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莲

人生在世,以诚相待足矣。 我对人生充满希望,但随遇而安
个人资料
绿珊瑚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今天在清华老校友群看到群友们继续议论香堂村被拆迁一事,有人说:“现在的拆迁更蛮横了,现在的教授、院士也远比原来的不值钱了。大约二三十年前,要拆中关村北区,住在那里的何泽慧说,‘拆,可以啊,等我死了以后。’结果真就没敢拆。”我留言:“是的,我也听中关村的老科学家们说过何泽慧的故事,那一带的老住户,特别是科学家和教授们都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三十多年前的5月13日,我来到了北美。第二天是周日,小舅把我送到了一位台湾人办的家庭旅馆,那儿与学校(UCSF)很近,一街之隔。旅馆住着五六位大陆来的访问学者和学生,桌子上摆着当天的“世界日报”,那天的报纸登的几乎都是与母亲节相关的文章。从那天开始,我第一次知道了世界上有个节,叫做“母亲节”。它是1914年由美国总统威尔逊签暑的法案,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4)
(2025-05-10 00:57:34)
近日微信中正传着一段视频,某地区婚姻登记处两间接待室,办理结婚登记处空空荡荡,偶尔有人来办理结婚登记;隔壁却经常排着队,好几对夫妻等待办理离婚手续。我无从调查,搞不清楚这种场景有没有普遍性,但愿只是偶然现象。但是如今年轻人结婚成家的动力不足、生儿育女的愿望下降是很明显的趋势,原因留给社会学家探究,我只是随意说点个人的看法。
先说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Nothinginthisworldcantaketheplaceofpersistence.Talentwillnot:nothingismorecommonthanunsuccessfulmenwithtalent.Geniuswillnot;unrewardedgeniusisalmostaproverb.Educationwillnot:theworldisfullofeducatedderelicts.Persistenceanddeterminationaloneareomnipotent.坚持是无可替代的。才干如何?最常见的就是不成功的能人。那天才呢?“天才得不到奖赏”几乎成为谚语。教育怎样?世界上受过教育的废物随处可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今天第二次读到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教授那段名言:“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联想起我熟悉的一位北大教授,处事尖滑营利,漠视他人权益,刚好与“精致利己”对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5-04-30 01:59:52)

在NorthSanJose的山顶上,有个梦幻鸢尾花园.Nola’sIrisGarden 花园每年在peakblossomseason四五月时免费对大众开放.这里是春天 里梦幻的隐藏花园.有超过150种鸢尾花,花朵的颜色非常丰富。从经典的 蓝紫到罕见的双色渐变,每一步都带来惊喜. 花旁边还插着品种标签.我只记得有:路易斯安那鸢尾,紫红色的;有髯鸢 尾,长着毛绒胡须;还有一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我与知心姐姐的过往 2021年10月21日 《中国少年报》创办于1951年春,70年来熏陶过数不清的小读者,四个主要栏目《小灵通》《知心姐姐》《动脑筋爷爷》和《小虎子》,代表并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报社有个传统,编辑、记者在本报发表的稿件一律用专栏署名,我们与小读者通信、接听电话,或在相关报刊、电台发文和露面,对外统一使用专栏名称,不得以个人姓名取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在中关村的烟火中,有个和老莫餐厅同时代开张的西点铺—中关村茶点。而今天,68岁的中关村茶点铺即将停业了。门店将于五月底结束营业。 中关村茶点铺是1957年四月建立的。就建在中关村北区的18楼楼下。 那时北区刚建成不久,居住的都是中科院海外归来的科学家还有外国专家(他们大多居住在10号楼,12、13、14、15号楼),尤其是苏联专家多。考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6)

4月21日,欣喜看到我的忘年交小友潘蔚琳发来的消息,她的老爸—潘仲英教授完赛波士顿马拉松,成绩5小时27分15秒。不禁再次为潘教授所感动,太牛了,潘教授是波马赛中年龄最大的华人跑者呀。这也是他的第78场马拉松赛。 波士顿马拉松是世界上著名的马拉松赛事,于每年四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举行。今年的波士顿马拉松赛,中国大陆参赛674人,潘教授是年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25-04-17 18:23:09)

结识老孙是在旧金山的“纪念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卅周年”的活动中。我们都参加了大合唱。我们这组十来个人在刘老师家练唱,孙G就是组中人之一。刘老师文革前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声乐系,其老公不仅是清华大学高材生,还是清华文艺社团的男高音。刘老师夫妇指导着我们这群老知青。每星期聚在一起练唱。我的朋友weiwei与老孙是老相识,他们在刚来美国时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2)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