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淬火的三年( 12)

(2006-09-05 22:01:32) 下一个
2002年圣诞节,大家聚在老马家。李影也从渥太华赶来。虽然就业形势不看好,给节日带来一丝愁云,好在大家也是打过工,上过学,身经百战的,明白人在北美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好心态,所以乐的得过且过。不过老马是这拨人里第一个开店的人,对此大家好像站在乌云下面看天边那一道亮光,又好奇又兴奋。

老马的店在皇家山的山坳里,面对着皇家墓地,刘峰戏称是风水宝地。那时刘峰还没毕业,所以也只是看着老马一家在致富的路上一路前行。开始时老马是负债经营,每天愁眉苦脸。程序又不熟,第一天开张就被一家大公司少送了十箱啤酒。随着日月推移,半年后马英武已经开始指点江山,大谈开店的好处。

子芳一家是中午到的。但见马家宽敞的大厅里耸立着一棵硕大的圣诞树,树上挂满了漂亮的挂件,树下摆满圣诞礼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自己的心爱之物,圈圈得到的是最新的game,小峰得的是心仪己久的1938年的福特汽车模型,胡笑得了CDplayer,连胡小三也得了美丽的芭比娃娃。孩子们的欢笑声让人们感到一种久违的欢乐。于媛媛身怀六甲,春风满面,为朋友们大摆宴席,黑的有乌龟,乌鸡,乌鱼,白的有醉虾,白果,蟹有温哥华蟹。一桌人除了大快朵颐,更多的是听老马谈生意经。这次聚会大不同前,C++,java早已成为过去,不由人不想起2000年在李影家吃的涮火锅。


回到家已是午夜,小峰一头栽在床上睡着了,子芳和刘峰都有点不舒服。刘峰的不舒服是好久没这样开怀畅饮,子芳倒没喝多少,心情却不平静。窗外的老树在上一年又长了一大截,树梢划得玻璃沙沙响。子芳也想买个店,刘峰不说话。刘峰说子芳你的思路不能总是跟着别人走。现在店已经很贵了,如果你现在买,过两年你要卖时,价又跌了,这一出一入,你不是白折腾吗?子芳一向没主意,听刘峰说的有鼻子有眼睛真的一样,就泄了气,加上学还没学完,作事有始有终的愚腐又来了,也就放下这致富的念头,唯有读书高去了。

夏季学期刚开始,国内打来电话,刘峰的父亲得了癌症。刘峰的父亲人长得结实,年龄也不大,是他们家四个老人中最年轻的一个。离开哈尔滨时子芳最放不下的就是老人。子芳的父亲已是76岁高龄,送他们的那个早晨在电话里泣不成声。所以子芳早就对刘峰说,一旦家中有事,无论如何,要回家照顾老人。刘峰听了颇不以为然。因为刘峰十七岁离开家乡去外地读书,爷爷奶奶去世都没告诉他,他就认定家里有什么事也不会告诉他。刘峰比子芳大三岁,有时喜欢嘲笑子芳小孩子气。谁知子芳听了登时变脸,拎起刘峰刚买的皮鞋开门就往过道扔。小峰那时才六岁,却知道如何对付妈妈,急忙跑出去给爸爸捡鞋。正是北国正月时节,子芳见小峰衣服也不穿,急忙往门外跑去揪小峰回来。刘峰见状哈哈大笑。子芳说,刘峰不用你笑,到时你就哭了。

不想一语成孅。刘峰在电话里听了这个消息又哭又嚎,鼻涕一把泪一把。哭了两天后不哭了,两眼发直。子芳说你就抓紧回去一次吧。第二天就订了机票。匆忙得连上街购物的时间都没有。子芳因此逃课一天,去downtown给家人买礼物。

进了商店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名牌。子芳在国内也算是逛商店的老手,结婚时到上海旅行,曾创下连续一周逛南京路,淮海路乐此不疲的记录,逛的子芳兴致勃勃,刘峰叫苦不迭。正是新婚燕尔,刘峰开始还能陪子芳逐一柜台逐一商品看个不停,后来刘峰就申请留在街上等,再后来当子芳拎着大包小包从商店出来时,刘峰已经与街上摆小人书摊的老头打得火热了。回到哈尔滨后,刘峰曾大姆指翘得高高的对朋友们说:“别的我不知道,我就知道我老婆逛商店是——这个。”

