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一隅

天涯浪迹,追随吾爱。 事吾能事,尽力而事。 与人为善,无争于世。 修身养性,逍遥心怡。
正文

念亲恩

(2006-05-14 23:48:38) 下一个

“每逢佳节倍思亲”,母亲节将至,一篇篇感人的思忆母亲的文章,更是揪起我想念父母亲的心弦。想起父母亲,便是一阵惭愧。父母养育我二十多年,而我长大后却游走他乡,不能经常陪伴他们左右……

母亲是一位平凡普通的农家妇女,勤劳善良,聪明能干。在她8岁的时候,外婆就去世了,母亲很小的时候就帮着她的父亲和哥哥姐姐带养3个弟弟,帮忙砍柴做饭,还要放牛挣工分,因而没有机会好好上学。不过,她很积极上当时村里的夜校扫盲识字,因而还认了不少字,也学会算术。少女时的母亲还很喜欢唱歌,听过的电影歌曲很快就学会,我现在喜欢唱歌应该也有母亲的遗传。

母亲嫁到父亲家后,作为大媳妇的她,更是独揽家务,里外操劳。印象中,爷爷奶奶对母亲不好,父亲有时候脾气也很不好,母亲也因而受了不少委屈,可她为了我和弟弟,任劳任怨。

二叔,三叔相继成家后,爷爷分了家,母亲的负担也减了不少,可她为我们家也没少操心。早期父亲跑运输经常亏本,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母亲为贴补家用,就每天踩着单车,驮着两大袋寿面(我们家乡一种很细很长的线面)走家串户地卖,常常早出晚归。农忙时节,母亲又要独揽农活,父亲经常跑车都没怎么帮忙。那时候,我和弟弟都还小,母亲忙里忙外很辛苦。现在翻看当年的照片,看到母亲瘦削的身影,都有点心酸。

庆幸的是,后来父亲有一个机会做加油店生意,母亲拿出多年辛劳积攒的1万多元钱投资,我们家的个体加油店才得以开张,那是在80年代后期。从那以后,我们家的经济状况才慢慢开始好转。平时母亲就亲自守着店,不用出去卖面,轻松了很多。开始几年,勤劳的母亲还坚持种田,农忙时我就帮着看店,送饭。母亲很心疼我和弟弟,农活从来不让我们姐弟俩插手。

家里开店的那十几年,是家里感觉最好的时候。虽然我们一家四口要就着柴油汽油的气味吃饭,可我们每天三顿都能吃到母亲做的可口饭菜。不像之前,母亲出去卖面的日子里,我跟弟弟中午在家只能以我做的蛋炒饭果腹。母亲精明能干,一个人把店里的生意打理得清清楚楚,父亲则主要负责采购和一些运输业务。我和弟弟也经常在店里帮忙,晚上有空的时候,妈妈还教我唱一些红色歌曲,跟我说很多她小时候的故事。有时候,我就教妈妈看报纸,识字。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

父母亲读书都不多,一直有着遗憾,就把希望寄托在我和弟弟身上。还好,从小我就比较自觉,念书从来不让父母操心。不过弟弟就没过好初中那一关,竟然跟社会上的一些小混混走到一起,成绩也一落千丈。父亲是个火爆脾气,一被人告知弟弟跟人打架,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弟弟狠打一顿。有时候弟弟真是被人欺负了,父亲也照打不误,弄得弟弟很不服父亲,更产生了叛逆性格,更是跟社会上的人走到一块儿。

那时候弟弟是没有心思好好念书了,上学就经常逃课,也经常晚归。这可急坏了母亲,深怕弟弟深入歧途,走上不归路。母亲只好看紧弟弟,每天放学就到学校接他回家。母亲也把弟弟那帮狐朋狗友的住址摸透,跟他们的母亲连成统一战线。每回弟弟跑出去玩,晚上没及时回家,母亲就挨家挨户找,总能把弟弟找到,愣是把他得回家。弟弟不服父亲,却过不了母亲这一关,就这样躲过了不少群架,那时候也没出大乱子,而弟弟的一些朋友,父母没看住的有好些都进了劳教所。后来父母把弟弟送去当兵,才把弟弟这只烈驹驯服了。当兵回来,弟弟就懂事多了,虽然后悔当初没好好念书,但也踏踏实实工作。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多亏了母亲的爱和毅力,才挽救了弟弟的一生啊。弟弟如今也很感激母亲当初为他所做的一切。

