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 骨 铁 心

把爱留在未来的生命里 , 冻僵的筋骨 , 铁了心还是要救你出地狱 . 在凛冽的北风中,温顺可爱的狗,变成了凶恶的狼,
个人资料
正文

蜀汉政权的出路在哪里?

(2010-07-17 21:04:32) 下一个
蜀汉政权的出路在哪里?
=====================

不管怎样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诸葛亮的褒扬,
还是推卸不了这样一是历史事实,丞相对蜀国的衰落
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效高祖之法,行曹瞒之政,独断朝纲,
穷兵黩武,最后导致蜀汉政权人才匮乏,财力耗尽。
隆中对之策,后期已经时过景迁,而军国主义的
‘扶汉灭曹’已经脱离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蜀国先灭,不是偶然的,也绝非“天不助汉,而助曹”,
说到底,是诸葛亮背上的沉重政治包袱:‘匡扶汉室’,
把它来作为蜀汉政权存在的合法性,不能顺应潮流,
执政为民,也就是不能“与时俱进”的结果。

蜀汉政权的出路问题,我们重新翻开历史,仍然能发现很多
今天现实问题。

1。“孔明得其主,不得其时。”,就是指在一个贵族的封建王朝
已经丧失了存在的基础时,并逐步让位于士族阶层的新社会秩序时候,
这是时代的进步要求,虽然中间夹杂了战乱和分裂,但是任何
靠倒退复辟的办法来重建社会稳定秩序的方法都是倒行逆施,所以,
刘备的扶汉建国思想,是落后的,有先天的不足,它忽略了
“汉不可扶,如大厦之将倾”,这个不可逆转的时代要求。

2。“天不助汉,惟助曹”,这是诸葛亮怨天由人的无奈感叹。
其实反映了在狭窄的川蜀地带,靠一个空洞的政治口号,
严厉的法律制度,军国主义的方式,靠战争来削弱敌对国
的发展,是不可能长久的。
同时,脱离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人才匮乏在
川蜀地区就非常明显,而独揽大权的军事化行政管理,更加剧
了蜀汉人才队伍的建设落后,最后导致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3。“蜀天有洞”,并非天府之国。这是诸葛亮自己已经知道的,
要成霸业,是不能偏安的。但是出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深受农业文明
文化熏陶的诸葛孔明,是不可能在那个时候找到蜀汉政权的出路的。

其实,新的政权在新的地区建立,一定要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
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然后再寻找新的发展方向。而当时的
蜀汉政权,向北发展就意味着对曹魏的北伐战争,历史证明是失败的。
向东发展就意味着对东吴的联盟破裂,彝林之败,心有余悸,也是行不通的。
而向西发展,向南发展就是必然的。

可惜,南征完后,诸葛亮只是简单地平定就结束了,而没有把蜀汉的
经济文化势力拓展到更远的地方,蜀汉的生存空间还是局限在狭窄的
川中川东地区。

向西的开发,就更不用说了,根本没有做多少工作。
马超基本上没有多少事迹了。
其实,这时候蜀汉的发展和生存机会是非常大的,
通西域,发展畜牧业,发展林业,甚至简单的手工加工业,
重开丝绸之路,把盛唐的西部贸易提前几百年。
转变传统的蜀汉农业耕作方式到畜牧林业综合发展的经济,
同时把诸侯的分封制度,以及军事的屯田制,用更加开明的
土地制度,“国有民耕”,也就是今天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度”。

蜀汉政权的出路在哪里?
不在北方,也不在东边,在蜀汉自己的脚下,在黎民百姓的衣食住行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