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我的收藏

(2009-06-07 20:39:57) 下一个
我的收藏



我一生至今还没有什么正经的收藏。小时候有过不少业余爱好,其中就是收藏,比如集邮:那是小学五年级的事了。拿着妈妈给的零用钱,到上海南京东路的集邮公司买了一本小巧精致的集邮薄。每当听到邮递员自行车铃,就一个箭步冲上去,看到有信来,拆开信封,将信交给大人。将信封浸到水里,过了一个时辰,将上面的邮票,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撕下来,铺在玻璃上晾干….星期天或节假日不辞辛劳或顶着烈日或冒着严寒走到虬江路、中央商场、集邮公司去淘换邮票。不出半年,小小的集邮薄还真得鼓了起来。不久一场革命来了,这集邮也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我是革命小将当然要与资产阶级划清界限,于是集邮就在此画上了个句号。


后来就是收集像章—毛主席的像章。大的、小的、袖珍的;铝的、铜的、瓷的;正面的、侧面的、全面的;半身的、全身的、大半身的;别在胸前的、挂在脑门上的、放在桌上的、贴在墙上的……..林林总总、应有尽有、无所不有,少说也有几百上千的吧。后来说,不搞个人崇拜,要“还我飞机”。就令行禁止,不集了。现在国内家中还有一大堆像章哩。


在后来的二十年里,忙于生计,没有时间来收集什么东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了北美,也不知从何年何月起,神不知鬼不觉地开始收集餐巾纸(NAPKIN)了。


也可能是我这个人好吃。过去在国内很少有机会上馆子,就是上了馆子也没有什么餐巾纸的,从裤兜里掏出一块手帕擦一擦嘴—开吃。还有人是用大手,往嘴上一撸,再用手背横过来一抹—举筷。到了北美,上馆子的机会多了,其实一开始也不是什么馆子,只是快餐店啦。看见人家老美一进馆子,第一件事就是到餐巾纸的盒子里,“噌、噌、噌”地扯上几张餐巾纸,我也就学会了。时间久了,馆子上得多了,就对那小小的餐巾纸情有独钟了。只要有机会,想得到,不管去什么餐馆总要带回一、两张餐巾纸。


收集这小小的餐巾纸也可以带来想不到乐趣和无穷的回味。


一张餐巾纸真实地记录了一生中的一段经历:





图一: Vanguard airline再也不会有了



Vanguard 航空公司是美国中部城市堪萨斯城的一家小型航空公司,2002年破产了。我们是在2001年的深春,搭乘这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去了纽约市。那是我们第一次去世界大都会—纽约市,也是我们第一次搭乘飞机在美国旅游。



一张餐巾纸可以使你回味无穷。





图二:鹿鸣春 不好意思上面几行中国字是鄙人写的,书法极差



就是那次去纽约,我儿子在网上查到在唐人街有一家上海餐馆,经营中国小吃,生意不错。于是,我们去了位于配偶街(PELL St.,也不知道为何翻成配偶街)95号的鹿鸣春菜馆。果然是人山人海,生意火旺。门口站满了客人,收钱带位小姐手里拿着文件夹,不断地登记着客人。每位登记好的客人都按次序发了牌子,上面有号码。小姐还严肃认真地告诉每位客人:“过号不候”。



一张餐巾纸讲述了东西方文化的变迁





图三:星吧客的餐巾纸极简单



咖啡对我们中国来说是泊来品,供应咖啡的餐馆不多,专营咖啡的店更是凤毛麟角了。到了北美,特别是在温哥华的那段时间,喜欢上了咖啡—冰咖—星冰乐,带焦糖的那种。温哥华DOWNTOWN有一个街口,四个角落上都座落了一家星吧客,遥遥相对。没想到,05年回国时,在上海也看到了星吧那熟悉的商标。我们在愚园路镇宁路不远的一家乐购超市上面开了一家;06年回国时,在愚园路江苏路又开了一家,大约相距有四、五百米吧。今年回国,在愚园路江苏路那家的对面再开了一家!相距还不到三十米。听我妹妹说,星吧在上海小资颇为流行。有一句话说:“我不在办公室,就在星吧;不在星吧,就在去星吧的路上。”



一张餐巾纸看到了一种餐馆管理模式





图四: Chipotle



CHIPOTLE是一家经营墨西哥食品的餐馆。在堪萨斯城,我到那里吃过一次。那个餐馆的经营模式与“赛百味(SUBWAY)相似。客人拿了一个托盘,依次进入柜台。第一个是主食(米饭还是一种玉米饼等);第二个是填料(各种菜蔬、不同的肉等);第三个是调味汁(辣的、不辣等);第四个是饮料;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付钱。清清楚楚、干干净净。操作员与顾客面对面,带着手套和口罩。没有服务生,吃完将托盘送到收集台上。典型的快餐。


一张餐巾纸可以了解一些知识





图五:Subway进入中国叫“赛百味”,好像有点自负



Subway的餐巾纸最复杂。上面详详细细列举了他们自己的几种不同的三明治的数据:脂肪几克;胆固醇多少多少毫克;卡路里几百几百。下面还列出了卖当劳的BIG MAC®和汉堡王的WHOPPER®这两者的各种指标都大大高于Subway 的任何一种。这分明有点抬高自己,贬低他人之嫌,但SUBWAY声明,所有卖当劳和汉堡王的数据都来自他们自家的网站。


****** ****** ****** ****** ******


出国多年后的一次回国,我惊奇地发现上馆子吃饭已经是国人的一件平常小事。回国的那段时间几乎天天上馆子,各种名义、各种朋友、各种馆子……同时也发现使用餐巾纸也相当地普遍。前几次回国上馆子,不经意那餐巾纸,反正也不是我请客,不知道这餐巾纸是否要收费。但这两年回国才发现,这餐巾纸不像在美国,是要收费的。一元一小包,湿的大纸巾是一元一张。不知是旨在保护森林,环保意义还是控制成本,经济效益?不过,我还是觉得:中国的餐馆是以成本为定向,而美国的餐馆则是以消费为定向的。


结论:收藏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业余爱好。不管收藏什么都要有耐心、有毅力、坚持以恒。



牛奶瓶

原创于北美文学城文化走廊论坛

2009年6月7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