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人趣话

此文纯系玩笑,其实看似丑的的东西背后也有非常美丽的一面,人生本来就是美丑共存的,依仗美丽而排斥丑陋是不符合自然法则的。
正文

评一首令山东人蒙羞的词-江城子

(2008-07-09 02:29:08) 下一个

  山东自古以来不知出过多少著名的文人诗客,也不乏流传千古的绝世佳句,因为当时的传播工具只限于口传心授和书信传递,可能还有很多佳作封尘书柜楼阁,不被发现也未可知。然而现代传播方式的改变,极大的拓宽了一些人的成名之路,无论是正名还是偏名,一夜之间红遍互联网的例子也不在少数。但凡舞文弄墨者,素以淡漠功名、飘逸洒脱为性,凭阴阳论日月,诗酒为伴,山水为友,狂放吟诵之下,一首首传世佳作如石上清流般源源流淌而至,令人叹为观止。就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之下,近来在网上却看到一首发表在齐鲁晚报青未了专栏上的词,被网友们戏称为废墟下的幸福鬼的-江城子,这首词立意偏持,用词拙劣,通篇几尽阿谀溜须之能事,看似歌颂英雄,实则难掩作者抱大腿的丑恶心灵,无端玷污了遇难者的清白和救助者的忘我精神,不仅看暴了民众的眼球,也令懂诗词者呕吐不止。我是一个山东人,现旅居海外,当我看到网上的激烈评论时,作为一个爱自己家乡的山东人,我就像被人抽了两个嘴巴似得难受。山东人素以憨厚老实、质朴粗旷著称,没想到这次因为一首江城子竟被人安上了一顶山东人喜欢溜须拍马的帽子,气愤之下我想问问这位王作者:你作为一位有作协头衔的资深专业作家,写出如此拙劣的献媚之作,究竟是笔拙还是脑劣?是因为当领导了二十年没出作品手生?还是二十年没扶正手急?

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中,作者写道:“天灾难避死何诉, 主席唤, 总理呼,党疼国爱, 声声入废墟。

 以下附江城子固定平仄,括弧内平仄均可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十三亿人共一哭,  纵做鬼,也幸福。  银鹰战车救雏犊,  左军叔,右警姑, 民族大爱,  亲历死也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只盼坟前有屏幕,   看奥运,同欢呼。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就在这一塌糊涂的平仄韵中人们所能感受到的作者意图竟是有了他们的救助作鬼也幸福。

  象这种前无古人、转着圈丢人的烂词,以后少给山东人脸上抹黑!就这词作水平,山东的诗人们是不是该反省一下?作协的大人们是不是该懂点儿诗词韵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