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东行漫记(四)

(2007-06-21 15:30:16) 下一个

2007年5 月24日 星期四 多云转晴 俄亥俄州


清晨,从昨晚下塌的旅馆出发,不多会儿就到了俄亥俄州。俄亥俄州是美国北方较早发展的一个州,有许多的故事。十年多年前,我在堪萨斯城读书时,每当周末回家要开近二小时的路,为了消磨这段时间,我总是打开收音机听一个叫“AS IT HAPPENED”的节目,就曾经听到他们播出的一首歌,非常诙谐而又轻快,是以蚊子为主题的,就是出自那个州,可惜我忘了歌名了。

在俄亥俄州入口的欢迎中心,我见到了一个小小的纪念碑,上面非常简单地介绍了美国高速公路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这个要归功于二次大战的将军美国第34届总统—艾森豪威尔。

图一:美国高速公路之父—艾森豪威尔将军 (攝于西点军校展览馆2007年5月24日)



美国的高速公路真是一个巨大的网络系统,东西南北四通八达。无论你身处何地,几分钟就可以到达一条当地高速公路,二十分钟内应该有一条州际高速公路的。州际高速公路又称超级高速公路,双向二车道(以上)中间是隔离带(或栏),东西是偶数,南北是单数;由西向东数字渐大,由南向北数字渐大。这个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网络系统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在我们居住的密苏里西面部,有一条71号高速公路,目前还不是州际高速公路,但近几年一直在不断地修建。据说,将来是美国中部连接加拿大—美国—墨西哥三国的国际高速公路,就如目前5号高速公路一样是美国西部连接加拿大—美国—墨西哥三国的国际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之后,我们这个地区的房产就会上扬,人车流量就会大幅增加。想开中餐馆的朋友们,有没有人跃跃欲试呀?

我在国内读电大时,修了一门课,其中有讲到中国的交通运输的。我们老师在讲课时介绍,当年中国在规划国内大交通时,曾有两大方略:一是苏联模式,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一是美国模式,发展省际高速公路以及省内公路网络系统。双方都有一定的道理。结果是苏联模式占了上风:中国自詹天佑时代起就发展了铁路,到了上个世纪中旬已经初具规模。于是铁道部就成了国务院的一个大部,位于交通部之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国家的长途运输战略重点就是放在铁路建设上,精兵强将也都集中在铁道部。


图二:美国四通八达的州际高速公路(摄于美国东部主干道95号公路2007.5.26)




铁路运输的优点是运输量大。但相对于公路运输来说,也有其短处:一是建设周期较长,施工难度大,要求高;二是不能实行“门对门”的运输方式;三是中转占地大,调拨不方便;四是从战备角度和救灾角度出发,也不利于恢复和整建。同时,公路运输的发展,势必推动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而汽车制造业则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它可以带动钢铁制造业、橡胶制造业、玻璃制造业、机械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工业的发展。我们老师是极力推崇以公路运输作为重点,到美国十多年,我也体会到发展公路运输的优越性。公路运输的高度发展,还缩小了城乡差别。美国许多大城市的中上层人士—例如这次去纽约,看到许多富有家庭都居住在离市区较远的郊区。其实,我们中国的决策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山区和边远地区的人们就提出了:“要致富,先修路。”用极朴素的语言说明了一个极深刻的道理。


七十年代的一个夏天,在部队我奉命与另一位干部去晥南地区外调。我们从上海出发,乘火车到了铜陵;再从铜陵乘汽车到了一个县城;从县城乘手扶拖拉机到了大一点的乡镇;随后就没有车坐了,实际上是没有路了。从手扶拖拉机下来,放眼望去,看不到村落和人烟,一大片一大片的土地,纵横交错的小河沟,雨水多的时候就开成了小河,小河沟的两旁每隔一段路各有一个小木桩,小木桩上拴着一根绳子,绳子的那一端是一条小船,当河水上涨时,过路的人们就用这条小船来摆渡。好在那位干部是个本地人,他对这一带地形熟悉。我们走呵走呵走,还是走,没有路;一般走个二、三个小时就可以看到一个小村庄,几十户人家;村庄周围的庄稼长势良好,好像也不见有什么人在地里干活。村庄里鸡鸣狗叫的,街道上有几个妇女抱着孩子与大姑娘、小媳妇信步闲聊着。看见我们外面来的人,一点儿也不害羞地盯着你看,倒把我们给瞅得不好意思了。这些村庄,没有旅馆,也没有招待所。在村革委会的一个小房间里,临时铺了两张床,就祘是住下了。天色渐暗,村庄安静下来,外面没有人走动。只听得虫鸣蛙叫,不时传来一、两声犬吠。屋子里,木板桌上,点了一只小油灯。黄豆大小的火苗,在空气中摇曳着。村革委会主任—一个中年的单身汉,坐在我们对面。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放着一只在海碗。碗中盛滿了当地用地瓜酿成的白酒。三十多年过去了,这酒的味道已经不能回味了,但直觉是不浓—但醇,有点甜,香。我们就着油籴花生米,炒鸡蛋,边喝边唠。一碗接着一碗地喝酒,也不知是喝了多少碗,反正没有醉。我知道了,他们这儿是自给自足,略有节余;村上的人,大多是生于斯,长于斯,卒于斯。女孩子长大了,外嫁到方圆十几里的村庄,一年也就回一、 二次娘家。这儿的人淳朴,善良。没有犯罪记录,什么偷盗抢劫、杀人放火,几十年也没出现过。但富不起来,年成好,收成高。但村子里没有足够的储存地,没有深加工;也运不出去。“没有路啊!”村主任仰起头喝了一大口酒,叹息道,随即又低下了头。我现在真得相信给他一条路,他就可以富。



