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内视的人生:接受施舍的勇气

(2010-07-07 01:50:35) 下一个
为人的四个阶段:

1。 卖报的夫妻
小的时候住在爷爷奶奶的家里,胡同的口上远远的有一个报摊,就是有一个塑料棚子的那种报摊,一对大概是中年的夫妇整日守在那里。想来收入无多,衣衫并不华丽。一次外面下着雨,母亲回家晚饭的时候说今日下雨,那个报摊的生意很差,可是她走过的时候,却看到那两个卖报的夫妇独自躲在棚子里面,相互握着手,四目相交,微笑着看着对方。母亲说她突然很感动那个场景。爷爷听了就说:以后多在那个报摊上买报纸吧。我于是也就常去看那个报摊,摊主很小心卑微的样子,别人买了东西都会说谢谢。有的时候,他的妻子就坐在那个棚子里面看他,脸上静静的笑笑的。

2。名牌大学的人
在上学的时候,有一个从国内名牌大学来的人,可能原来是教授吧,在实验室里面当技术员。看来生活很郁闷,虽然大家公认他的试验技术是最好的。常常说来美国就是为了孩子,原来在国内的那个大学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出名。最大的特点是不接受任何人的怀疑。如果有人对他出的结果提出疑问,他就会非常的情绪化。平时出去吃饭聚会的时候也是只能听他讲以前如何之好,现在如何能干,总之是没有缺点的。

3。医生夫妇
一对夫妇,现在美国当医生,生活很是不错的。一双儿女尚小可是已经早早的送到Montessori了。 夫妇两人都是性格开朗的人,家里常常有聚会,各色人等之间,夫妇巧笑妙语,时不常拿自己以前的“糗”事开开玩笑,宾主尽欢。上次开party的时候,说到回国的观感,言国内的人真的很有钱,自己高中的同学夫妇两个都开B7了,而且已经是大型国企的核心部门主管。“不过”,太太笑笑说,“那个是咱们不能比的,他们是近水楼台呀。”太太还说道BMW是在国内开厂生产的,里面的配置和国外的要差很多的。于是众人释然的笑着点头。

4。一个认识的家伙
一个长的很气派的家伙,一个满有名的家伙,一个性格随意而开朗的家伙。聊天的时候说到做人的几个阶段,“人有几个坎儿”,他说:“开始的时候,你没有成就,没有可以自持的东西,接受别人的同情是顺理成章的;

然后你有了一点的成就,可是不大,不多。心里可能非常敏感于别人对你的看法,生怕别人看不起;

然后你有了成就,有了自信,可以拿自己开玩笑了,可是,你的心理上还会经常找出理由来贬低他人的成就的,而且不能容忍别人对你的施舍,这个坎儿最难过。说到底,接受别人的施舍对于很多人来说是要有一点勇气的。”

老子曾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welcome disgrace as a pleasant surprise。我问他,那你现在过了这个坎儿了吗?

“还没有”,他回答,脸上静静的笑笑的。

糟糕,又睡晚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专职抬扛 回复 悄悄话 回复nightrose的评论:

很多的中国人是不相信“信赖”的。不好说,不可说。呵呵。
nightrose 回复 悄悄话 从某种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在接受别人的施舍,并依赖别人的信任和恩惠生存。医生依赖病人,教授依赖学生,主管依赖下属,作者依赖读者总统依赖选民。若是没有了后者的施舍和惠顾,前者的地位和职业也就荡然无存。所以也没有必要自视清高,受不了打击。多看看刻薄的媒体对现任政府和总统怎样指手划脚,吹毛求疵,就知道没有人是Above it all的
人在孤城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好,受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