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瓷器鉴赏--龙纹

(2010-02-16 16:58:50) 下一个
抄了断书,累死了。上一些坛坛罐罐,反正是玩物丧志。女士们都去研究旗袍了。男士们来研究一下瓷器。我这是纸上谈兵,有找人鉴定的请绕道。


龙纹瓷器上最常见的纹饰, 龙是中国远古时代氏族的图腾,后成为皇权的象征。皇帝以真龙天子自居, 所用器具上充满了龙纹, 而民间禁止使用。传说龙是四灵之一,能上天入海,翻云覆雨,常与祥云、波涛组成龙云纹和龙涛纹。 龙还喜欢宝珠,所以有二龙戏珠,龙赶珠等图案。瓷器上的龙纹可分为三个时期:

战国到五代为早期,唐以前多采取堆贴,捏塑,合范等手法制作立体形象的龙。装饰在物器的流把,提梁和颈肩等部位。五代开始出现剖花的平面龙形象。龙头有角无须,上颚唇部微微凸起, 龙爪一般为三爪。

宋元为中期,采用刻花,印花, 剪纸贴花,堆塑和彩绘等手法, 龙作蛇身,头有双角,始有双须, 多见三爪和四爪龙。磁州窑的白地黑花龙,张牙舞爪,威武凶猛。元代的龙,多为小头细颈, 多呈飞天状, 矫健有力。

明清为晚期,装饰手法主要有,彩绘,刻划花,印花等。龙头有角,有须, 鬃发齐全。 官窑多家五爪龙。而明清各个朝代的龙也各具特色。时代特征明显。可以作为断代依据。明初的龙威武豪放有气势,唇上翻, 发上飘, 爪有力。或云纹生动。明中期的龙柔美秀气,上唇有两短须,眼多做比目鱼状,嘴闭合。五爪呈轮形有游动感。以成化,弘治为代表。明晚期的龙挺奋进之余威,显苍老之衰态。龙嘴多张开, 毛发后飘。爪也摆脱轮形,鳞到万历时简化为锯齿形。到明末期的龙更是老态龙钟, 长发下飘,瘦弱驴脸,毫无生气。

清初顺治的龙, 犹如重振生气,双眼圆睁,怒发前冲, 在龙涛纹中多一龙三现。大有统天之海之势。康熙的龙威武雄壮, 就像武士出场。 雍正的像银龙盘舞, 曲线优美。乾隆的龙鬃发, 须,角齐全。鱼鳞,爪似鸡爪, 显威武而力量不足。由盛转衰。嘉庆、道光以后, 龙纹或瘦弱无力,或肥胖懒散。一对龙须长而发卷,龙鳞始见斜网格点点状。尾巴或秃, 或呈扫把状。光绪,民国仿前朝的龙更是带板无力, 双眼无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