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的路

如果不能按自己想的方式活,就按自己活的方式想。
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謙卑,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驕傲。
学会欣赏彼此的不同,会享受更广阔的世界。
我写写、你看看、挑着信、试着用。
个人资料
JustTalk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养儿育女:说话!说话!说话!

(2018-04-30 12:04:29) 下一个

六七年前,等孩子跆拳道上课,看见《Parenting》杂志里的一篇文章--《How to be the next Steve Jobs》。文章里列了好几条建议,让我吃惊的是,排在第一位的竟然是“Talk!Talk!Talk!”(说!说!说!),“Read!Read!Read!”(读!读!读!)排第二,其余的建议都忘了。

我从小就是个“听”话的角色,“说说说”对我来说有点难,所以先写了《读书,读书,读书》。这次算是赶鸭子上架,聊聊我对“说话!说话!说话”的体会。

先说说我这个具体实例吧。

我从小就不爱说话,非常不喜欢和不熟悉的人打交道,姥姥经常说我是“杵窝子吊,三脚踢不出一个屁来”。一次姥姥让我去后院邻居家借点什么东西,我是打死都没去。如果去亲戚朋友家看电视(我家还没有呢),我也只是跟在姐姐的屁股后面。姐姐不去,我宁可不看也不会自己去。

上学以后,因为学习成绩好,当了几年的学习委员。但因为不说话,从来没有担任过学习委员以外的任何职位(课代表需要收、发作业本,也需要和同学交流)。

上高中的某一天,忽然有点醒悟,觉得自己不能总是这样,应该多张嘴说说话。后来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说话开始多些,但也只限于两个人之间聊天,一旦超过两个人,打破冷场的任务就是别人的了,我又不自觉地成了听众(宿舍里除外)。在我的记忆里,从小学的班会,到工作后的室会,在国内20年,除非被点名,我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好像也没有被点过名)。

后来随老公出国,我当时觉得和下地狱差不多:中文环境里都不说话,怎么可能到人生地不熟的美国,用磕磕巴巴英文和陌生人交流?申请学校、毕业答辩、找工作...... 啊!太恐怖啦!

硬着头皮来到美国,先到中餐馆打工攒学费。刚开始包外卖,对着菜单打包,没什么问题。后来老板娘发现我会说英语,又得知我以后要上学,就让我到前台去练练口语,帮她接顾客的订单电话。哎呀,那个几句简单的“你好,请问您想点什么菜?您的地址和电话?谢谢!” 折磨了我好几个星期。

上学在实验室打工,遇到一个非常好的教授。教授满嘴都是好听的话,把学生们哄得非常开心。我跟他说话的时候的确不怎么紧张,但那个时候的学识基础实在太差,心里难觅不发虚。幸好学校读硕士不需要答辩,我顺利毕业了。毕业时,学校请来校友,给我们毕业新生交流经验体会。会上发了一张A4的纸,上面写满了各种经验,我就记住其中一句话:事业的成功,15%取决于技术,85%取决于人际关系。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着重人际关系的忠告, 和我们在中国信服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反差实在是太大,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但毕竟自己的英语还是太差,工作以后,又有朋友在一个单位,我基本上跟她们待在一起,遇到什么问题,大家相互帮忙。来美12年,熟练的英语日常对话,仍然仅限于餐馆用语。现在想想,真该好好谢谢当年的老板娘,那五个月的工真的没有白打。

2004年换了份工作,招我进去的老板是一个非常热情的老太太,她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空闲时经常过来聊天,一点儿都不介意我磕磕巴巴的英语。有些词我不知道怎么说,就跟她描述意思,她会告诉我应该用哪个词。简单的词我能记住,复杂的就不行了,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我继续描述,她继续帮我纠正。

我看她对我这差劲的英文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耐烦,我越发大胆起来,跟她聊天的话题也越来越广。渐渐的,日常英语开始往外扩展,单位聚会见到不怎么熟悉的人,也敢跟他们打个招呼聊两句。但总的来说,我还是不愿意和别人有太多的交流。

真正让我体会到 “原来我也可以打开话匣子”,是四年半以前,查经、读书、学习以后开始的。随着读书、思考越来越多,自己渐渐建立起非常确信的观点体系,并在生活实践中得益于它们,于是不自觉地想要和大家分享,话自然就流出来了。要知道,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最不喜欢的就是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呀!一直到两年前我开始在博客里写短文,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像现在这样喜欢写文章。当然,可能也是因为没有老师判分了,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没有条条框框的禁锢,思维就解放了!

现在和美国的同事朋友聊天,我的英文也还是磕磕巴巴的,单词量和语法并没什么大的改进,发音也是典型的中国音,但是同事和朋友们真的不在乎这些,他们关注的是你的话里,是不是真的有他们想听的内容?

