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美中友谊影像图片展》纪念二战胜利80周年在亚特兰大隆重开幕若敏2025年8月30日上午11时,为纪念二战胜利80周年而举办的“中美友谊影像展”在亚特兰大JohnsCreekEvent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吸引了逾200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出席,美国退伍军人协会代表、JohnsCreek市市长、州议员、韩国商会会长以及多个社团代表亲临现场,共同回顾二战期间中美两国并肩作战的历史时[
阅读全文]

《海风与烛火:Kiawah的生日记》——南卡海岛纪行每一段旅程,都是时光赠与的礼物;每一篇文字,都是心底留存的光。文/若敏八月流火。刚刚结束追寻北极熊的旅程,8月15日,我们便驱车南下,前往南卡罗来纳的Kiawah岛。车轮碾过查尔斯顿以南的乡间小路,窗外的橡树与木兰花在烈日下摇曳,把暑气打碎成细细的光斑。Kiawah岛位于查尔斯顿以南约25英里,是一座不大的[
阅读全文]

《胡佑华教授:援外岁月中的坚守(5)》若敏一、中阿友谊的背景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西北部,濒临地中海,资源丰富,素有“北非油库”之称。1958年,中国与阿尔及利亚正式建交。周恩来总理曾于1963年和1965年两次访问阿国,以表中阿友好。阿尔及尔市还将一条街道命名为“北京大街”以作纪念。自1963年起,中国开始向阿尔及利亚派遣医疗队。均由湖北省卫生[
阅读全文]

《SanDiego,45年后的闺蜜重逢》
若敏
【第一日·重逢的喜悦】
八月的风带着太平洋的咸涩,我降落在加州圣地亚哥。2025年的夏天,我们终于赴了一场跨越四十五年的约会。
这场筹备已久的闺蜜之旅,由毛毛同学在她位于拉霍亚(LaJolla)的海边别墅热情做东。
相聚的日子定在8月21日至24日。大家从华盛顿DC、亚特兰大和休斯敦赶来,荣同学则刚从中[
阅读全文]

亞城慈濟:Sandra老師的盒子蛋糕文/若敏8月4日,亞特蘭大慈濟香積廚房再次熱鬧非凡。灶上蒸煮香氣四溢,餐桌上佳餚琳瑯滿目,一場既溫暖又專業的「盒子蛋糕」教學課,在人聲鼎沸中拉開帷幕。擔任主講的,是來自「一凡」的烘焙老師楊雪梅——一位曾深耕IT行業30年的工程師,如今卻在廚房裡找到了更「柔軟」的人生方向。更加驚喜的是,她80多歲的母親與妹妹也一[
阅读全文]

《一席夏味》文/若敏8月1日,蝉声渐稠的黄昏,我们踩着夕阳余晖走进李家。厨房里,罗总正系着围裙翻炒,锅铲与铁锅的碰撞声,仿佛为这个夏夜奏响了前奏。九人围坐一桌,期待着这场盛夏私宴的精彩上演。来自加州的罗总亲自掌勺,为我们奉上一桌地道的淮扬菜,美味与回忆交织,令人回味无穷。宴席从四道冷盘启幕,色香先行,味觉紧随:糖醋排骨琥珀透亮,一口咬[
阅读全文]

《胡佑华教授:恪守医道,敬业至诚(4)》
若敏
【留校分配:一段医学人生的起点】
1955年2月,李鸣真与胡佑华提前半年完成学业。当初他们考入武汉大学时,计划学制为七年,但新中国成立后,因医疗人才紧缺,学校决定将学制缩为六年半,提前毕业分配工作。
在毕业分配中,李鸣真与胡佑华的成绩均名列前茅,又是多年担任班级干部的骨干(佑华担任文体[
阅读全文]

《胡佑华和李鸣真教授,医学院恋人》若敏在整理胡佑华教授与李鸣真教授在医学院六年半的学习与生活时,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心生共鸣。那些校园里的琐碎细节,那些医学生日复一日的学习、实习、考试与成长,不只是他们的回忆,也牵动着我自己的记忆。我和Jack,也是从医学院时代开始相识、相知。我们也是在协和医院实习,走的就是那条从校园通往协和医院的路—[
阅读全文]

《胡佑华教授:山河破碎,走进抗日青年军(2)》若敏直到读齐邦媛的《巨流河》,我才真正明白,那些关于抗战的故事里,不只是血与火,还有一代知识青年的自觉与担当。他们原本可以坐在教室里读书温习,却在最危急的时刻,听从内心召唤,毅然放下笔,披上戎装,奔赴战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代人的生命答[
阅读全文]

胡佑华教授:书香世家,忠义传承(1)----胡佑华先生的家世与青年时期记事若敏【为记忆落笔,为精神留痕】在完成李鸣真教授系列文章的整理之后,学姐胡培怡医生又托我接手了一批新的珍贵稿件,其中既有李鸣真教授亲笔所写的回忆文章,也有胡佑华教授详实生动的个人回忆录。胡佑华教授的文字风格鲜明,文笔流畅、语言诙谐,常常在讲述严肃历史的同时,透出令人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