然而既使有过光荣历史,子芳面对这繁荣的局面还是难免心惊胆战。主要原因是囊中羞涩,银两不足。子芳和刘峰的家庭虽然不是暴富家庭,但改革开放20 年,兄弟姐妹也属于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洋玩意儿也见了不少,洋酒,雪茄也享受过,再加上子昭连年回国给他们买的礼物,子芳越发不知买什么。犹豫再三,给父母大人各买了一双意大利皮鞋。想想刘峰回国是为了生病的父亲,就又把皮鞋搁在一边,买了20 盒深海鱼油,20盒卵磷脂,又给孩子们买了一些小礼物,心想好歹就是这个意思吧,自己也算费尽心机了。

飞机是早6点到拉瓦机场的,这一晚子芳和刘峰都不能安眠,想想这个没带,那个又忘了。最大的争论是见了父母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子芳的父亲是1945 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本来对子昭出国就十分不满,说:“党和国家培养你上大学,是让你去美国切菜的?”那时子昭刚到美国,打的都是一小时三美元的工,在厨房切菜就算有收入了。这样告诉父母,老爷子却气的雷霆大怒。好在子昭还算争气,在美国医学院硕士毕业后,在医院工作一段之后,又回到大学当老师,自己又开了诊所,社会地位高,又买了大房子,老爷子这才语气缓和了许多。

轮到子芳出国,一直是瞒着老父的,直要走了,才不得不告诉他。怕他耽心,对加拿大也是满怀憧憬,所以说尽了加拿大的好话,老爷子才不情不愿的放他们走了。口中心中却免不了唠唠叨叨。如今刘峰回家,头发的款式出自子芳之手,子芳此时已练了一年,远看也罢,近瞧就不敢恭维了。来时是冬天,鞋子和羽绒服都是新买的,如今过了两个冬天,已经是半旧的了。原来在国内吃的红光满面,啤酒肚微微凸起。如今是莘莘学子,脸儿也瘦了,啤酒肚也没了,原来脸上志得意满的表情全然不见了,只剩下有些空茫有又些黯然的表情,加上对老夫病情的耽忧,焦灼之情溢于言表。子芳这样端详刘峰时,心中平添几分酸楚。还争论什么,老父已届80 高龄,什么没经过,什么没见过,刘峰一进门,老父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估计能说的话也就两种,一种是英雄气壮时说的话,人生山高水长,只要刻苦努力,必能成就大业。一种是儿女情长时说的话,所谓父母在不远游,一个中国人去那洋世界干什么。人生三顿饭一张床足矣,回来算了。看看咱中国,这几年发展的多快,人情也厚哇,你们单位还欢迎你回来呢。

刘峰坐在沙发里,看着一地碎片和几个塞得满满的箱子,心里倒突然平静下来。转身看看子芳和熟睡的小峰,倒有几分不舍。就拥着子芳静静的坐着,听钟表的嘀哒声,一时无语。心想人生真是不能两全,刚开始办移民时怎么没想到“父母在不远游”的深刻含义呢?真是枉读了圣贤书。只因为在国内得到的东西太过容易,所以觉得自己到国外也能畅通无阻,岂不知天外有天高不可测。到加拿大之后这辛辛苦苦又无所回报的两年,正是证明了“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的道理。

等到胡大松的车来接刘峰时,开门望去,三人都是一脸的憔悴。胡大松此时正读麦吉尔的MBA,读书到半夜是家常便饭,只是平时他都是生活从中午开始,今天让他早起,自然憔悴得很。

子芳只送到门口。小峰还睡着,早起要去上学。睡得脸儿红红的孩子,对家里的事情一无所知。子芳和刘峰都有一种久违的分离之感。在国内时,刘峰三天两天出差,到了加拿大,刘峰还是第一次与妻子分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