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王传说

传说中狮子王的故事
正文

草根的二人转

(2006-12-09 12:47:44) 下一个




看到为人父老兄二人转的帖子,不禁也勾起了思乡之情。那白山黑水脚下,黑得流油的土地上,质朴的东北人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


秋收后,地里的农活没有了,家里过冬的事情一搞定, 农村的男女老少就彻底的闲了下来。 冬天来了,大雪封了山,冻了地,结住了河。人们都呆在家里猫冬了。

农村的男人,冬天有两大爱好。一是赌钱,二是扭秧歌。赌钱也多是小赌怡情的样子,消磨时光罢了。个别的赌得倾家荡产,那是极少数。

而扭秧歌,没有农村老爷们不会的。这是在东北严寒天气下快乐生存的必要条件。于是,冬天一到,社员们都自发的组织起来,拉起了秧歌队,唱起了二人转。

一般一个几百户的小村子,可以轻松的组织出几个秧歌队来。但大家一定会选出个最强阵容,相当于我们的国家队一样,每天训练,排练老曲目,试试新段子。差不多了,就白天找个打谷场,隔三差五的来上一场。老乡爽朗的笑声,温暖了寒冷的冬天。

这还不是小朋友最开心的时刻。因为随着年关渐近,真正的show time 来了。从农历小年开始,各个村子的全明星阵容重拳出击。小毛驴一套,2-3 辆马车压阵,拉起大鼓,画好妆,巡演就开始了。

这是个不成文的规定。农历春节前后,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各个村子的秧歌队要到附近的村子演出。演出是自发的,没有收入的。 主要的目的是踢场子。向其它的村子炫耀自己的水平和高超技艺。其实这群老爷们心里,还是想要较量个高低上下的。后来有了拖拉机,就可以直接开到附近的小县城里,年初一到市政府门前搞一场,可以闹点彩头和红包,皆大欢喜。

找个打谷场,架起大鼓,打起锣。老爷们穿起高跷,开始走场子。在空地上圈起个圈子,就是简单的热身。等着人们越来越多,里外三层,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时候。真正的演出开始了。

一个秧歌队一般有20人左右,分两组。每组有个头跷,跷高约2米,黑衣花脸,手里一个1米长的马鞭。一般一正一邪,二人斗法。而头跷后面的,一般跷高15 米,造型各不相同,两组人员斗来斗去,队形不停变幻,彩衣飘飘,锣鼓喧天,这才是农村人真正的乐趣所在。

一般表演有三场,中间会休息一会。难度最大的,当然是头跷的独演。印象最深的一回,是一个头跷,躺在地上,绑着2米的高跷,一个鲤鱼打挺,可以立即站起来。那是纯力量和技巧的结合。没有两下子,是做不了头跷的。

一个春节下来,十里八村的,哪个好哪个坏,大家心里有了谱。没事走街串巷的时候,也可以嚼嚼舌头。演的差的,这脸丢大发了。二话不说,心里的劲早就较上了。等明年的时候,一定会再搞一些拿得出手的,嬴回这口气来。

而那些表现还不错的,嘴上不说,但脸上都写着那。那叫一个得意。酒足饭饱后,还可以吹吹小牛的。

耳濡目染久了,农村的小孩子就都会了。我最早的一个玩具就是,找个坏的板凳腿子,自己加工成一个小高跷。纠集一群同样年龄的孩子,搞个自己的高跷队。手里拿个小木棍子,在村子里也耀武扬威的走了起来。

不踩高跷的表演就是二人转的雏形。大概也有了300年的历史。民间组成了剧团。慢慢的走上了舞台,形成了自己的系列曲目。赵本山刚出道的时候, 自创的‘摔三弦‘, 那也是一绝。表现力丰富,针砭时弊。形成了一股二人转旋风,席卷全国。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那么多二人转小品上春晚的原因。应该说那个时期,二人转是发扬光大了,健康积极的。

遗憾的是为人父老哥去的是大舞台剧场。这是个商业演出的地方。有商业的地方,良心道德就变了味道。不仅沈阳,全国都如此。 前几天,还有报道,某南方城市的戏剧表演,都成了脱衣舞了。看来东北的老乡们还是相对保守了。毕竟没有光着身子发扬二人转呀。

