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闭儿“刻板”行为的“破”与“立”

(2008-11-04 18:46:55) 下一个
与以琳网binfeng2000讨论自闭儿“刻板”行为的对话如下:

binfeng2000

"我想给他们讲这些,对闻森有额外的好处,一是他的"盲从",因为在几乎所有的"社会活动"中,他没有发起活动的能力和兴趣,所以他都是跟在别人后面的,让他知道不能盲从至少得问问人家在干什么,应该是对他有益的;第二是"一心两用(multiple-task)"的能力,因为原来他只要看着路就好了,现在要求他一面看路,一面找标志.我一直觉得对闻森来说,能同时正确无误地同时做两样或更多的事情,这对他来讲是个困难,因为他好象负荷状态下,只能是一个时间做一个事情,多了一项任务的话,常常可能让他手忙脚乱甚至急了发脾气,当然对他要求"一心不两用"是帮助他能集中精力的基本的方针,但是在这里让他练练" 既顾脚也顾头"绝对不会是坏事.

老婆累得走不动了,连威胁带求饶让息一下,我们坐在路边吃自己带来的水果,把垃圾袋也拿出来放垃圾,美国人的环保意识是很自觉的,即使是这山路上,也看不见一点垃圾.闻森吃的是香蕉,我吃的是"新疆香梨",吃完后我看着地上的垃圾袋,突然想要是我把手中的梨核扔在地上而不扔在垃圾袋里,估计闻森会第一个跳出来制止我这种"不守规矩"的行为.果然我把梨核往地上一扔,闻森立即瞪起眼,指着垃圾袋大叫一声:"爸爸!",我心里一乐,想你小子上了我的当了,我说象这样的梨核,还有你手上的香蕉皮,如果你在家里的话,那它们就是垃圾了,因为没人能吃它们了,但是这是山里,你不能吃了,但是其它的生物象蚂蚁,昆虫等还能接着吃你剩下的,等它们也吃完了,剩下的还能变成了泥土,还可以养草养树,所以这些"有机垃圾"在这里就不是垃圾了,而是对自然有用的东西了,我们可以把它们留下来物尽其用,但是象妹妹吃的巧克力的包装纸,那是塑料的,留下来没有任何生物可以消化,这就是垃圾了,我们得带走.


闻森听了解释也就明白了,等他也吃完后,也把香蕉皮远远地抛进了草丛里去.对他来讲,其实要树立起规矩来,到是比较容易的了,难的却是在树立了规矩后,如何能让他能接受规矩外的特例,能让他审时度势地判断,能让他"有破有立","不随处扔垃圾",这是一条规矩,这是大家都应该遵守的规矩,但是对闻森来说,却容易把" 规矩"变成了"刻板",而能够让他避免走到死胡同的办法,就是让他学会理智地分析问题."

冯版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我家小P也是不能同时做两件事。以前老被姐姐以为“deaf”了。至今当他正在做什么,要引起他的注意还得大声叫他或拍他才行。这是他脑子结构的问题:不能同时处理很多信息啊。我也很烦恼怎样来训练他可以“一心二用”。

“规矩变刻板”也是他们的特征,小P都闹出很多笑话来。最近姐姐偷偷跟我说一个秘密:“小P很怪!上次我不小心闯进bathroom去洗手。看见他的大便很硬,第一次擦的卫生纸上根本就没有大便,可他还是连续擦了三次。我问他为什么‘没有大便,还要擦那么多次?’小P说是妈妈叫我每次都要擦三次的。”原来,我在他四岁时训练他如何擦,为了让他擦得干净,告诉过他要擦三次,当时,忘了告诉他如果大便比较硬的话,可能不需要三次。结果,他就牢记此规则,雷打不动。不会应机而变是他们这种人最缺乏的。那就是为什么我会感叹“小P就象一张不可擦写的光盘!”要把他变成“可擦写的光盘”谈何容易?这个问题也很棘手,不知该如何切入来训练。

看冯版的努力,学习中......


