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队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个人资料
博文
少林轶事(32)地下石窟,死寂重新降临,只剩下漆黑水潭微微荡漾的涟漪和令人作呕的腥气。石锁僵立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实在无法理解眼前这匪夷所思的剧变:那个在少林寺冷酷刺杀玄痴、在百草轩后院诡异拦路的小沙弥,此刻竟以这样神圣而强大的姿态出现,出手就喝退了那恐怖的潭中怪物?他到底是敌是友?是佛是魔?白衣僧人——或许不能再称之为小沙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10.13-18 格兰迪溪房车营地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少林轶事 (31) 夜色,再次掩护了石锁的行踪。 离开了永泰坊那间弥漫着墨臭与陈旧往事的小院,获得王家祖祠密径的石锁并没有因此轻松,心情反而更加沉重。老人最后那充满恐惧的警告——“那里面……有东西!看守的东西!不是人!”——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着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不是人的东西?会是什么?妖物?鬼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美国二号公路沿途初雪景(2025.10.14)[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少林轶事 (30) 东天泛白、晨曦微露时,洛阳城的黑暗有所缓和,但石锁心头的寒意与惊悸却丝毫未减。 少年石锁衣衫褴褛,浑身沾满狂奔夜的尘土与露水,终于看到了前方那片巍峨庄严的建筑群——白马寺。 “白马驮经”之地,佛教传入中原后的第一座官办寺院。千年古刹,香火鼎盛,晨钟悠扬,清冷的空气中似有难以言喻的宁静与祥和。寺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10-10 20:10:55)

我唱赞歌献祖国 白继周 最近网上盛传藏族歌手齐丹布演唱的歌曲《我唱赞歌献祖国》。个人理解,这首歌之所以红火,一是应景十月一日的祖国76周岁诞辰,出于对祖国的热爱;二是歌词凝练有意境,旋律清新悦耳朗朗上口;三是歌手的音质确实漂亮,高音区音色明亮,具有穿透力。为了便于讨论,我先将吴国清撰写的歌词推荐于后:
白云朵朵,山鹰飞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少林轶事(29)修文坊位于洛阳城南,并非显赫权贵所居之地,反倒多是些中下级官员、不得志的文士以及清贫书院聚集之处,巷弄狭窄,屋舍古旧,却自有一股闹中取静的书卷气。“集贤书寓”的门面并不起眼,只是一扇普通的黑漆木门,门楣上挂着一块半旧匾额,写着“集贤”二字,并无“书寓”之称。若非周老夫子指明,石锁绝难将此地与什么秘密情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少林轶事 (28) 黄河的怒涛在身后渐渐平息。石锁费力地将那条破旧的小船拖上洛阳北岸泥泞的滩涂,精疲力竭地瘫坐下来,大口喘息。晨雾弥漫,对岸巩县的轮廓已然模糊,只剩下滔滔水声。 短暂休息后,石锁不敢久留,起身向着洛阳城的方向走去。北郊地势开阔,农田村落各得其所,远非巩县那般“山河四塞”,却自有一种帝都畿辅的恢弘气象。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少林轶事 (27) 城南的夜晚,比城北多了几分荒凉。远离市井的喧嚣,只有风声掠过荒草和残垣断壁的呜咽。黄河的涛声沉闷而拥挤,仿佛大地的心跳。 石锁按照慧明法师的嘱咐,避开零星散布的民居,一路向着青龙山方向潜行。慈云寺香火断绝已数百年,其后山的废窑更是人迹罕至。 越靠近山脚,地势越是险峻。石锁终于在一片茂密的丛林背后,找到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年9月26日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