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從電台廣播聽到,說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回答美國CNBC記者的提問:又被問到愛波斯坦檔案公開的事情,也許沒有控制住,讓特朗普氣到說了髒話“閉嘴,閉嘴,蠢蛋”。這段女記者問特朗普的視頻,被人放到網上曬出,很快惹來全世界的八卦風波。特朗普也是可愛。不是職業政客,勝似職業政客的性情中人。一招一式,總能帶來世界新聞。這令我想到人類喜歡罵人[
阅读全文]

我記得:特朗普剛上台的時候,首選出訪就是中東四國,可見中東在美國人心中,始終是個牽掛。應該不止以色列這個小兄弟,可能還有石油。好像特朗普在沙特阿拉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歡迎和招待,傲慢的沙特王儲薩拉曼,竟然親自前往機場迎接特朗普的到來,讓這位傲慢的不可一世的美國大總統喜出望外。
王儲可謂給足特朗普的面子,後來的兩天,又送給美國近萬億[
阅读全文]

活了大半輩子,現在才知道,無論意識形態如何對立,政治立場如何不同,只要抱有慈悲心以及平常心,無論你走到哪裡,都會覺得舒服,受到尊重和人家私下裡對你的議論。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跟錢沒有關係。“慈悲心”應該可以培養:一培養:無論喜歡的人,不喜歡的人,看到都微笑,主動和人家打招呼,其實就是一種慈悲心。因為,你從此沒有了愛憎分明,你才[
阅读全文]

把香港建設好,於國於港於民都受益無窮。其他人都是打份工。這可能是大多數香港有識之士的共同心聲。眼下,香港立法會選舉在即,競爭如火如荼。全港居民都盼著香港有變化,上下同心,令香港重現往日東方之珠的輝煌。過去老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就香港而言,我理解:“營盤”就是國家;“流水的兵”就是香港回歸以來,為香港的發展[
阅读全文]

過去有一句老話叫“信則有,不信則無”。意思是:凡事相信,就真的會有神奇出現;反之,如果不相信,神奇的東西則不會出現。好像我懂事以來,前後40多年,我都記著這句話像座右銘一樣。感覺一些有故事的人,對這句話也是深信不已。我可能是個怪人。退休以來這麼多年,我突然覺得:“信則有,不信則無”這句話,可能有些問題。如果拿來解釋今天的世[
阅读全文]

我在X平台上,看到美國地方選舉已經塵埃落定。民主黨大獲全勝,各路痛罵特朗普政府的人,可謂歡天喜地,奔走相告。有人說,美國社會這樣玩,早晚會把美國玩死。外界似乎也看不懂美國人的自相矛盾,以及她的運行邏輯。頗有點中國老話說得“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的味道。先說“外行看熱鬧”。我看幾乎所有的世界媒體,從歐洲到亞洲,從大媒體,到[
阅读全文]

90年代末,中國大陸城市掀起一股古典音樂發燒熱潮。我也不知哪根筋上來,也跟著一個應該有點音樂細胞的做生意的香港人,總會在週末和週日的兩天,跑到當時廣州古典發燒友最多的白天鵝賓館,聽據說是身臨其境的乾淨、純粹的古典音樂。我算是音樂門外漢。跟著這個香港佬,慢慢也玩起了還算陽春白雪的古典發燒。當時還覺得蠻有意思。後來我才知道,香港人玩古典音[
阅读全文]

今早看到新聞:得知小布什時代的副總統切尼因為心臟病離世。都說大人物可以活到150歲,感覺切尼的84歲壽命似乎短了點。如今,人類醫療條件好了,不要說大人物愛惜生命,希望一輩子風風光光,有頭有臉;稍微有點小錢的中年人士,也都想著法子讓自己神清氣爽,盡可能舒服到退休的年紀。看來,人類只要有權有錢,都想活得久一點。這可能是硬道理。我一直以為,只有[
阅读全文]

我看特朗普發動的關稅和貿易大戰,令世界打得不可開交。特朗普本人為了踐行“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誓言,也是豁出老命到處飛:一會兒歐洲(英國),一會兒亞洲(馬來西亞、日本和韓國);一會兒阿拉斯加見普京,一會兒德州察看災情;一會兒關心基督教兄弟被人欺負要收拾尼日利亞,一會兒又出面調和中東停火,見證柬泰和平協議簽署。每天跟打仗似的。一張嘴[
阅读全文]

我最近看到好幾個<有關老齡化社會的報告>,還是有些驚訝:聽說台灣地區的老齡化情況特別嚴重,說是每3個台灣人,就有一個60周歲或以上的人士,應該算是超高老齡化社會了。人口增長出現反剪刀差的窘境。香港情況也不容樂觀。據特區政府統計:截至到2024年12月,香港社會60周歲或以上人士,也有170萬人。意味著每4個香港人中(750萬總人口),就有一個60歲或以上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