 

我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考到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父母虽有点不舍得我远行,但都替我高兴,为我自豪。第一次去北京,我是和父母亲一块儿坐飞机去的,这是父亲给我的奖励,他们也顺便去北京旅游一趟。这时候弟弟已在军营,不能和我们同去。那是我们第一次坐飞机,当飞机在九霄云外平稳飞行时,我们欣赏着机窗外白雪一样的云海,很兴奋……

 

记得去学校报到的时候,登记大厅塞满新生与父母们。有好多项手续要办,我排队办一项手续,父母亲就帮我排其它的队伍。等我们登记完,父母亲都已是满头大汗了。他们把我送到宿舍,才放心离开。分别的时候,我们都很平静。

 

有着中学住校的经验,我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全心投入到学习与各种活动中,倒也不怎么想家,想父母。开始那一阵,我就只是定期写信给家里报平安,问候家里,也鼓励母亲给我写信。后来我收到母亲的一封亲笔信,叫我不要担心家里,安心读书,照顾好自己。这是母亲写过的唯一一封信,虽然她的字迹歪歪扭扭,也有很多错字 ,但我能够看得懂。我很高兴母亲能给我写信,并一直珍藏着这封信。后来有了IP卡,我就每周末给家里通一次电话。有一次听母亲说,她把我寄回家的信拿给邻居看,邻居都夸我很懂事,母亲带着很自豪的语气,我听着很欣慰。

 

转眼到寒假,我和同学一起坐火车回家。当火车终于到站,我拖着行李走向出口处,老远就看到父亲站得高高的,在人群中搜索我的身影。我连忙高高摆着一只手,跟父亲打招呼。终于回到父母亲身边了,一种很幸福的感觉。隔了半年,父母亲都显得老了一些,我又不禁心里有点酸酸的。那天,母亲特地穿了一件新做的唐装,我直夸很好看,母亲很开心。坐着父亲的车,我们一路上拉着家常,不到一个钟头就到家里,那时已经晚上9点多了。母亲之前都已经给我煲好墨鱼猪肚汤了,这是母亲的拿手靓汤,我和弟弟的最爱。很快她就给我煮了线面泡上猪肚汤,来慰劳我两天没吃上好饭的胃口。我美美地吃完面,洗了个澡,然后舒舒服服地睡觉,回家的感觉真好。

 

离家之后,再回到家,更让我感受到家里的温馨,也让我更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那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长大,想到以后在家的时间会更少,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家的时候,我总要抢着帮母亲做家务,这样我才会心安一些。不过,寒假很快就过去,当我准备启程北上的时候,母亲不敢去送我,她怕我看到她流泪……

 

现在想想从上大学起,我就开始了浪迹天涯的旅程,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留给父母的更多的是不尽的等待和牵挂,和一次次重逢的喜悦和离别的忧伤。

 

大学毕业后我回本省只工作了一年,就跑去香港,现在更是飞到大洋彼岸。眼看父母一天天渐老,身体也开始不好,而我这个做女儿的却不能常伴左右,想来总是很惭愧。庆幸的是,家里还有个弟弟,能帮着照看父母亲,我还不至于太挂念。现在我能做的就是每周末给家里打个电话,报报平安,问候双亲及弟弟,并陪母亲拉拉家常,煲煲电话粥。赶在弟弟也在家的时候,就还能QQ视频,看看父母亲人。

 

只愿父母亲健康长寿。

浪迹天涯完稿于14/5/2006


念亲恩
陈百强曲
词:杨继兴
长夜空虚使我怀旧事
明月朗相对念母亲
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
怀念怎不悲莫禁
长夜空虚枕冷夜半泣
遥路远碧海示我心
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
常在心里问何日报
亲恩应该报
应该惜取孝道
惟独我离别无法慰亲旁
轻弹曲韵梦中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