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近日看到一个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这一期是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选拔的节目。当然,其中不乏关于读音标准如否的问题。也会必然涉及一个人们常常说到的一个书写一样,意思一样,但是,发音不一样的问题。比如“说(shuo)服”与“说(shui)服”就是一个考核标准。这两组词,知道发音不同可以表明自己碰巧读了一篇古文“触龙说赵太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很久以前,张艺谋导演了一部电影,名为:一个不能少。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倔强而又有点“轴”的,一个临时工待遇的,乡村女教师历经坎坷只是为了把自己教的班级里一个因为某种原因,放弃学业到城里打工的少年,找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的故事。多年后,在美国,我居然见到了现实版的“一个不能少”。不过,这次挽救“失学”学生的不是个体女教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去年底格瑞斯搬入新的公寓,生活状态发生大的改变。一家人,除了格瑞斯那个人渣丈夫,孩子们的人渣父亲在监狱外,视乎快快乐乐,或许还有很强的幸福感,至少小孩们应该有着很强烈的幸福感。尤其是我可以感觉到格瑞斯小女儿贝拉的快乐。 当我对贝拉说:恭喜你有新家。 贝拉同样兴奋的回应:椰,我会有自己的床了。。。。。。 听到这句话,多多少少让我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近来看了一部讲述了几个各种不同身份的移民在美国的奋斗和艰辛,漂泊与拼搏的电影,名为“穿越国境”(CrossingOver)。其中的一个年轻姑娘塔斯利玛的故事令人感慨和深思:言论自由是真的自由吗?塔斯利玛·贾汉吉尔(TaslimaJahangir)出生在孟加拉国,三岁时被带到美国,然后在美国上了大学。911事件后,她在大学的课堂上一次演讲时,表示说人们应该尝试了解911劫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25-09-15 11:16:45)
上一周经历了一件事:长达一年半得法律诉讼落下了帷幕。 先介绍一下背景 二年前,公司需要招聘工人,丹妮亚前来应聘了。 记得大概是个午饭后的时间。她和经理面试后来到我的办公室。了解她的工作经历后,我印像中问到一个她是如何处理与有矛盾冲突的上级的问题?她的回答让我感觉她是那种会以请求的口气说服经理的那种员工。。。。。。当然,那是我的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4+4的董小姐造假丑闻貌似尘埃落定。但是,事实应该远不如此。谁被处理实际已经无关紧要。14亿人处理19个,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但凡有点良知的人都应该思考这种天方夜谭的事情到底为什么会发生?体制的问题肯定是脱不了关系,问题太大,我们普通小老百姓只有望洋兴叹。我想探讨一下的是:涉案的方方面面的19人居然有院士,教授,博导,基本上都是高知纷纷卷入,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8-16 10:32:08)
不知道哪个名人说过:科学造福人类,也将毁灭人类。除了已经知道得核武器是个祸害外,近20年来祸害人类的就是智能手机。想当初,我也是用过大哥大的人。手机的笨重是手机给我的第一印象。虽然手机后来发展的越来越小巧,但是也只是限于通话的功能。刚到美国时候,在某个大学里当学生。那时候我还没有手机。某一天一个同班的台湾女学生午饭时间突然收到另一个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朋友圈发来一个视频,是各国空姐穿自己民族特色或者自己设计的特色空姐制服展示优美的姿态的介绍。 我转到某个群里。没想到群主说:坐了个经济舱,还想看空中选美? 虽然没有免费看选美的奢侈的想法。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空姐长相赏心悦目,谁会反对呢? 不久前,相继乘坐了几个国家的航班,包括美联航,国泰,韩国航空,国航。我的体会是: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格瑞斯失踪的女儿找到了。 失踪六天之后,在警察叔叔的不懈努力下,在朋友的大力协助下,在亲人的大力支持下,格瑞斯的女儿伊斯梅尔终于回到了亲人的怀抱。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伊斯梅尔的失踪显然不是由于她的自闭症引起的。 案件还在调查之中。但是,基本的情况是: 两月之前,伊斯梅尔认识一个同校的女同学,随之两人在成为社交媒体互相加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上周四格瑞斯的18岁的女儿在上学的途中失踪了。
格瑞斯有三个孩子,一大一小两个女儿,儿子在中间。
大女儿叫伊斯梅尔,儿子叫安久,小女儿叫贝拉。
大女儿出生长大到四五岁的时候,老是沉默不语,也不合群,学习有点糊涂。带到医院去看,被医生诊断为自闭症。
但是,好在格瑞斯也是一个坚强乐观的女性,并没有被这个“自闭症”压倒,依然生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