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颜酒坊

我欣喜地看着万家灯火,知道自己回到了人间。
个人资料
正文

胡思乱想道德、《羊的门》和企业文化

(2011-08-07 00:38:41) 下一个

 

原创坛最近热闹啊,从一巴掌到“标杆”,从小静到医生的“私奔”,绕来绕去都要上升到“道德”的高度。这让我越来越疑惑:我们现在有标准吗?道德是什么?我们到底崇尚什么、唾弃什么? 

因为,我看到

精忠报国的年代过去了;

贞洁烈女的年代过去了;

黄继光邱少云的年代过去了;

雷锋的年代过去了;

张海迪的年底过去了;

李素丽的年代过去了;

现在谁是精神领袖? 

而现实中大家崇拜的各种偶像,却缺乏可以讴歌的品质;而那些真正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却没有得到讴歌— 

那个本能跑过去接住掉下楼的小孩的最美妈妈,有多少人不需要网上查询可以立刻说出她的名字?

那个捡一辈子破烂去资助大学生的老人,有多少人会把他作为自己人生的榜样?有几个人说得出他的名字?

中国有特里莎修女吗,当慈善事业已经被大款利用得变了味道?

随便翻翻任何一个网页,每天占据着头条的社会人士,桑兰、郭美美、张柏芝、李宇春、李嘉欣。。。哪一个有资格成为我们的精神领袖? 

不要奇怪我们现在对一些社会现象发生激烈的争论,什么那个一巴掌是为了爱护家人还是爱护钱;什么小静离开郑卫是不是攀高枝;什么中国那个搞基金的私奔故事和美国那个德高望重的医生的私奔是不是道德。其实,我一直强调的,就是道德是一个因时间空间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东西。如果要让这个社会有标准的道德观,而这个社会的领袖就必须要实施一系列的精神文明建设。 

而这种精神文明建设,如果在一个民主社会里,完全可以被认为是“洗脑”,又将遭到新一轮的批判。因为,民主的基础就是法制。

说到精神文明建设,我回想起我看过的一本好书《羊的门》。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叫呼天成的村支书,用四十年的时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子呼家堡建设成一个“共产主义”的富裕村,并建立一个以呼家堡为中心的,从地方到省里甚至延伸到中央的巨大关系网。他没有资源,靠的是什么?就是“精神力量”。本书最精彩的一段,就是他刚上任时,面对一个人心涣散、物资匮乏的村子,怎么办?不要单纯地责备穷困的群众,当家里一群老小等着往嘴里填粮食时,很难阻止那些伸向属于“全民”的公家的土地的手。一个包谷、一把稻米,就能让这些嘴里肚子里舒服一会儿,都是人啊。每个人都损公肥私,怎么抓?呼天成的方法是用精神惩罚提升精神追求。他跟村里一个老混混达成协议,用一个美丽的女人,换取老混混的“脸”。从此以后,老混混故意偷东西,而每次都被当典型批判,让村民用一口唾沫和一声鄙夷的“贼!”字,阻吓村民继续当贼的贼心。 

就这样,老混混丢了脸,村民们追求了“高尚”,而呼天成失去了真爱。在以后若干年的精神较量里,呼天成一次次战胜自己作为人的本能,却端正了村子的歪风。放在今天的社会里,老混混完全可以反过来告呼天成,因为这是民主社会的基本人权。可是,在那个年代,如果没有这样的精神较量而顾及“人权”,不如大家继续“等贱”、“均贫”好了。

 说了一个反面例子,就是《羊的门》中以精神惩罚反面典型的方法建立精神文明的方法,再说一个正面的例子。 

我们知道,在西方的大企业里打工,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搞清楚这个企业的“policies”。这些规则包括用人、休假、培训、反歧视等等等等,估计几天都看不完,但在中国的企业里,很多是含糊的。正是因为这些含糊,给了大家拍马走捷径的机会,也给了一些高明的领导用精神文明引导企业的选择。 

在这个我认为是正面形象的企业里,每年一度的优秀员工表彰会上,有一条长长的红地毯穿过观众席。当他/她的名字被唤起时,要在那震耳欲聋的掌声中,穿过红地毯两边的欢呼人群,走很长很长,直到地毯的那一头,公司的几位领导微笑地等待着,象欢迎航天飞行员一样热烈欢迎他/她。这样的荣誉,这样的欢呼,我想一个人一生中不会经历几次,尤其是长期埋头工作的普通人。这是竖立一个“标杆”、一个“典型”,一个给普通一线工作人员的精神力量。我常常幻想这个场景,希望自己就是那个红地毯上的人。不要对我说什么“东方式洗脑”,这种精神上的东西,本来就是我们的追求,高过西方企业里那一是一二是二的policy 

总结一下我的胡思乱想,其实,我们现在缺乏精神领袖,没有一个适合新形势的道德准则。即使领导层提出过,但也没有得到贯彻。我们面临的问题,正是长期对的精神惩罚不力,对的精神奖励不力,造成现在很多人精神上失去方向的结果。不要单纯地去谴责一些小人物,其实我们都是受害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Rty456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好!
sweetbaobao 回复 悄悄话 严重同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