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11)
2011 (248)
2013 (207)
2014 (113)
2016 (71)
2017 (58)
2018 (149)
2019 (194)
2020 (212)
2021 (295)
2022 (175)
2023 (110)
2024 (302)
2025 (23)
黑塞是长年侨居瑞士的德国小说家、诗人、随笔作家、文艺批评家、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悉达多》、《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其代表作《荒原狼》(Steppenwolf,1927)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曾轰动欧美,在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对欧美青年、前苏联青年甚至日本青年产生极大影响。黑塞是当今世界上拥有最多读者的现代德语作家。二十世纪文学中没有其他作品可以与《玻璃球游戏》(The Glass Bead Game,1943) 相提并论,只有独特的黑塞会写出这部绝无仅有的作品。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他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2年出版的《悉达多》(Siddhartha)是影响欧美一代青年成长的必读书,曾经是西方大学生人手一册的读物,畅销全球达70年。在人类文学史上,《悉达多》以诗意的语言,对个人生存意义进行透彻的探索,已成为寻求个人解脱和世间真理的迷茫之人的代名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美国掀起了黑塞浪潮,美国作家亨利·米勒推崇黑塞为“欧洲佛”,导使成千上万美国青年追随“圣黑塞”。
黑塞作品的主人公们总是置身于旅程之中。他们由于无力控制外在的现实,转而寻求个体的发展、实现和意义。黑塞的作品从来不以情节取胜,而是着重展现内心冲突。《荒原狼》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荒原上的狼,而是一个半人半狼的孤独的知识分子,他反对军国主义和战争,富于正义感,了解时代的病症,但又找不到出路,灵魂深处充满矛盾。作者对“荒原狼”的“狼”性和人性作了深刻的剖析和描述。
黑塞在很长时间里认真研究了东方的宗教信仰和哲学体系,他精通佛教,偏爱中国古代思想,最喜欢老庄哲学,东方神秘主义与自然哲学。他以他的作品架起了一座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他经过漫长沉思后认识到现代社会的病根在人性,而不在物质文明。他的“精神自传”《东方之旅》((Journey to the East ,1932)是黑塞对自我探索以及个体与整体关系的思考的结晶。《悉达多》、《东方之旅》和《玻璃球游戏》三部著作间有着亲缘关系,《悉达多》可以理解为是一篇序曲。
《玻璃球游戏》是黑塞的晚年作品,是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十二年磨一剑,是黑塞回溯其一生的精神体验的结晶。这本书十分晦涩难懂。之所以难读,是因为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长篇小说,而是以诗歌、格言、书信、传记、理论等等,以及一系列象征和譬喻编织起乌托邦设想的作品,他虚构了一个未来世界的寓言。它是小说,又像是心理学和哲学的综合体。
小说的主人公有:
音乐大师:克乃西特的精神导师,为克乃希特还是孩子时进入卡斯滕精英学校进行了考试。
普林尼奥·德西格诺里:克乃西特在世俗世界的对手。
雅各布修士:本尼迪克特修道院的修士,与约瑟夫·克乃西特在信仰上对立。
长兄:前卡斯滕学生,学习过各种中国文字和意识形态。
托马斯·范德特拉韦:约瑟夫·克乃西特的前任博弈大师。
弗里茨·泰格拉留斯:克乃西特的朋友,但也是如果卡斯滕人保持孤立,可能会变成的样子。
玻璃球游戏并非游戏,或者说是虚构的游戏,并没有真实存在的、实际可玩的玻璃珠游戏。游戏中的各种元素和符号,都对应着现实中的某种文化或知识领域,它涵盖了数学、音乐、艺术、哲学、科学、宗教等各种领域。它是针对人类知识,思想,象征的再组合和挖掘,最终达到类似于宗教仪式般的神圣性和美学效果,进而使参与者和观看者的精神获得凝练和升华。
玩家需要在游戏中运用各种符号和符码进行推理和破解,从而达到理解和掌握世界的目的。这些符号和符码非常丰富和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数字:数字在玻璃珠游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规则和结构。
字母:字母也是玻璃珠游戏中常用的符号之一,它们可以组成各种单词和短语,表达不同的意义和概念。
节奏:音乐节奏在玻璃珠游戏中非常重要,可以用来表示时间、运动和变化。
颜色:不同的颜色在玻璃珠游戏中也具有不同的含义和作用,可以用来表示情感、思想和观念。