说话的根本目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们希望别人能够听完我们的话、听懂我们的话、理解我们的话,可能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认可我们话中潜藏的观点。

表达自己的观点,那我们得先有自己的观点,而且对自己的观点一定要理解并应用得非常透彻,才能针对听众,用恰当的言语表达出来,别人听起来,可能也更容易理解。
见过一句美国俚语:“If you can't explain it simply, you don'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如果你不能简单地表述出来,那说明你自己还没有真正懂。
还记得另外一个说法(应该是十多年前看到的):如果听众没有理解,说的人要承担95%的责任。我不知道这个数值是否合理,但我一直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尽量努力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不过这个世界上真正懂的人并不多,否则就没有“忽悠”一词了。我不知道看帖的人是否觉得我也在“忽悠人”,我教育孩子“说说说”,的确是希望他们能够一板一眼地、在自己理解认识的基础上,把事情和观点讲清楚,不希望只是八卦闲聊、摆龙门阵、侃大山。

孩子们都不一样,喜欢说话的孩子,父母就不用操心了,挡都挡不住。 一次家庭聚会上,小娃妈们问美国中学的课程是什么样子的?大家让一个上初中的孩子解释一下。孩子在解释的时候有些磕绊,结果孩子的妈妈说:哎呀,看你说的是什么呀?还是我来讲吧!

这个孩子恰好是那种敢说、喜欢说的孩子,不顾妈妈的不满,坚持自己讲完。这种孩子的表达能力一般都不会差,父母只要对说话内容把把关就好了。 我家俩娃都比较内向,不愿意惹人注意,培养这种内向孩子的说话能力,我能想到的,就是尽量给他们提供说话的机会。

怎样才能给孩子提供说话的机会呢?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要把孩子当成大人来对待,多和他们做平等地交流。

  • 孩子一出生,我们就可以开始跟他们说话,一边做事,一边讲述我们在做什么,衣食住行,无所不说,废话多多最好。
  • 孩子刚开始说话,发音可能不是很清楚,但父母亲一般很容易猜到。一个朋友介绍经验说,父母亲这个时候不要去学孩子们的发音,应该继续正常表达,让孩子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发音需要改正。这样,不仅孩子说话会更准确,也避免了孩子在外不能被理解而引起的急躁。
  • 三、四岁,语言表达能力好些了,可以开始和他们一起探讨生活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询问他们自己的喜好和建议,并鼓励他们讲述一下自己为什么想要这样做?还可以讨论不同决定的不同后果,以及不同后果的好坏利弊。
  • 八、九岁以后,孩子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可以探讨的问题逐渐从衣食住行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扩展,家里没有什么问题,可以讨论学校的问题,还可以探讨网上看到的故事。实在没有,就讨论一下我的这篇文章吧。
  • 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还没有建立好以前,条理可能不是很明了,父母亲要耐心倾听,适当地提些问题,引导孩子把问题说清楚,千万不要抱怨、责备,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 内向的孩子说话少,但他们在观察、在思索,也会产生自己的想法。只要孩子没有把“不说话”作为工具来遮掩自己内心的恐惧,在家里能畅所欲言,父母就不需要要太着急。

我在这方面其实做得并不好,老公提醒过我很多次,我太容易给出结论和建议,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没有刻意去引导孩子们自己思考。现在孩子大了,我才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主动减少自己的话,尽量让他们多说,希望不算太晚。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不敢说俩娃的表达能力有多强,但在家里和我们交流还算顺畅,至少说明孩子有“说说说”的能力。学校老师要求口头讲述的东西,他们也都做了,而且分数也不算差,我并不太担心将来。

对了,这个“说话”和当众讲演有着很大的区别。讲演者不仅需要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还需要克服恐众心理。喜欢被关注的孩子容易些,因为他们就是想要吸引别人的目光。对于我家俩娃,我就只有耐心等待了。我在文学城潜水十几年,去年才开始回帖、发帖,写写文章,他们什么时候有这个抒发的愿望,就看他们自己的修行了。

不过可以肯定,多交流可以培养不错的亲子关系。比如我和女儿(16岁),如果时间允许,我们现在可以持续聊几个小时。儿子14岁,从没有期待可以聊那么久,但关系不错,还能时常给我个拥抱。

总的来说,对于“说” 和 “读”,我是这样理解的:会“说说说” ,能够对外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但 “读读读”的学习和思考,更能够充实自己的内心,应该算是“说说说”的必要前提。

如此说来,开篇提到的《Parenting》杂志里的文章把“Talk!Talk!Talk!”排在第一位,可能有点欠妥,我怎么觉得还是“Read!Read!Read!”更关键呢!

大家怎么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