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论

生活中有很多灰色地带,但自己心中要黑白分明。
正文

乡音和母语

(2010-08-22 23:31:52) 下一个

       回国后一般有那么一个星期的时间在语言上小心谨慎。我的父老乡亲们没有懂英语的,所以我不能在和他们说话时穿插洋文。 再说我最不喜欢英文中文夹杂着说,曾经笑称此类人为“假洋鬼子”。

       大约几天到一周的样子满口的家乡话就很顺溜了。 在老家就是老家土话,在成都就是成都话。有时都有点时空错位的感觉。

       每年回家都有人在我父母面前称赞我乡音未改。他们常常感叹:有些人离家50里,回来后说话就“僻腔口”, 意即带外地口音。我有时很不明白为什么有人那么容易忘掉乡音,是因为他们的适应能力太强啦还是太弱了?

       有时候心理小小地矛盾一下子:出来混了这么久,没有什么语言是说的字正腔圆的。首先是普通话,四川人说普通话怎么都有椒盐味道,在加上小时候学拼音时同样不懂普通话的老师的误导,后鼻音和卷舌音怎么也说不好。 再次是英语,不是母语而且出国时已有一定年纪,再怎么努力都还是有口音。 连两岁的女儿都比我说的好。

       那四川话应该没问题吧?很久不说,突然朋友或老乡打来电话, 虽然立即意识到不需要洋文, 但普通话却是第一选择。有时已经说了一会儿后才回过神来:两个四川老乡在这儿抄椒盐普通话干什么?马上改用四川话,却不是想象的那样顺口了。唉。。。。。。

       那一年回国,和儿时玩伴见面。 他已经从曾经的文学青年变成了有名的记者和编辑。他的朋友们不是诗人就是小说家。和他们的交往让我重拾对文学的爱好。很想像大学时写日记一样能不时地将自己的感受用中文写出来。 为此首先学会了拼音中文输入法,然后开始用中文和国内的朋友在电子邮件上联系。自己也试着用中文写点短文,还翻译了一本小书。

       真正的开始是有了小女儿以后。为了教她学中文,讲普通话,我也开始从头学起,不断地纠正自己的发音,并从拼音输入上区分哪些是后鼻音,哪些是卷舌音。 至于音调,只有向朋友请教。等女儿开始看中文电视的时候我也可以跟着电视学。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女儿不但会纠正我的英文,也会纠正我的普通话发音。

       值得高兴的是现在国内从幼儿园开始普及普通话,我10岁的侄子就说的很好。今年要回国,女儿正是牙牙学语的时候,我辛辛苦苦地教的普通话到时候怎能经得起四川话的挑战?虽然我早告诉家人开始学说普通话,但到时候肯定是五味俱全。

2010822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