其实, 言语里的黄色文化,也可以算作是东北的特色之一吧。大姑娘,小伙子,老头老太太,谁肚里没有点黄段子。大家拿个黄段子逗逗乐,解解闷,太正常了。二人转本身不是什么阳春白雪,而是面向劳苦大众的,语言和演出有点黄色,是吸引人气的关键,因为到剧场看戏的,本身就是最最普通的老百姓。

黄色文化,在东北的老百姓里,是扎了根的。 但只停留在嘴皮子层面,说归说,做不来的。这一点和我们的导演同志们,差太远。 这群混蛋做完了还不承认。

但是真正的二人转不在剧场里。如果为人父老哥到公园里走走,晚间到市府广场转转,应该轻松发现,一堆堆唱二人转的老百姓们。全是自发的,保留着最质朴的,最古老的元素。我回沈阳的时候,在公园里会呆一天不寂寞。那里的人们乐趣多了。从早到晚,一个公园里,有好几场同时开始呢。下岗的,退休的,小学生,小商贩们,人不论三六九等,只要手里有个扇子,腿脚还能动两下,就都可以参加。
有个退休同志组成的队伍,还上了电视, 进了北京表演呢。

二人转不是一种主流文化,以主流的标准要求二人转,有点勉为其难。但东北的老百姓,骨子里头却真真的热爱二人转。 我更希望,主流媒体和政府的文化部门,对二人转有个正确地认识,并切实的帮助引导二人转,健康发展。


下面的是谷狗来的。介绍一下二人转。

二人转又叫“蹦蹦”,最早期的文字记载是,清道光二年(1822)年,吉林省怀德县八家子老爷庙(普济寺)的庙会上就曾演出过蹦蹦戏。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踩高跷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歌”),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在民间中流传着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在早期二人转是没有女演员,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女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人转”的叫法才得以流传。四平、辽源、吉林、长春、铁岭等大、中城市,及西丰、榆树、梨树、德惠、双辽、扶余、镇赉等县,相继成立地方戏队(演出二人转)。一九五五年,女演员开始逐渐增多,二人转的演出基本结束了男扮女装的历史。自此,男女开始分腔,演唱讲求科学发声方法。六十年代,“二人转”的剧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加强了编导工作,开拓了二人转的新剧目,丰富了音乐伴奏,改进了服饰,充实了舞蹈美术,演员手持道具的种类有了发展变化。在内容上对古典剧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剔除“纸级、庸俗、丑恶的表演”;发展“健康、幽默、风趣的优良传统”。音乐唱腔要克服“单调、贫乏的倾向”;在表演上要求做到“唱的好听,舞的优美,逗的风趣,扮的逼真,绝活精湛”,五功综合,雅俗共赏。
改革开放以后,“二人转”曲牌又不断出新,伴奏乐器增加了扬琴、琵琶等,并兼用武场鼓、锣、钹。演员手持道具又增加了花伞、纱巾、长绸。根据塑造人物的需要,服饰又得到相应的改进。舞台演出运用灯光色彩的变幻,烘托戏剧情境,综合艺术质量不断提高。此间涌出了大量精彩曲目,如《马前泼水》、《回杯记》、《包公断后》、《包公赔情》、《西厢•听琴》、《双比武》、《冯奎卖妻》、《水漫蓝桥》等。这些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久演不衰。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
对于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做、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浑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舞”。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别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轮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二人转的音乐唱腔极为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其结构为曲牌联缀体,积累的曲牌约有三百多支,比较常见的有五十六支,其中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红柳子、抱板、三节板、文嗨嗨、武嗨嗨、大鼓调、大救驾、小翻车、哭糜子、大悲调、五字锦、压巴生、靠山调等。
二人转的传统曲目很多,计有三百多个。艺人有“四梁四柱”之说。“四梁”指的是大四套曲目,有《钢鉴》、《清律》、《浔阳楼》和《铁冠图》。“四柱”指的是小四套曲目,有《西厢》、《兰桥》、《阴魂阵》和《李翠莲盘道》。这也是二人转艺人的拿手曲目。此外,还有《双锁山》、《华容道》等。近几十年来,又有大批的新创作曲目,如《丰收桥》、《接姑娘》、《柳春桃》等,均深受欢迎。


下面的连接是关于二人转的讨论。

http://arts.tom.com/1004/20041223-18846.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