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琴闲话

人生路漫漫,我想边走边说。
正文

德语课上的大国情怀

(2006-04-02 00:24:56) 下一个

    为了参加德语Zertifikat Deutsch考试,我在Volkshochschule报了个中级班学习。这个班安排的是两个老师,AnjaClaudia,每周她们分别上两天课。

     Anja是土生土长的西德巴伐利亚州人,传说中这个地方的人比较傲慢,保守和势力。她通英语和法语,说话很快,很喜欢吞音,而且很喜欢用比喻,就好像我们中国人喜欢说歇后语似的,作为外国人,我经常犯糊涂,所以多少有点排斥她的课,但是她教学方式确实多种多样,听说读写变着来,相比较这点,Claudia就显得有些死板。       

    Claudia是原东德人,她给人感觉总是很亲切,她很细致,细致的就象刚出嫁的邻家小媳妇,生怕你没有听懂,不厌其烦讲啊,写啊,甚至还画个小漫画,整堂课下来,大部分时间都是她在讲。有人说,这就是社会主义的产物,社会主义的教育喜欢填鸭,可是饱受十几年填鸭式摧残的我,结果这时候还真是觉得填鸭特别对我的胃口,每次只有上她的课我好像才有些得心应手。

    这个班里有个美国人,因为我来的比较晚,我没有听到她的自我介绍,不知道她在这干什么,我只知道她是美国人。好几次她拿着她的小字典准备查单词的时候,Anja总是亲切地问她什么词,然后用英语跟她解释,因为德语中融入了很多英文单词,每次到她念课文中有英文的时候,她总是一口纯正的美语。她行为举止很酷,但绝对不是没有礼貌,早上见面的时候,她也会露出笑脸说早上好,但是她上课很少发言,虽然她的德语一听就是非常好。好几次老师轮流问周末干什么了的时候,她经常说的是滑雪等等,我感觉她有那种英国贵族的气质,不苟言笑里闪烁着无法言状的自信。

    但是实在让我大跌眼镜的是,有人告诉我,她在德国是au pair Mädchen,这用中国话说就是吃住在德国家庭里挣点零花钱的小保姆。我当然不是看不起小保姆,德国对职业也并不那么分贵贱,我只是怎么也不能把她的举止和小保姆联系起来,我甚至都认为她可能是英国贵族后裔,英国贵族后裔怎么能和小保姆PK?小保姆应该都是俯首帖耳,言听计从的,我实在想象不出,她在人家的家庭里是怎么用这种气质哄小孩睡觉的。

     要说解释,这只能说确实是强势文化。当人的国家强大的时候,不管他是干什么的,他总是很自信,他总会认为自己比别人棒。我突然之间想起Claudia说过,说中国人是个笑着的民族,中国人看见人总是微笑。微笑有很多种解释,表现自己讲礼貌要微笑,讨好人要微笑,等等。在这我能不能做这样的想象,也许因为我们中国在世界上还不是很牛,所以我们的国人心理总有些谦卑,我们总是微笑,哪怕我们不愿意笑,没有什么可笑。就好像可以这么比喻,师傅的脸可能总是绷着的,因为在他眼里,很多事情都是小儿科,他是最棒的;而徒弟的脸总是微笑的,因为他是谦卑的,他想让师傅待见他,从而他有一天也能成为师傅。当然,这个比喻未必恰当,肯定有人认为我这是胡说。

    其实强势文化是无所不在的。就说在德国,很多西德人瞧不起东德人,认为这些年他们经济不景气,全是为了再建东德的消耗,东德拖的后腿。就说AnjaClaudia,前者来自西德,后者来自东德,她们之间就能看出西德人有些歧视东德人。有一次,Anja说起德国的国歌,她说这个应该是由Claudia来教我们唱,她自言自语对我们说,Claudia来自DDR(东德的简称),她会不会唱呢,也许应该会唱吧。然后她还是教我们唱了这首歌。当时我就想,这种话是什么意思呢,德国统一都十多年了,Claudia不可能不会唱国歌。Anja这么说是有点势力女人的味道,但是势力女人拿出来的论据是来自东德Claudia会不会唱国歌,这只能说明,西德人在骨子里还是有些瞧不起东德人的。

