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自己的经历,心里只有一个“感恩”。国内读大学的那几年,如今回望,真是一个好时代的馈赠,从来没有付过学费。后来来到美国留学,也顺利拿到全额资助,让人生的道路继续向前。毕业后的工作很顺利,拿到工作签证毫无困难,再一步步拿到绿卡。拿到绿卡那一刻,就立即投入创业,没有耽搁一分一秒。一路走来最幸运的是从来不是一个人。孩子很上进,不[
阅读全文]
离开论坛之后,我越来越觉得,很多事情只有走到一定阶段的人才能互相理解。以前在论坛里,每天吵吵闹闹,看着各种负面声音,有时候也会问自己值不值得。但走出来之后才明白,那些情绪其实都来自不同阶段的人,大家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世界自然不一样。这几个月我更多的参加了很多线下的团体,认识了更多圈子里的伙伴,参加很多企业家的会议,包括VC的讨论,等[
阅读全文]
今天市场又演了一场“剧情反转”:英伟达、AMD暴跌,谷歌靠TPU大涨。看似新闻刺激,其实我只看到一句话:英伟达涨太高了,资金需要找个理由来轮动一下。华尔街大佬赚饱了卖了,现在需要低价进货。我这边反倒心态挺稳:前些天买的谷歌2倍GGLL目前都有60%的收益,不断加仓的Meta最近也终于“冒出水”了。META跌得奇怪、涨得也奇怪,一看就是市场情绪在主导,[
阅读全文]
这是上一篇文章的续篇,进一步讨论真正的风险(上一篇文章链接: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458/202511/10770.html)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写了自己为什么在巴菲特增持后重新买入Google。在股价大约180美元时,我买入了约一百万美元的Google。随着股价快速上涨,我在280美元附近全部卖出,获得了一次非常理想的收益。其实,我还有一些多年前以30美元左右买入的老仓,多年时间让[
阅读全文]
最近这波币圈爆雷太猛了,看着一根根大阴线,真的是提醒自己要管住手,不能冲动进场。上周250卖了AMD,本以为是稳稳的高位减仓,结果今天210又买回了一点,马上又跌到205。股市凶险,就只能且战且退,一点一点慢慢抄,不能一次梭哈。币圈这边也是一样。现在这种情绪下,大规模进场还是得等它先反弹一两天,有点企稳迹象再说。盲目抄底真的很容易被埋。而且如果币[
阅读全文]
最近看到许多关于AI泡沫的讨论,真的让人觉得很荒谬。很多批评听起来像是来自根本不了解技术的人。以MichaelBurry为例,他在金融方面的确有传奇纪录,但在科技上的背景非常有限。他质疑那些需要五六年折旧的设备,可是哪一家公司不这样做?这本来就是税务与会计上的正常处理方式,而不是骗局或泡沫证据。
如果认真思考真正的AGI愿景,就会明白事情的规模完全不是[
阅读全文]
FIGR的主营业务是利用区块链技术来提升信贷、资产证券化和RWA(现实世界资产上链)的效率。RWA指的是把现实世界的金融资产,如房屋抵押贷款、消费贷、汽车贷款、结构化资产等,通过链上登记和智能合约进行流转和清算。FIGR的平台让银行和机构能够以更低成本、更高透明度、更快速度完成贷款发放、资产交易和清算流程。它的核心产品包括房屋净值信贷、现金再融资、DSC[
阅读全文]
我有一位朋友,当年带着五美元来到美国。如今,他所创立的公司已经进入准备阶段,即将迈向IPO。业务模式和WeWork有些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他曾分享过一个故事,让我一直记到现在。他原本以为融资会很难,结果最后竟然有五十多位投资人愿意加入。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些投资人几乎都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家,而且都有移民背景。他们同样经历过英文不好、不是在这里[
阅读全文]
读完这次访谈,我先整理访谈中我认为重要的部分。他继续强调投资需要建立在看懂公司的基础上。他认为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必须理解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这是他长期坚持的原则。他也强调方向的重要性,认为做对的事比把事情做对更关键。只要方向正确,企业可以在过程中修正错误。他也强调少做决策、多看少动,这种克制在投资中并不常见。
他也继续强调企业文化[
阅读全文]
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Google的文章(原文链接: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458/202507/19636.html?)当时我就认为市场低估了Google的长期价值,而它的业务基本面远比外界讨论得更扎实。后来在股价大约180美元时,我买入了约一百万美元的Google。随着股价快速上涨,我在280美元附近全部卖出,获得了一次非常理想的收益。
其实,我还有一些多年前以30美元左右买入的老仓,多年时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