我一直觉得对于自闭症孩子的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结构化",也就是让他们处处有规可循,知道遇事该怎么做,事情的发展可不可以预料之中,所以帮助他们认识到生活中的种种规则,遵守这些规则,既符合他们的特点,又能帮他们在生活中立足,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所以我是觉得在"破"和"立"之间,"立"是最主要的,也是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主要的方针,"立"就是让他们的生活结构化,让他们熟悉规则并实行规则.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从"规则"到"偏执"也只有一步之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刻板",在这所有的那些所谓的"自闭症"的特征里,我觉得"刻板"是最有情可谅的,最可以理解的,也是最不足以畏的,因为刻板本身是他们用来保护自己的本能.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应该是多多呵护他们的"刻板"才对.

当孩子小的时候,多去"呵护"他的"刻板"不会有多大的坏处,但是随着年龄和心智的增加,这些"刻板"会越来越多地起破坏作用,所以我们也不得不去"破",但是用那些"不容许他做","转移他的注意力"之类的老套不灵了,我们就应该去帮他们从思维能力上去改变这一点.所谓的"刻板",如果我们把他们小时候的因为生理上心理上的原因去掉后,那么在他们长大后,我们会发觉这"刻板"往往是来自于他们的思维能力的缺陷,所以就要帮他们在具体的问题上怎么来分析怎么来取舍怎么来突破,我们不是用"禁止"或"回避"来克服"刻板",而是让他们学会理性分析,这样的话既能保持他们熟悉的"规则",但是又能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变通,而做到这一步,我想最好的办法还是在生活中遇到具体的事情时,活学而活用.

这是我的一点想法,但是离实际还差很多,还需要不断地思考,但目前我自己觉得有点道理有点可行性了.但是我觉得对于小年龄的孩子来说,宜"立"不宜"破",让他们学习"应机而变"还是得需要年龄及其它各方面的成长才行.

binfeng2000,

"所谓的"刻板",如果我们把他们小时候的因为生理上心理上的原因去掉后,那么在他们长大后,我们会发觉这"刻板"往往是来自于他们的思维能力的缺陷,所以就要帮他们在具体的问题上怎么来分析怎么来取舍怎么来突破,我们不是用"禁止"或"回避"来克服"刻板",而是让他们学会理性分析,这样的话既能保持他们熟悉的"规则",但是又能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变通,而做到这一步,我想最好的办法还是在生活中遇到具体的事情时,活学而活用."

您的精辟分析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深深认识到:就象您上面这段所说的“"刻板"往往是来自于他们的思维能力的缺陷”。最近,我发现他的逻辑能力提高后,他的“刻板”经过我们对他的分析和提醒。他大部分可以“跳出”他的刻板。就如昨晚:姐姐要去参加邻居家Girl's birthday party。以前小P凡是姐姐去参加的生日party,他都闹着要去。每次,任我怎样解释他都坚持要去。我曾“厚着脸皮”买两份礼物带他去参加过几次。后来,每次都是让先生带他去别处玩,然后我偷偷带姐姐去参加。在他面前象“做贼”。昨晚,先生没回家,我打电话让他回来,他出主意让我把他哄到playroom去看video,然后让我送姐姐去邻居家,马上回来。本想采用这个主意,转念一想:何不告诉他真相,然后给他解释规则。结果我一说,他马上流下眼泪。因为我说“那是girls'party,no boys allowed!”小P还振振有词地说“Melisa(开Party的邻家女孩)is my friend too.Why she didn't invite me?”我接着跟他说:“有时候,有些人的party,他们只邀请一部分特定的人群,比如只请女孩或只请男孩或只请大人。你看下下星期六你的同学小C的birthday party,只邀请了你去,没有请姐姐也没有邀请妈妈爸爸。”小P居然听明白了,他立马停止哭泣。还乖乖地跟姐“Bye!”,自己一个人吃晚餐。等我回来时(大约一分钟),他已经一个人在客厅弹琴,还跟我说“我没有吃完,一个人吃没意思!”我又跟他说“把饭吃完,妈妈和你一起看video。”他兴高采烈地吃完所有的,整个晚上都很合作,一点情绪都没闹。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啊!以前所有的担心烦恼经过昨晚的事,我知道:我们大人自己也需要跳出“刻板”(一直拿以前的表现来推测他的行为思想,低估了!)我们也必须变得“dynamic”才行!

谢谢您,冯版!继续学习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