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史海钩沉】战国奇葩——中山国

(2006-03-08 22:18:08) 下一个

 

【史海钩沉】战国奇葩——中山国


一、历史变迁


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少数民族狄族鲜虞部落,为姬姓白狄,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姬姓是周王族的姓,白狄的来历,有说是周文王后裔毕万公的后裔,也有说是来自周文王封给弟弟虢叔的西虢国。西虢国历代国君世袭兼任周王朝卿士一职,同时有是三公之一,担负为周王朝南征北战、东讨西杀以惩罚不庭的任务,可能是周宣王时期虢国国君虢季子白北御獫狁﹐在內蒙古萨拉乌素河﹑榆溪河朔方城之后,其部分后裔就留在陕北了。鲜虞之得名出自鲜虞水,鲜虞水即今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于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鲜虞最早的发祥地。鲜虞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国语》一书中。该书记载,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太史伯答郑桓公问话时谈到,成周雒阳四周有16个姬姓封国,6个异性诸侯国,还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蛮、东夷及西北的戎、狄国家或部落集团,其中就有鲜虞。
春秋时期的鲜虞部落联盟,由鲜虞、肥、鼓、仇由几个部落组成,逐渐开始扩张势力。公元前652年春,鲜虞出击邢国,次年又征伐卫国,邢君出逃,卫君被杀,齐桓公联合宋、曹、邢、卫诸国的兵力挫败鲜虞,才将邢、卫两国从灭亡中挽救回来。
春秋中后期,鲜虞的主要敌人晋国,晋国采取了先吃掉鼓、肥、仇由等鲜虞属国,最后消灭鲜虞的战略。公元前530年,晋将荀吴借道鲜虞进入鼓都昔阳(今河北省晋县西),但并未灭掉鼓。当年8月,晋灭肥(在今河北省藁城县一带),俘国君绵皋,肥国旧地归属晋国。第二年冬,晋昭公得知鲜虞边境空虚,即以荀吴统率大军进,破鲜虞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峭岭)。公元前527年秋,荀吴率军攻鼓,俘国君鸢鞮,使鼓成为晋的属国。六年后,鼓被彻底毁灭。
公元前507年秋,鲜虞出兵晋国平中,大败晋军,俘虏晋国勇士观虎,报了晋灭肥、鼓,占领中人城的一箭之仇。
公元前506年,鲜虞人在有险可守的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建国。因中人城城中有山,故曰“中山”,这便是初期的中山国,中山之名始见于史书。《左传》记载:公元前506年春天,晋国拒绝蔡侯伐楚的要求,准备专心对付中山。公元前505年、504年,晋国两次进攻鲜虞中山,报“获观虎”之仇。此后对鲜虞中山国,史书中兼称“鲜虞”、“中山”。
公元前497年,晋国发生内讧后,中山从晋国的重压下获得喘息,开始介入列国纷争。
公元前494年,中山与齐、鲁、卫共同伐晋,取得晋国的棘蒲(在今河北赵县境内),将之列入中山国版图。前491年,晋大夫荀寅因晋内乱逃奔鲜虞中山,荀寅原是中山的死敌,但此时中山为了削弱晋国,将荀寅接纳到新占领的晋国属地柏人(今河北隆尧县西)。为报复中山国,公元前489年春,晋大夫赵鞅“帅师伐鲜虞”,大破中山,这次进攻对鲜虞中山国的打击极为沉重,以至此后20余年间史籍对中山国没有只字记载。
其后,晋国又把矛头指向中山国的最后一个属国仇由,晋国的智伯(名荀瑶)诡计多端,唯恐仇由国路险难行,遂新铸大钟一口,诡称送给仇由国君,使仇由国“斩岸堙溪”以迎钟。仇由臣相赤章蔓看透了荀瑶的诡计,多次劝说国君,但仇由国君得钟心切,不听劝阻,七天之后仇由被灭。
外围扫清后,晋国开始进攻中山国本土。公元前459年至457年间,“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在今河北易县境内)。前457年,晋派新稚穆子伐中山,直插中山腹地,占领左人、中人(在今河北唐县境内),“一日下两城”,中山国受到致命的打击。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灭亡;前403年,赵、韩、魏被封为诸侯,形成秦、齐、楚、燕、赵、韩、魏七雄争霸的局面。中山国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开始了复兴。
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他的部落离开山区,向东部平原迁徒,在顾(今河北定州市)建立了新都。武公仿效华夏诸国的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对国家进行了初步治理。但武公不久即去世,桓公即位,桓公年幼无知,不恤国政,因此遭到魏国的进攻。魏国派遣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苦战,于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魏文侯派太子击为中山君,三年后又改派少子挚,后来击被立为魏国国君,就是魏武侯。中山国的残余退入太行山中。
中山被灭后,桓公经过20余年的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终于在公元前380年前后重新复兴了中山国,定都灵寿(今河北平山三汲附近)。
复兴后的中山国位于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因此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赵国在公元前377年、376年曾两次进攻中山国,均遭到中山的抵抗,没有成功。此后,中山国开始修筑长城。《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候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筑长城。”考古工作者曾在顺平、唐县等地发现了土石混筑的战国中山长城,长城高处约有3米,宽0.5-2.5米,做法是两侧挖地基,砌石块做边墙,中间用土和碎石填充。另据专家推测,中山长城可能在中山国西北边界,沿今唐县、曲阳、行唐、灵寿、平山、石家庄西南的太行山南下,止于邢台西北。