    有意思的是,在后来Claudia教我们唱这首歌,唱完后,班里的一个俄罗斯人,她指出,歌词和Anja写的有些不一样。Claudia微笑的说,请注意,她是微笑着,这种微笑和中国人的微笑极为相似。我是从这个网站里打印出来的,她把网址写在黑板上。还需要说什么呢,人类创造了很多文化,无形中还有了强势文化。

    我还想说说我们班里的一个日本人。她是个和善的日本女人。她住在另外一个城市,但是她喜欢每天开车20分钟到我们这个城市来上德语课,她经常迟到,迟到进来的时候很着急,边说对不起,边迈着小碎步。有几次下课的时候,我和她一起走,她总是跟我埋怨楼底下的停车费很贵,她只能把车停在火车站附近然后走过来,等等。我认为,这好像是比较发达国家人们的共性,他们不显摆,不做作,讲礼貌,懂节约,不浮躁。这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

    但是她是个日本人。我骨子里是有些大国情怀的,虽然我也认为所谓抵制日货有些自欺欺人,但是我总想,那小日本在过去是跟着我们中国屁股后面转悠的,他们的历史文化是什么历史文化,我们是什么历史文化,他们凭哪点跟我们比博大精深?

    可是偏偏几个同学,波兰的,俄罗斯的对日本分外好奇,经常问她有关日本的习俗,特别是对日本的和服,仔细问了个遍,弄得第二天她还拿出自己的和服和穿和服的照片给大家参观。我想那个时候,她心里肯定荡漾着民族的自豪感。而我们中国,我们那妖娆多姿的旗袍,却无人问津,说实话,我心里有些酸酸的,虽然,不可否认,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感兴趣,包括有时候在街上还有人用汉语你好跟我打招呼,但是就是在这一刹那,人们的眼神里没有中国。

    我记得我上Anja的第一堂课,是有关礼仪方面的。Anja跟我们讨论课文,在西方国家,人们经常用亲吻和拥抱来打招呼,在亚洲比如日本,对于不同的人他们的鞠躬的度有所不同。当时,Anja问我,比如说,在中国当我早上起来的时候,我怎么和我的母亲打招呼。我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有时候点个头什么的。她和同学都感到非常惊讶。我并不怎么稀奇这种惊讶,这本身就是文化差异,我们中国人就是含蓄,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我又想,日本把鞠躬的传统延传至今,韩国人也有很多类似的礼仪以示对长辈尊敬,可是我们中国为什么却把老祖宗的礼节跟老祖宗一起埋葬在地底?我们也有很多啊,比如作揖什么的。或许是革命时间长了,什么都革了,弄得以礼仪之邦自居的中国大国在德语教科书里连举例子都被日本和韩国代替了,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今年是莫扎特诞生250周年。为此我们的课有一个星期专门讲音乐。Claudia和我们讨论有关德国各个音乐时期和代表人物,包括现有的流行歌手和歌曲,还有乐器的德语说法等等。对这样的课我是很感兴趣的,但是确实是一窍不通,除了钢琴和小提琴我能想象一下大概的样子和声音,其他很多乐器,或许我能背几个这样的单词,但是绝对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样子或者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其他同学,他们可以津津乐道,这种情况不光是音乐,还经常发生在运动,地理,自然等方面。当AnjaClaudia问我有关这方面的见解时,我只能说,我对这方面知识很少,所以不知道。她们一听总会解释,对,毕竟这是欧洲文化,和亚洲文化截然不同,肯定不会有很多了解。往往这时候那个日本同学会搭腔,我们日本人对这方面有些了解。是的,不得不承认,同样来自亚洲,她确实比我知识更丰富。

    为什么呢?撇开我的主观因素不说,就说说客观因素。我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不是很富有,但绝对不是贫穷,我想我的家庭水平完全可以代表中国普通家庭水平。在我上学的时候,只有语文,数学等是主科,例如音乐这样的都是副科,我们一眼望不到边的是中考,高考,没完没了的考试。即使家里有钱让你学点个人爱好,你搭得起那些时间吗?我想,像我这样顶个贫瘠的脑袋吃饭走路的,中国还有很多很多,这真的不能算什么好的事情。

   或许这一切只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不足挂齿的小事罢了,但是细细思量这些小事,还真有些耐人寻味,我们总是在耐人寻味中不断地认识了自己,不知道读这篇文章的人,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