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三城记事

在加拿大已经十几年了。从多伦多到卡尔加里再到温哥华,一路走来,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知、所信、所说、所做,都愿与你分享。
正文

加拿大三城记事. 第十八章(102)

(2011-11-10 07:34:01) 下一个

加拿大三城记事--温哥华篇

第十八章 开店轶事

102

    工作和生活在加拿大,从社会大环境来说,应该是享有一种和平、和谐和有尊严的生活。客观地说,在这里没有种族歧视,即使有的话,人们也会将其视为一种可耻的行为。对于我们来说,由于不能够用英语与别人正常交流,所以如果有种族歧视存在的话,会首先感受到。而我们实际感受到的往往是,别人会给予更多的关照,因为我们在语言方面是弱者。而一个人的弱势就是其他人帮助他的理由。各级政府的政策都是要关心、照顾低收入的族群,包括税收政策、医疗保险的政策、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等等。简而言之,政府的大政方针是一种“劫富济贫”的政策,使得社会的贫富差距不会成为失去社会和谐的社会问题。

        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在加拿大可以享受一种宁静的生活。购买食品时无需担心有毒食品问题,绝对不会有地沟油、毒大米、毒奶粉和假鸡蛋之类的东西。而购买非食品类商品的时候,凡是见到价廉物美的东西,就放心购买好了,一般而言那往往就是中国货。而商家的“顾客退货无需理由”的规定,使得你买了使你后悔的东西后,还可以有办法补救。而自来水的清洁也是有保障的,所以政府号召居民直接饮用自来水而不提倡喝瓶装水。这一点就推翻了我们有关“喝生水会拉肚子”的常识。这里的人们相互之间也是彬彬有礼,我经常在大商店看到两个人都在向对方说“对不起”的情形,那往往是因为彼此碰了一下。彼此碰了一下,不是什么大的是非,如果一个人说:“你没有长眼啊?”另一个人即使有过失,恐怕也会回敬一句:“你才没长眼呢!”于是两个人就干起来了。而在这里,不管是谁的过失,两个人同时说:“对不起!”一个小小的冲突就被化解了。

        由于我经常出去进货,哪一家商店价格便宜就去哪一家,哪一家在促销就去哪一家,所以跑的商店比较多。在 4 年多的时间里,我从来没有遇到过有人在商店里吵架,但有一次例外,令人十分遗憾的是,那是两个中国女士在吵架,而且使用的是标准国语。这使得我站在那里,感到很没有面子。想去劝一劝架,但却没有鼓起勇气。听了听,但没有听出什么名堂来 , 总之是因为小事情。不过,这件事倒是令我想起了一件我所做过的、事后我感到十分后悔的往事。

        在卑诗省还没有实行合并销售税的时候,我们在进货时所付出的联邦税可以用来冲销所收的税,但是所付出的省税是不能冲销的,按规定是商家不收我们的省税。那天我去一家大超市进货的时候,买了很多电池,在付款的时候我出示我的营业执照,要求免省税。以前有几次是收银员请示经理,然后就免了。这次经理迟迟不来,而来了之后又不同意给免。所以使我的火儿一下子就上来了,我冲他喊了一句:“你浪费了我的时间!”只喊了这么一句,因为那时临近圣诞节了,超市内人很多,人们一下子就看了过来。

         那位经理倒是很有涵养,他没有和我吵,只是打电话叫保安。而此时我就已经对我所做的感到后悔了,虽然自己有理但也不应该放肆。所以我就对他说“对不起”,而他则是把我的购物车推到了一边,并给了我一个一元的硬币(购物车里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只有走了。但是,这家超市的电池是名牌的,又是很优惠的价格,也没有数量限制,即使不给予免省税的待遇也很合算,所以我先去别的商店逛了一会儿,后来又去那家超市买了足够多的电池。

        为了我所做的这件事,我一直都在后悔和自责。我不能一方面很喜欢加拿大这种与人为善、宁静和谐的社会氛围,但另一方面,自己所做的事情又去破坏这种氛围。我不能一方面从人们的友好和善待别人的风尚中得到愉悦的心情,但另一方面,自己所做的又表现出对人不友好和不能够善待别人。“友好和善待别人”应该是具有“传染性”的,别人对你的友好态度会使你对另外的人友好,受到善待的人更容易去善待他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