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厅里的惊喜
中山的博爱,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悄然流露。它不是刻意营造的仪式感,而是藏在日常生活最平凡的片段里,如微风拂面,虽无声,却沁人心脾。
那天,我与几位老同学相约在中山利和大厦的海底捞餐厅聚餐。餐厅的灯光柔和,桌边人声鼎沸,却井然有序。我们的服务员是一位外地来的年轻人,脸上总带着真诚的笑容。他热情地为我们介绍菜品,不厌其[
阅读全文]

慈善万人行,爱的传承
在中山,有一个延续了三十多年的传统,那就是元宵节的“慈善万人行”。这项始于1988年的公益活动,这早已不仅仅是一场巡游或一次捐助,而是一代又一代中山人心中共同的善念与信仰。
最初的“万人行”被称为“敬老万人行”,是一群心怀仁爱之心的市民,自发走上街头,为年迈体弱的老人募集善款与关怀。那一[
阅读全文]

靠谱,离谱(相声)(在2024年新韵艺术团春节饺子宴上的表演)作者:邱林青表演:邱林青/卢力邱/卢:(齐)大家新年好!邱:今天我们俩向大家表演一个相声,卢:我叫卢力。这是我第一次讲相声,可能讲得离谱,请大家多多包函。邱:我叫邱林青,讲的是广式普通话,希望大家听得懂。卢:我还算基本听得懂。你讲的还挺靠谱的。邱:这我就放心了,要不我还得找个翻译。[
阅读全文]

豆腐花的温柔
中山的博爱,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也不只存在于历史与纪念碑中。它沉淀在每一个市井巷陌之间,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琐碎之中,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
我的一位高中同学,便是这份博爱精神的朴素体现。他与妻子,三十多年来默默坚守着一间小小的豆腐屋,取名“永丽”。夫妻俩人风雨同舟,把最普通不过的一碗豆腐花,用心熬、用爱煮、用诚[
阅读全文]

这是我疫情后的第一次回乡。在春色明媚的三月底,从亚城到西雅图,再到台北,飞机经过三十多小时的旅程,到了香港。换上中港直通大巴。大巴载着我那迫切归家的心,沿着横穿珠江口的“深中通道”,很快便到达了目的地——那是我魂牵梦萦的家乡,中山。
中山,这座以国父孙中山先生命名的城市,自带一股深沉与温馨。她不张扬,不浮躁,[
阅读全文]
怀念恩师刘南威教授
(2024年12月28日)
在2024年即将落幕之际,得知恩师刘南威教授辞世的消息,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些年的点滴往事,如潮水般涌入脑海。刘老师不仅是著名的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更是我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引路人。他的学识、风范与胸怀,至今影响着我,成就了我的许多选择与坚持。
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本科生。那个年代,教育[
阅读全文]
“捅马蜂窝”这个谚语,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意为招惹麻烦,闯大祸。1980年的夏天,在罗浮山进行植物地理野外实习时,我无意中捅了马蜂窝,闯了非常大的祸,差点掉了性命,还让几乎全班同学老师都被蜂蜇了。罗浮山,位于广州之东约60公里,素有百粤群山之祖、蓬莱仙境之称。罗浮山地处在北回归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有原始的常绿阔叶林,并有多种珍稀濒危[
阅读全文]
腊味,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风,
带着腊月的凉意,
飘过青砖绿瓦的巷子,
停在挂满腊肉的屋檐下。
阳光洒落,
肥瘦相间的琥珀色,
轻轻摇晃着儿时的记忆。
母亲的手,温暖而灵巧,
一把盐,一勺糖,
酱油和米酒的香气漫上指尖,
她说:“这是冬天的味道,
也是家的味道。”
我坐在母亲的身边,
贪婪地嗅着调料的香,
想着它[
阅读全文]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诗
(在女儿婚礼上的致辞)
今天是大喜日子
作为父亲的我
真是百感交集
心里的话唠叨不止
Anna,记得那一天
你小天使般来到我的面前
当我从医生手中
接过你那一刻
我觉得自己
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人了
你两岁生日那天
我问,长大后想干啥
你答,要当美丽的公主
我说,你永远都是
我们的可爱小公主
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