雅佳园' 的评论 : 雅佳妈妈,给你上福建肉桂正岩茶,大美食哲学家说这是正宗乌龙茶,我觉得它口感很醇。你还没去机场啊?祝你旅途平安愉快!
gladys 回复 悄悄话 二八开是什么意思?难道瑞典大学的资助,只能80%用在你身上,中国单位还收20%?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这个二八开太吓人。因为对方也只是开个证明而已,哪里有真钞票。听着挺玄乎,耐心等荷姐再续吧。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80年代末美国往中国打电话好像是$3/分钟,外汇$1=¥8.3
南山松 回复 悄悄话 可以和先生团聚了,真是好事,但这个公证书又让人有压力了。
荷姐开始写当年出国的故事了,真好!
雅佳园 回复 悄悄话 沙发! 出国前的种种写得非常到位,也拉开了我的记忆…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