戴顿市,俄亥俄(Dayton, Ohio)

戴顿市是俄亥俄州的骄傲。在我收集的美国钱币夸特纪念币里,俄亥俄州的标志就是以这个市,并注明是飞行开拓者的出生地。这个城市诞生了怀特兄弟,他们被认为是飞机的发明者。这成了戴顿市的骄傲,成了俄亥俄的骄傲,也成了美国的骄傲,当然也是我们全人类的骄傲。



图三:笔者站在怀特兄弟发明的飞行器前梦想着 (摄于航天航空博物馆—华盛顿DC)



这是我们人类梦想成为现实的一个典范。早期的人类看到鸟类在空中飞行,十分羡慕,也想望着有一天象鸟类一样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翔。后来就有了无数次的尝试:扎上鸟类一般的翅膀从高处望下跳……但一个一个的都失败了。可是人类没有放弃梦想,继续他们的企图,终于有一天,终于有人,终于在一个地方—美国俄亥俄州的戴顿市实现了—虽然那一刻只有几个人在现场,虽然只飞行了十几秒钟,虽然只飞行了30多米。多少年过去了,人类的航空事业—再上升到了航天事业有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人类永远不会忘记那从梦想走上现实的那一刻;也不会忘记那怀揣梦想去孜孜不倦地追求、努力、未实现梦想,为梦想开创先河、铺平道路的人们。

我梦想着、遐想着、幻想着,时间过得好快呀,一转眼俄亥俄州要已经过去了,西弗吉尼亚州马上就到了。


“前面发生了什么?”坐在后座的我姐姐惊叫起来。

哇,对过的车子都已经停了下来。怎么回事?

......

(未完待续)




牛奶瓶 原创于文学城文化走廊论坛2007年6月21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牛奶瓶 回复 悄悄话 从我们这个镇到芝加哥要600多哩,合计1000多公里哩。

我倒是忘记了,澳洲是英联邦,左边开车的。不过加拿大也是英联邦的呀,但却是右边开车。我还真不会左边开车。不习惯。
静静漪涟 回复 悄悄话 哈哈!让你奶瓶哥开车没问题啊,我们这里是开左道的,你会吗?哼哼。
你俩倒是天生一对,开车不怕死哎。
丑女的天空 回复 悄悄话 哈!布满瓶哥,小时候我也开过大军卡车,初生牛犊不怕死。现在最怕开车,因为不认路。从墨到坎约九百公里。没有下一次了。
牛奶瓶 回复 悄悄话 不知墨尔本到堪培拉要多远?我们家我就出租司机,到那儿都是我开车,现在儿子大了,他也开车,只是换我休息一下。

我就是喜欢开车。小时候就喜欢。长大了,更喜欢。

我第一次学开车,是七十年代初。一天我偷偷瞒着我父亲,叫司机带我去上海海军的大场机场跑道上去学。我那个胆子大啊,还没学刹车就在跑道上,一下子挂到四档,呼呼地开,直冲飞机而去,吓得我父亲的司机,脸都变色了,抢过方向盘,就叫:“快踩刹车,快踩刹车”我也不知道哪是刹车,脚就在下乱踩。总祘刹了车。后来就会开了。

现在老了,有些东西变了。但喜欢开车依然未变。下次到澳洲,你们去接我,可要让我开车啊。哈哈。
静静漪涟 回复 悄悄话 墨尔本的警察测酒精可勤快了,都说他们在赶指标争超产奖,有时喝了点酒,不得不在小路里转来转去躲他们哪。
还真有人这么喜欢开车啊,奶瓶哥真得改行当开长途司机,丑丑也真行啊,开那么远。
丑女的天空 回复 悄悄话 没想到瓶哥还是出租司机的命。我曾为朋友两轮插翅的独自从墨尔本开到堪培拉,朋友听说后眼痦子都要弹出来了连说够意思。
牛奶瓶 回复 悄悄话 答案下期见晓。但不是测酒精。咦,你不说我还真没注意,在美国这么多年还真没遇到警察测酒精的。在加拿大温哥华倒是一周碰到一次。

又:我是最喜欢开长途了。那个适意,不谈了。我曾经一天我一个人连着开十二个小时,不休息(除了上厕所)。
静静漪涟 回复 悄悄话 天哪,开了第几天车啦,我最怕开长途了,很难受唉,要是开一天休息一天还好一点。
是前面发生车祸吗?还是警察测酒精?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