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稿)。政委张雷平刘振墉.炮三师的政委张雷平,又名邵泽浦,江苏沛县人,六四年授少将军衔。近一米八的个头,但看不出职业军人的豪迈风度,却显得文质彬彬的,更象是个教书先生。说话声调平缓,不紧不慢,对待下级态度和蔼,平易近人。
,。朝鲜停战以后,师部驻在江原道洗浦郡中平里的一条大山沟里,我们单位在山沟的最上头,向下约二、三百米,是师首[
阅读全文]
要提高.新生儿出生率,我有妙招。刘振墉。为了提高新生几出生率,有专家说要奖励几十万元,也有官员说要给予买房补贴,等等。都是高大上的主意。说的空话。我的办法很简单:。第一、全国各地办几千个育婴堂或孤儿院,特别的在大学校园附近,产业园区附近。有婴幼儿来送养,來者不拒第二、不追查婴幼儿的父母,难得糊涂。第三、接受到弃婴,立即办理户籍。每年[
阅读全文]
领养是中外友谊的一道桥梁刘振墉1999年的中秋节,和正客居在美国的东波特兰,那是缅因州的小城市,华人较少。中秋节的聚会,借用教会的礼堂和厨房,出面组织者是“华人联谊会”和“美华友好协会”。那天中国人到了有二三十人,美国人也有二十人左右,其中小女孩占了半数,都是从中国领养来的。这些小女孩都在两岁到六岁之间,穿着讲究,发育良好,一[
阅读全文]

藝文上下古今我愛讀報劉振墉2024-11-2901:00ET我喜歡讀報,是從讀壁報開始的。小鎮中間有座石頭橋,橋的西南角上是一塊空地,空地的南沿有一面平整的磚牆,常常有人將報紙貼在牆上,我就經常站在牆前面讀報。幸而我不是近視眼,無須貼牆很近,報紙上端的內容,只要踮起腳來,或者略許後退半步,仍然能看得清楚。遺憾的是,這些報紙不是天天都有人貼,而是隔三差五才[
阅读全文]
,
毛泽东的民族政策是愚蠢的
(转发)维克多雨
中共在夺取政权之后,抄袭苏联的少数民族政策。1955年的对全中国人民进行民族身份识别,然后根据公民的民族身份属性,给与每个公民不同的福利待遇。简单说,就是少数民族身份属性的中国国籍拥有者,给予超国民优待。中共悍然废除了新疆省、宁夏省、广西省、西康省等行省,改制为用当地某个少数民族的族名冠[
阅读全文]
我與寺廟的緣分劉振墉我五歲時,大表哥成了我的啟蒙老師,私塾就辦在我家南邊百多米遠的關帝廟裏。記得入學第一天,家人將我領到關帝廟的前殿北側,一間小屋子裏子坐了二十幾個小孩,正面牆上貼著孔夫子的畫像,桌子上還放著“天地君親師”的木牌位。表哥帶我恭恭敬敬的瞌了五個頭,我就成了孔夫子的入門弟子了。“人之初”還沒讀到兩個月,日本兵[
阅读全文]
“申报”是真正的好报纸
刘振墉
申报这个名字,是我儿时从母亲那儿听来的。
我家住在农村集镇上,街道两侧开了很多小店,也有些行商跑上海、无锡,带来了外面的信息,母亲是文盲,听得多了,就以为任何报纸都叫申报纸。但是从我识字时起,却什么报纸也看不到,这是因为日寇入侵,大多数商家关门歇业,排门紧闭,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少了。
直到1947[
阅读全文]
积肥刘振墉(世界日报"上下古今")
1969年冬天,我们全校教职工,奉命来到运河水利工地,与民工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
湖滩上排列着一个个用芦苇搭建的工棚,每个工棚住三十多人,其中约七、八成是民工。民工们全是江苏宝应人,宝应属是低洼水网地区,农民们个个都会撑船捉鱼。通常他们是同村人,属于一个生产队。
一个工棚既是劳动单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