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系列·制度漏斗篇制度如何分摊通胀,而不是消灭它?——从鲍威尔讲话到$8.98大米,看价格锚点如何托住生活感一、独立日的平静与制度背后的暗流2025年7月1日,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Powell)在国会作证时指出:“当前美国经济展现出强韧特征,通胀虽有改善,但仍高于目标区间,政策必须保持耐心,不能贸然宽松。”这段讲话提醒我们:[
阅读全文]
制度现代性的奇迹之年:1776——从《国富论》《罗马衰亡史》《独立宣言》看文明演化的惊奇共振本文为《文明系列·制度文明篇》特别章。为纪念7月4日,我们回望人类制度现代性的奇点时刻——1776年。在这一年,三部划时代作品几乎同步问世: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以及美国《独立宣言》。它们不仅是思想高峰,更是制[
阅读全文]

文明系列·制度落地篇(其四)平台不是产品,是制度落点——为什么Meta、Palantir、Oracle才是AI时代的终局型公司?一、那些你以为涨不动的公司,为何成了终局赢家?在过去两年AI浪潮中,许多散户热衷于寻找“下一只英伟达”:有人抢进大模型初创公司,炒作几轮便消失;有人追涨语音助手、短视频AI合成、AI女友等“炫酷概念”,赚快钱,却在调整期[
阅读全文]
文明系列·特别评论谁为制度背书,谁成替罪羔羊?——从川普批马斯克到“大而美法案”通过的制度裂缝一、当帝国重分制度赏罚权2025年7月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新版《大而美丽法案》(BuildBackBeautiful),规模超过9000亿美元,涵盖新能源、基础设施、AI落地、制造回流与国防技术重构等核心领域。这本应是一场“制度赋能”的胜利时刻。然而同日,川普[
阅读全文]
文明系列·制度回应篇(其八)是制度理想,还是驾驶习惯?——自动驾驶等级比喻下的美中制度分歧【导语】本文为《文明系列·制度回应篇》第八篇,尝试引入“自动驾驶等级”作为制度演化比喻框架,重新理解当前美中两国在制度接受度、治理逻辑与升级意愿上的结构性差异。在“美中制度之争”这一宏大命题中,许多讨论陷入意识形态对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