桓公去世后,中山成公即位,继承先祖遗风,继续学习中原社会制度,发展生产力,使国势得到进一步加强。在中山成王墓中曾经发现了九个铜鼎,说明中山国势增强,政治地位提高,敢于与各诸侯国王一样使用九鼎了。
成公时代发生了一件大事,对中山和赵国均有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引水围鄗”。鄗邑(今高邑县境内)原为中山属地,被赵国强占。前332年齐、魏共同伐赵,中山军趁机决槐水围鄗邑,迫使赵军龟缩在鄗城之中,直至齐、魏撤军,中山军队才离开这里。这次事件成为30余年后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消灭中山国的导火索,赵武灵王在公元前307年决定实行胡服骑射时,教训保守的公子成说:“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今骑射之备,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对肥义说:“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从中可看出“引水围鄗”事件对赵国造成的巨大震撼。
公元前327年前后,中山国史上最有作为的国王——王登上了历史舞台。此后十余年间,中山国富兵强,先是参与“五国相王”,再是伐燕取得大胜,“错处六国之间,纵横捭阖,交相控引,争衡天下”,达到历史的鼎盛时期。
公元前325年,秦国称王。秦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势、兵力已远远强于山东六国,开始向东扩张,占领了魏国的大片土地。魏极力讨好齐国,指望齐国派兵救援,齐却一直按兵不动。秦的扩张政策不仅使魏国惊慌不已,也引起韩、赵的恐惧。于是,公元前323年,由魏国犀首(即公孙衍)发起倡议,联合韩、赵、燕、中山几国共同“相王”,以抵御秦、齐、楚等大国的侵略。在称王的五国中,只有中山国是“千乘之国”,其余四国都是“万乘之国”,说明中山国的国力和影响此时已同赵、韩、燕等大国不相上下。
中山王所做的第二件大事是征伐燕国。公元前314年,燕国内乱,齐国打着平燕内乱的旗号攻进燕国。中山国见有机可乘,也背弃了与燕共同称王的同盟,派相邦司马赒率三军北略燕国,夺取燕国几十个城市,占领燕国疆土方圆数百里。这次伐燕,还掠取了燕国许多财物,并在同年用伐燕时取得的“吉金”(铜器)重新铸造了铁足大鼎和夔龙纹方壶,在上面铭刻长篇铭文来颂扬王和司马赒的功绩。
伐燕胜利后不久,王辞世,继任的由于内政外交政策的不当,中山国国力逐步衰落。
在对内政策上,中山国着重学习中原各国的养士制度,忽视了农业生产和军队建设。中山国君“好岩穴之士,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隘巷之士以十数,伉礼下布衣之士以百计数”,造成“战士怠于行阵”、“农夫惰于田”的现象,兵力日益衰弱,国家逐渐贫穷。除此之外,中山国政治腐败,大臣们勾心斗角,贪污受贿,后宫争权夺宠,也是国力衰败的原因,《战国策·中山策》用了大量篇幅记载阴姬和江姬争夺后位,司马喜耍尽政客的投机伎俩,使阴姬立为皇后的故事。而此时其他各诸侯国都在进行社会改革,限制贵族特权,提倡耕战,富国强兵。因此李疵受赵武灵王指派到中山国刺探消息回来后即说:“中山可伐也。”
在对外关系上,中山国在复国初期基本是保持中立地位,不介入其他大国的纷争,并利用魏、齐等大国与赵国的矛盾,制约主要敌人赵国,使赵不敢对中山轻举妄动。“五国相王”后,这种立场发生了转变,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中山往往依附一个大国去进攻另一强国,并不断改变依附和进攻的对象。这样不仅使中山国失去了和平发展的环境,而且四面树敌,孤立了自己。如北面的燕国,原为“五国相王”时的盟友,但在公元前314年,中山乘燕内乱随齐兵进攻燕国,彼此成为仇敌。原来依峙的齐国,也在“五国相王”时结下了怨恨。中山彻底被周边国家孤立起来,终于被赵国消灭。
中山国内外交困之日,正是赵国实行“胡服骑射”、国富兵强之时。赵国同秦国结盟,开始向中山发起了为时十余年的残酷战争,燕国也趁机进攻中山国,收复旧日失地。前299年,赵军攻破灵寿,中山国君出逃到齐国,最后死在那里。赵国立王尚为中山傀儡,296年,赵军攻灭中山国,将尚迁徙到陕西肤施,一代强国中山国自春秋末期立国,经过200余年时间,宣告最后灭亡。
中山国灭之后,其后人后来被秦国迁放太原,后逐渐由太原南迁,分散于湘、鄂、赣等地,并改姓为“易”,所以,现在的“易”姓为中山国王族的直系后代。
中山王世系
文公:约终于公无前415年
武公:约公元前414年-前407年
桓公:约公元前406年-前340年
成公:约公元前339年-前328年
王:约公元前327年-前313年
王:约公元前312年-前299年
王尚:公元前299年-前295年

河北省顺平县神北村的中山国长城遗址

图片附件: 003.jpg (2005-2-8 15:11, 26.02 K)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