图案和符号:玻璃珠游戏中还包括了各种图案和符号,如几何形状、星座、符文等等,它们都有着自己特殊的含义和作用。
要想玩好这个游戏,需要多年艰苦的音乐、数学和文化史学习。它的进行依靠玩家在看似不相关的话题之间建立深刻联系,是针对人类知识,思想,象征的再组合和挖掘。通过游戏,达到类似于宗教仪式般的神圣性和美学效果,进而使参与者和观看者的精神获得凝练和升华,最终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平静。在理想的国度卡斯塔里,个体和作为整体的人类达到高度和谐。
该作品第一部分是卡斯塔里后代一位历史学家为玻璃球游戏撰写的序言,介绍了“游戏”的来源、历史和意义。第二部分是正文——玻璃球游戏大师克乃西特传略。第三部分为附录,是克乃西特遗著,记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信仰者的传记。三个部分貌视互不相关,本质上却是既相对独立,与整部作品又浑然一体,密切呼应。
“序言”介绍玻璃球游戏是一个由譬喻组成的体系,它综合一切科学、文学、艺术、心理学、宗教和文化,却以音乐和数学为最内在和基本的构造成分,是通向宇宙奥秘的捷径。在一个未来的世界里,玻璃球游戏成了音乐和数学演变而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有的知识和精神财富。在这里,巴赫、亨德尔、莫扎特和中国音乐并驾齐驭,“中国古代圣贤”真的被视为圣贤,《吕氏春秋》被奉为经典,《易经》成为组成游戏的重要内容。作家努力熔铸世界文化于一炉,寻求不同文化的融和途径。按照黑塞的理解,倘若说欧洲古典音乐让人体会到一种勇敢倔强的开朗或悲剧的英雄气概,一种阳刚精神,那么中国音乐则让人感到温和、平静的中庸气息,一种阴柔精神,唯有一阴一阳的协调才符合太一之道,两者融合才可以达到最高境界。
黑塞也看到了现代人个体及整体所面临的困境,所以他在《玻璃球游戏》正文“游戏大师克乃西特传”里,幻想了一个理想的国度卡斯塔里,在这里作为个体人和作为整体的人类都达到了高度和谐。正文介绍了主人公不同人生阶段的无数老师,其中有两位属于东方思想范畴:音乐大师和中国长老。音乐大师是东方人,主人公的启蒙老师。大师告诉他你绝不要去渴求某种完美无缺的学说,我的朋友,你应该渴求自身的完美无缺;神性不在任何概念和书本里,而只存在于你自身。他向年长长老学习了《易经》、《庄子》、中国历法书法和水墨画,甚至学了中国的茶道和烹饪,当然还有隐士必修的坐禅功夫。克乃西特不断钻研进取,历经他对西方和东方不同文化范畴的内心体验,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和优越的组织才能,他终于精通了一切游戏规则,威望与日俱增,前任大师托马斯逝世后便被选为新游戏大师。
但是随着时光的消逝,年龄的增长,他发现这个理想的国度也有缺陷,克乃西特对学者们建立的精神秩序“科学、崇敬美、静修”产生了怀疑,他不满足这个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觉得在这种象牙塔里是不可能为民众做出贡献的。克乃西特的朋友特西格诺利最终一语点破:“在玻璃球游戏场里,每一只鼻子都擦洗得干干净净,每一种感情都安抚得平平静静,每一个危险思想都熨压得服服帖帖。这难道不是一个虚伪,教条,没有生育能力的世界么?”
克乃西特决定放弃这个乌托邦最高首脑的尊贵职位,到现实世界去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试图用教育来改善整个世界。克乃西特的最终选择,很容易让人想起毛姆《刀锋》里的拉里,在经历过顿悟之后,选择了一项最平凡的工作做一名小学老师。不同的是就在克乃西特开始新事业的第一天便不幸溺水身亡。克乃西特的死亡唤醒还处于懵懂状态的学生,再次鸣响了黑塞喜爱的主题“他必兴旺,我必衰微”。
作品第三部分克乃西特遗稿则是对正文的进一步补充,三篇传记写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原始母权制社会、古巴勒斯坦国和古印度国里的三位古代献身者的故事,它们恰恰是小说主人公克乃西特三种不同类型的变体,和正文主题密切呼应。
在《玻璃球游戏》中完全没有性描写,没有性冲动,即便对于黑塞来说,也是极其罕见的作品,女人被排除在外,全书只有一个女性有名字,还是很不重要的角色,黑塞甚至没有给她安排一句对白。这本书里没有男女情爱,只有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友情,很像古代中国诗人之间的感情。
《玻璃球游戏》的创作和希特勒的暴行几乎同步。对写作此书作者写下这样一句话: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明天可能即将遭受摧毁的世界上,他却如此细心雕琢、组合、推敲自己那些小小词汇,因为他的作为与那些今天盛开在全世界一切草地上的白头翁、樱草花以及其他绚丽花朵的情况完全相同。
— 境由心生 一切唯心造。
一不小心撞了车 :) 退休后去边远地区义务支教几年,是我的一个愿望。
赞好文!
—
+1 谢博主。
赞好文!
—
+1 谢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